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早期,“闖關東”為什麼那麼熱?

在清朝早期,“闖關東”一詞就出現了,這個詞的定義是百姓出關去東北討要生活,但“闖關東”卻在康熙年間被遏制,直到後來,由於種種條件的影響,這個詞迎來了盛世空大的潮流。

一、“闖關東”精神的歷史背景

光緒二十六年,山東地區自然災害嚴重,戰火不斷,人類與大自然的矛盾越發尖銳,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過得苦不堪言。與此相對比的,東北地區因為土地面積大,人員稀少,沒有人地的矛盾,老百姓的生活安定和諧。民國年間,因為政府徹底解封東北,大批“闖關東”的人蜂擁而至,並在當時成為一股社會風氣。一個“闖”字,道出了路途的艱辛,由於東北地區到關東地區,距離跨度很大,但這些人大多是難民、流民,是一群沒有錢的老百姓,從陸地上行走雖然耗費時間長,但能夠節省金錢,相對的,走水路的時間就比較短,但花費的金錢比較多。


清朝早期,“闖關東”為什麼那麼熱?


對於山東人來說,在自己家鄉生活是他們心中的重中之重,但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不再流離失所,他們選擇“闖關東”。對於他們而言,關東地區不僅有大片的土地可以開墾,還沒有什麼人居住。山東人剛好遇到一個好的時機,政府與敵人在打戰,徹底解封了關東地區。

在路途中,一個個“闖關東”的人勇往直前、堅韌的性格深深地印在東北地區的土壤上,這就有了後世口口相傳的“闖關東”的精神。


清朝早期,“闖關東”為什麼那麼熱?


二、“闖關東”精神的歷史意義

山東人經過重重阻礙,來到關東地區,雖然他們以農耕為主,但由於清政府的嚴格要求,他們並不能堂而皇之地進行墾地。他們之中有的人揹負著家族的使命,有的人孑然一身,但他們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這裡進行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謀生,或許因為背井離鄉而難過,或許因為格格不入而絕望,或許因為生存得不好而想放棄,但是,當踏入這片土地開始,他們就沒想過放棄!

他們慢慢適應這裡的生活,在這裡紮根,赤手空拳、自力更生,建造自己的家。不僅帶動了山東地區的經濟發展,更加速了農桑事業的蓬勃發展。


清朝早期,“闖關東”為什麼那麼熱?


同時,還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民族的大融合。清政府腐敗,很多達官貴人都不想親手耕耘,但是山東人能吃苦又勤勞,他們與滿族人打成一片,不僅把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融合進當地的風俗習慣中,還與少數民族有著文化的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的碰撞。

不僅如此,大批“闖關東”的人分佈在東北地區各個地方,不僅為該地區提供了勞動力,還遏制了外國在中國發展的想法。

“闖關東”人永不放棄,勇往直前,不畏艱辛的精神,為當時社會上的人所震撼,同時又是所有人心中的精神支柱。土地被大片大片地開墾,對於發展落後的東北地區,促進了生產力和經濟發展力,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更是加快了該地區的文化發展,大量人口的集中,對於保護邊防有著一定的作用。


清朝早期,“闖關東”為什麼那麼熱?


三、“闖關東”精神的現實意義

永不言棄、勇往直前、敢於鬥爭的“闖關東”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尤其在當今社會,更是要跟先人一樣,勇於探索,在困境中成長,在挫折中進步。自強不息、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闖關東”精神,始終在激勵著我們,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勇敢地向前衝!

時值新時代新潮流,我們要心中有夢想,牢牢記住每個中華兒女的中國夢,同時為了建設更好的祖國,我們要向這種精神學習,不畏艱辛,自強不息正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更是中國站在世界中的精神支柱。


清朝早期,“闖關東”為什麼那麼熱?


經歷半個世紀的“闖關東”歷史,我們要時刻牢記心中,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闖出艱難的困境,闖出獨屬於我們的風光!闖出我們的天地!

四、結論

“闖東關”雖然是歷史的一部分,但他不會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在當今社會,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為了更好的生活,背井離鄉“闖關東”。這是新時代的“闖關東”,同時也正是有了先人為後世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不畏艱辛,勇往直前,永不言敗,才能一代又一代地激勵著後世人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