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哪个?为什么?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


我最喜欢陶渊明,因为我喜欢他可以不在乎世人看法,也不留恋仕途,淡泊名利,归隐山林,过起了隐居的田园生活,远离俗世的纷纷扰扰,悠然自得。

记得上学的时候,读《桃花源记》时,就被里面的世外桃源所吸引,自给自足,不闻世事,过着自己的生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而这本《桃花源记》,就像写的是陶渊明本人的一生,四次出世,四次归隐,最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最终归隐山林,不再入仕为官,过起了隐居生活。

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来,他在归隐后的生活,悠然自得,不被任何尘世中的俗事所困扰,无比舒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归园田居》,大概写的就是归隐之后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来,归隐后的生活,如此的闲适,令人神往。而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忘了生活本来的模样!

在现在社会的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奔波,逐渐忘了生活本来的样子,从来没有享受过生活,而读陶渊明的诗,会让我们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生活本来的样子不只是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你把你融入到生活中,你会发现它会带给你很多你自己意想不到的感悟!

陶渊明豁然自达的心劲,和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态度,让我们为之叹服,如今的我们就像“羁鸟”一样,也想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而现实使我们又不得不在“樊笼”里,为了生计而奔波,无比烦恼。读陶渊明的诗,可以为自己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忘掉本来的自己,去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而这个自己没有烦恼和忧愁,只有快乐,我们可以将自己藏身于此,无畏凡事,去逃避让自己不高兴的事情!


琪葛格


邓公


杨师傅999111


中华五千年历史人物很多。

近代一点确实很喜欢毛泽东。他作为革命的领袖,又很有文学才华。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实至名归。特别喜欢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雪》江上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等等,特别是《沁园春,雪》我觉得很像李白的《将进酒》都有点很狂。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但不得不说确实了不起。每当想起就使人很振奋。

毕竟那个年代人类生活没有现在丰富。相对匮乏,人们才能如此神会的理解并表达出如此高的文学色彩和个性。展现出高度的文学精神。支撑起一个人的灵魂。给后人支起一个精神榜样。只是现代社会也不能说人们的精神灵魂摇摇欲坠,只是很少有这般激扬的文学色彩。……



自诩刘二狗


陈阿娇

首先我是个女生经常喜欢看小说,后来看见金屋藏娇的故事就喜欢上了阿娇,为阿娇惋惜,愤愤不平。

首先阿娇是长公主之女,外婆是皇后,舅舅是皇帝,外公也是皇帝,有谁能比她的身份更加高贵呢。她这一生若没有嫁与刘彻,估计她能平安的过完一生。

当时由于栗姬的自大错失长公主的结盟,长公主一怒之下与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夫人结盟。更有趣的事,刘彻当时许下的金屋藏娇之诺,赢得长公主的芳心,此后长公主与王夫人开始合伙搬倒栗姬和刘荣。

刘彻登上了帝王之路,阿娇嫁给刘彻后,度过几年的快乐时光,后面与刘彻争吵越来越越剧烈。刘彻害怕外戚强大,扶卫子夫上位。后,阿娇因巫蛊被废,弃与长门。长公主心疼女儿,于是找司马相如写文,一掷千金,也未能换得刘彻的回头。

阿娇很可悲,纵有傲然的身世,对丈夫的心也无能回天,诚然,阿娇很爱刘彻,她的一颗赤子之心被长辈保护的很好。

但是她忘了成长,在她不知道的时候,他的丈夫已经快速的成长为一个帝王,他们的步伐开始乱了,她跟不上他的脚步,也就开始失去他,阿娇的母亲屡屡以扶刘彻上位为理由,干涉朝政,并祖母维护阿娇,压制刘彻,刘彻当时又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内心的郁闷无处可发致使与阿娇的一次又一次的争吵。

我心疼阿娇,她虽是失败者,却爱的坦坦荡荡,轰轰烈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她永远拥有一笔绚烂的色彩,她的金屋,她的长门,永远都是她的传说。我看过很多关于她的小说,有时也会在想,她若聪明一点也不会是那样悲凉的结局。初,高中听着《爱殇》这首歌就觉得挺配阿娇和刘彻的。

“暮色起看天边斜阳,恍惚想起你的脸庞,毕竟回想 难免徒增感伤,轻叹息 我们那些好时光,夜未央繁星落眼眶,拾一段柔软的光芒,清风过 曳烛光,独舞无人欣赏,留花瓣随风飘荡,我要将过往都储藏,编一段美好的梦想,也许幻想 到最后会更伤,假欢畅 又何妨 无人共享,你曾经是我的边疆,抵挡我所有的悲伤,西风残 故人往如今被爱流放,困在眼泪中央……”低唱着这首《爱殇》宛如感受着阿娇的心酸与悲凉。

