「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包棕子、插艾草、賽龍舟”,在大街小巷飄蕩著的棕葉芳香裡,在城鄉百姓開心快樂的“端午節”假期裡,我讀到了一部名為《地氣》的散文選集,感到是那樣的“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一種腳踏實地、親近母親的情愫油然而生……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此書的作者是我在《山東文學》工作時的主要作者和文朋詩友。由他精挑細選、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這部選集,則更加鮮明地彰顯了他散文的藝術特色和文本價值。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地氣》一書編為四輯,分別是“鄉情如酒”“親情暖心”“真情在胸”“家國情深”,長短不一,加上自序和跋文,合計70篇作品,可以說經過了精心結構和編輯,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組合,猶如一部宏大的交響樂,有序曲、有分樂章,通過呈示、展開、遞進達到高潮,起承轉合,前後呼應,最後是尾聲,餘音嫋嫋。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本書還有一個別出心裁的設計:那就是每篇結尾處均有一個掃描二維碼,讀者閱完此文,用手機掃一掃就可聆聽到配樂朗讀。看書看累了,可以閉目養神、屏息靜氣聽一聽音樂美文,彷彿神遊天上人間,配樂與同篇散文內容相得益彰。或激越、或委婉、或明快、或綿長,宛如炎熱的夏日裡迎來了一場清新的細雨,將瀰漫在心頭的躁動一掃而光,使人好像置身於澎湃的大海邊,抑或是空曠的山谷裡,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的空氣,仰天長嘯一聲,感覺到大千世界是這樣的美好。這是傳統的文學藝術與現代高新科技的雙贏結合。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當然,形式為內容服務,外表裝潢和製作再漂亮,如果沒有豐富多彩、深刻感人的描寫與立意,也是徒有其表不足為訓的。厲彥林的散文恰到好處地將其統一起來,內外一致,表裡如一,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高度契合和完美呈現。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優美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詩畫語言

文學首先是語言的藝術,一部作品拿到手中,讀者首先接觸到的是語言。厲彥林的散文語言堪稱妙筆生花。由於他早年酷愛讀書寫詩,經受了古今中外經典的滋養和字斟句酌的提煉,加之從小生長在山村鄉里,熱愛父老鄉親和故土家園,吸收了許多民間生動的語彙,融會貫通化用在文章裡。

這就使他磨礪出一支如詩似畫的文筆,讀者在閱讀中如同隨著作者的描繪,徐徐展開了一幅具有地域色彩的沂蒙風情畫,且從中感悟到人生的種種況味。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譬如《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

春天的山村就像處於變聲期的孩童,日漸豐滿,悄然漂亮,四處散發泥土的清香。夜晚與爹孃拉上半宿呱,像品嚐味道醇正的陳釀,甘美香甜,餘味悠長;蓋著母親提前晾曬過的被子,只覺得厚厚的、暖暖的,有一股陽光的味道一直暖到心底,滋養著寧靜、甜美、溫馨的夢鄉……

因為,主題思想通過語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才是上佳之作。這樣的作品在《地氣》文集中,可以說俯拾皆是,琳琅滿目。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樸素深切且感人至深的真情抒發

不管是什麼體裁的文學作品,都脫不開一個“情”字。愛與死是文學永恆的主題,而其中均潤染著深深的感情。具體到散文領域中,儘管有抒情散文、寫人紀事散文、說理散文之分,但至高境界應該都是“真情實感”。

這在厲彥林的作品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地氣》四個小輯的題目處處不離“情“字,而所有的文章亦充滿了鄉情、親情、友情、愛情,可以說把人間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感地動天。尤其這種抒情不是虛無縹緲天馬行空,而是根植於深厚的土地之中,甚而樸素到土得掉渣,通俗得家長裡短,但強烈地引發人們心靈的共鳴。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請看《仰望彎腰駝背的娘》中的這段描述:

我第一次聽到《燭光裡的媽媽》這首歌時,想起孃的腰身變得不再挺拔,禁不住一陣心酸,淚湧眼眶。是啊,時光穿梭,流年飛逝。我的老母親已經腰彎了、背駝了……彎腰駝背的娘刻滿一身辛勞和歲月風霜,已失去了青春風采,卻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靈魂的柺杖。每當清靜下來,每當回到村口的時候,我的耳畔就會真真切切地響起娘溫馨的呼喚,刻骨銘心,綿綿長長……

每每讀到這裡,眼睛就會不由自主地模糊起來。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句表達了人類最真最美的情感。

是啊,不管你是黑眼睛藍眼睛,還是黃頭髮黑頭髮,父母對兒女的愛、兒女對父母的情,那是最無私最珍貴的。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在作者的筆下,父愛重如山,母情深似海,深切震顫著讀者的心靈,閱讀之後猶似撥動過的琴絃,久久不能平靜。

