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延迟满足实验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相信大家都听过延迟满足的实验。

20世纪70年代,在Walter Mischel的策划组织下,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

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那么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的话,就能吃到两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的软糖。

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了20分钟后再吃软糖,是“延迟者”。

实验说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延迟满足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而延迟满足的核心就是自控力,意志力。

相信人的本性是充满惰性的,充满贪婪的,如果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可以对抗惰性,可以对抗贪婪。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从“全勤宝宝”看意志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从“全勤宝宝”我们看意志力的培养,其实良好的出勤是在告诉孩子什么叫做规则。孩子从小是需要培养规则意识的,上学就是每天坚持的事情,意志力也是这样磨练出来的,如果家长都觉得上学的事情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孩子又怎么会严格认真的来对待这个事情呢,所以,“全勤宝宝”的背后有一个“全勤家长”。

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控制就是自我控制。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现在一家一个两个孩子,都养的比较娇贵,1+2+4的模式让孩子在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孩子在意志力方面普遍有所欠缺,碰到困难就容易退缩,不愿意接受更多的挑战,更愿意坐享其成,情绪上更容易消极应对,自控力比较差,任性,急躁。

就单单从“全勤宝宝”这一点来看,其实就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意志力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意志力是我们的精神肌肉,想起一句话,我全身上下最强壮的肌肉是心脏。意志力也是内心强大的表现。仔细想来,生活中哪一件事情是不需要意志力来完成的呢?孩子慢慢长大,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拥抱自己的生活,生活又怎么会是一帆风顺的呢。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需要坚持,

孩子的坚持需要您的支持。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包头市科技少年宫幼儿艺术中心

教师寄语


孩子坚持上幼儿园,丰富的课程可以让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养成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集体生活也更能促进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小伙伴,增进孩子的幸福感,同时坚持上幼儿园也能让孩子意识到“坚持”+“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科少·课堂】从“全勤宝宝”看注意力的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