好了各位就写到这吧,如果大家对阿娇感兴趣,我可以推荐几本有关她的小说。《何处金屋可藏娇》《金屋恨》。



籽痕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圣杜甫。

杜甫一生心系国家人民。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面对国破人亡,杜甫写下三吏三别,秋兴三首等感人至深的诗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不仅在于它真实地记录了唐朝末年的历史事件,还在于提供了更为真实的生活画面。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些诗句表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诺德沟通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海瑞。

海瑞,民间人称“海清天”,字汝贤,号刚峰,生于海南,初为南平教谕,历任淳安知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他两袖清风力主严惩贪官污吏,在那混沌的大明朝绝对一股清流。

他最让我佩服的是,敢于直言上谏,敢于把最高统治者拉下马。嘉靖帝——朱厚熜,二十年不理朝政,一心修玄,只为长生,热衷搞土木工程;内阁首辅则严嵩趁机掌控朝局,排除异己,把整个大明朝搞得乌烟瘴气、官场贪墨横行,民不聊生。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可是朝廷的风气依然没变,因为腐败的根在于嘉靖皇帝。明眼人都看出来的事,就是没人敢说,朝中重臣、封疆大吏不但不说,反而争着向皇帝献媚。这时候海瑞出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治安疏》走来了,海瑞是一点面子也没给皇帝留啊,他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直言大明朝祸乱的根源就是——嘉靖。

海瑞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吗?可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就不要命了也是少见。以我之见,海瑞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真正为了大明朝,为了天下苍生。有些人抨击海瑞,太直不会做官,那请问,在你眼中“溜须拍马”、“欺上瞒下”、为了一己之私,拉山头、搞圈子就是会做官?如果大明朝有三分之一海瑞一样的官员,大明朝也不至于亡国。

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我心中海瑞就是侠,就是英雄。






wsbg的小新


提到苏轼,苏东坡,中国人可能有人不太了解苏东坡,但是没有人不喜欢苏东坡。夏天来临了咱们打开荔枝,就能想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吃荔枝了咱去爬山吧,登上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爬完了山,游水吧,游杭州立刻就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就算去问个在不懂诗的人,听说过苏东坡吗,他也会说“嗯,东坡肉,味道很不错”这就是咱们宋朝的大才子。

有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就是咱们提起这个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的诗人,不沉重,不痛苦,而且还他别有趣味。为什么呢?

第一 个胜利,好人。

从人文主义来说,他是一个好人,尽管也卷入政治斗争,但没害过人。

第二 有才华,说起苏东坡的才华真是如数家珍,大家熟悉的唐宋八大家首,就不用说了,“苏黄”,苏东坡和黄庭坚,“苏辛”,苏东坡和辛弃疾,“苏欧”,苏东坡和欧阳修,不论是诗、词、还是散文苏东坡的造诣都是不可估量的,咱们再说画画,“苏米”,苏东坡和米芾,苏东坡不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到极致,都是顶级的。

苏东坡考取功明时当时殿试的文章为《论为官的宽与简》当时科举是盲审,就是写了文章怕别人认出笔迹在由别人代笔写一遍交给主考官。而当时苏轼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特别喜欢苏轼的文章的文风但是他以为这是他的好朋友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章,虽然欧阳修特别喜欢苏轼的文章,但是,为了避嫌给了个第二名,亲们,看了吗,欧阳修是忍痛给了第二要不然就是第一。

后来欧阳修在看苏轼的文章他怎么形容,“喜极而汗下”,就是,喜欢的浑身冒汗,并且当即决定“吾应让位,使之出人头地”还和他的子孙说:“三十年后无人在谈起老夫,”这里的欧阳修,也真是个识人,善用人,还懂的让位。不知各位朋友有没有这样的上司或有过这样知的遇之恩。更凸显了苏轼的才华。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皇帝总是一边吃饭一遍看苏轼的文章,只要是他停下来不吃了就是,在想苏东坡的文章,有一次苏东坡被贬,因病有一段时间没写文章,大家以为苏东坡去世了,皇帝看着满桌的饭,想想失去了这么一味才子,扔下筷子,不吃了。这是什么待遇,皇帝为他不吃饭。