此外,文集中還有描繪真摯愛情的《草戒指》,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還有抒發熱愛中華之情的《中國紅》,“她是每位中國人心頭一團昂揚向上、不熄不滅的火焰。”

當然,更多的是浸透在作者骨子裡那濃得化不開的鄉情,故鄉的一縷炊煙、山村的一聲犬吠,鄉親的一壺老酒,都讓作者情牽夢繞。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腳踏實地又真實生動的生活寫照

我與作者都是生活在上世紀50年代的人,讀到他講述鄉間歲月的作品,倍感熟悉和親切。雖說我是在魯北的一個小城中長大,並不是如他那樣從沂蒙山鄉走來,可許多親戚友人均在農村裡生活,每到寒暑假,總想著回村裡的“老家”。

所以,厲彥林筆下那些艱辛而有趣的故事,勾起了我心中強烈的共鳴,彷彿又回了一趟“老家”。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比如《旱菸袋》中的爺爺掛在嘴邊上的縷縷青煙;《年夜餃子》裡為了吃上包著硬幣的水餃,孩子們撐得肚兒圓;以及《自行車》時代誰家擁有一輛“永久”牌,不亞於現在駕駛寶馬車的夢想和榮耀。不一而足,活靈活現地描畫出一幅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民間場景。

這為逝去不遠的時代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記憶,也為後來的人提供了真實生動的生活記錄。它不僅僅是懷舊、存念,更為重要的是從艱苦卻不失昂揚和溫馨的日子裡,擷取積極樂觀向上向善的精神營養,擼起袖子邁開大步走向遠方和未來。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兩副筆墨寫意境高遠的家國情懷

作者是一名來自老革命根據地的作家,耳濡目染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打江山的歷史,筆下除了“小橋流水人家”似的溫馨與親切,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與擔當。

在寫作以故鄉和村莊為題材的散文的同時,他還用深邃的思考和飽滿的激情,結合近現代神州大地的風雲變幻,以及當代改革開放的壯闊波瀾,抒寫了一系列關於國家命脈和時代精神的篇章,可謂揮動如椽大筆,描繪熱血春秋。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收在《地氣》選集中的第四小輯,基本就是此類作品的集中展現。比如《人民》《土地》《故鄉》《醒了,中國雄獅》《中國紅》等文章,直抒胸臆,氣壯山河,讀來振聾發聵、蕩氣迴腸。

這些史詩般的“大散文”,詮釋了作者那滲透在骨子裡的紅色情結。他不但會用“小橋流水”的筆法,讚美土地故園之情,同時也會用“大江東去”的筆法,寫出大氣磅礴的文章。

就像古代愛國詩人陸游那樣,哪怕一介書生身在孤村,猶思報國之心: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無論哪一種筆墨,呈現在這部文選中都鮮明地表達了厲彥林的文學思考:那就是人啊人,走出鄉村走向遠方的學生、遊子、戰士,特別是執政的共產黨人,永遠要連民心、接地氣!

這個地氣從大處講,是指從政者心裡始終要裝著人民,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安泰,依靠大地母親,方可力大無窮戰無不勝。

從小處講,則是一直不要忘記自己的根,站得直,走得正,才不會走岔道、摔跟頭。那一條條山村小道、一卷卷沂蒙煎餅,不就是暖人的、養人的地氣嗎?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驀地,一個念頭如電光石火般閃亮在我的腦海裡:捧讀欣賞這本散文選集,宛如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那麼溫馨、那麼親切,渾身上下頓時充滿了豪情和力量!

誠然,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文章也是如此。相比而言,我更為喜愛文集中那些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鄉情篇章,希望作者多寫這樣的作品,更有特色,更加感人。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走筆至此,意猶未盡,不由得再次打開手機掃碼書中的一篇《青石小巷》,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聆聽那醉人的美文,一天的疲憊不翼而飛:

“站在小巷中央,默默沐浴著雨絲,或者依偎在牆角,靜心聆聽一頁頁吹起的塵封記憶。風柔柔地撫摸路邊的草木,沒有聲響。鳥兒棲落在樹杈上,靜靜地梳理新長出沾著水珠的羽毛。一切如此靜謐,好似怕驚擾了一個遙遠的夢。”

聽著,聽著, 我好像也回到了“我的故鄉”。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著名鄉土文學作家厲彥林的70篇散文作品,配以音頻朗誦。將優美的散文學做一個多維的新的呈現。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厲彥林,山東莒南人。堅持業餘文學創作40年,前期詩歌,後期散文,已出版作品集六部。散文作品曾兩次獲冰心散文獎,有幾十篇被選為中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自1988年被選入專科語文教材,至今有110餘篇(次)入選中小學語文、思想品德教材和各類語文教輔。部分詩歌、散文作品被翻譯到國外。業餘創作是作者體驗思考人生的另一種生存生活方式。作品根植沂蒙大地,著力謳歌親人和沂蒙人民,樸素自然,以情見長。

「書評」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