第三 有情义(兄弟情)苏轼的弟弟也就是三苏的“小苏”,苏辙,轼,车辕。辙,车的痕迹,看多好,哥哥在前面走,弟弟在后跟,一生的兄弟,一生的朋友,大家都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家都以为是情诗,其实不是,这是苏东坡因思念弟弟而写的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东坡第一次离京任凤翔判官,苏辙去送哥哥,两人惜别,弟弟踏马回行,苏轼不忍离去。看看弟弟渐行渐远写下了,“登高回首坡垄阁,惟见乌帽出复没”,大家想想那个画面感,站着不忍走,看着弟弟的帽子起起落落。

最后苏东坡临终前告诉自己的儿子让子游(苏辙字子游)给他写墓志铭,苏辙写下,“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第四 夫妻情 苏轼,18岁娶了小她三岁的妻子王弗,他是这样形容妻子,“敏而静”,聪明,不聒噪”,王弗当时嫁给苏家说未曾读过书,婚后,苏轼读书偶有忘记,王弗即提醒,苏轼惊讶。王弗“略懂”。

苏轼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曾夸口“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他眼里没有坏人,而妻子王弗特别智慧经常劝诫苏轼,并帮助他为人处事,搞好人际关系,分辨好坏人。

所以苏轼也特别尊重他的妻子,虽然是父母包办,但二人也是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可惜很不幸,王弗和苏轼结果十年后病逝,而苏轼也是无时无刻都在思念亡妻,在王弗去世十年,苏轼写下了千古绝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第五 幽默,风趣。苏东坡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确从不抱怨沉沦,而是怡然自得。

苏东坡,公元1061年初次为官,任凤翔判官,再任三年,在此期间结识了章潡,为什么要提到章潡呢。因为后来几次被贬都是因为章潡当宰相后,落井下石,排挤打压,而且章潡为人狠毒。从下面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

常年到就怕坏人有文化,章潡也极具才华,又爽朗大方,苏轼也应该万万没想到,后来章潡成为了他仕途的绊脚石吧。

一日章潡和苏轼同游芦关,途中遇到一条深涧,他们同时看到了深涧另侧的石壁,就想在上面提字,后来一看要过这个万丈深渊,苏轼就觉得太危险了,就不提字了。而章潡自己搭一个简单木桥,小心翼翼过去。而又爬了一条长藤。走到石壁上写下“苏轼章潡游此”六个大字。

苏轼当时就说“总有一天你会杀人,”章潡道“何出此言?”苏轼答:“敢于玩弄自己生命的人自然也不会在乎别人的生命。”苏轼虽有预言但是防不胜防啊。

任命凤翔判官三年后,宋任宗驾崩。英宗即位,苏轼于公元1064年,任职于“史官”,也就是宫中的图书管理员,他也借此博览群书,名家字画。这么聪明的苏轼,那真是如鱼得水,天堂般的日子。

好景不长,1069年,宋神宗期间掀起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大家也知道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可想也是有才华的人,但是王安石变法却让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拆房屋,杀耕牛。

而苏轼反对变法,尽管皇帝也知道苏轼的才华,可是形式不允许啊。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被贬杭州,而苏轼一别京城天地宽,做地方官十年。在杭州修“苏堤”,建“黄楼”,赈灾救民,对抗瘟疫,设立公立医院,并且“顺便”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公元 1079年,苏轼,因为一篇文章而遭难,大家知道苏轼看到不公的事情要不说就是“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这一年苏轼写下《元丰续苏子詹学士钱塘集》,被别有用心之人。鸡蛋挑骨头,添油加醋,说苏轼藐视君上,为乱朝政。因此苏轼及好友都被牵连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御史台,又称乌台)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

人生三次主要贬嫡:黄州→惠州→儋州

公元1080,44岁苏轼到黄州,苏轼除去长衫(文人的标志)换短衣,给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雪堂”,雪塘东面有块地,自己开田地,取名东坡。这就有了“东坡居士”,一下咱们就正式改为苏东坡了,在此苏东坡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前后《赤壁赋》,《临江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州的生活也把苏东坡变成了“美食家”,爱吃肉发明了“东坡肉”,,参与了慈善事业,当地有超过第三个孩子就被迫溺死的情况,而苏东坡看到后就成立了“孤儿院”和当地寺庙和尚请富人捐款救助这些孩子,苏东坡那时就很好的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

公元1094年,哲宗即位,用林语堂老先生的话咱这位皇帝就是“十八岁的傻子”,这里“有文化的坏人”又出现了,并当了宰相,章潡,大家长想一个老奸巨猾的宰相想要和弄“十八岁的傻子”太容易。章潡曾因为高台太后被关“面壁思过”所以哲宗一即位,章潡第一件事就是怂恿皇帝不让高太后的灵位进祖庙。(皇帝没答应)又因他曾与司马光不和。做了第二件事,把宰相司马光的棺材扒出来,鞭笞其尸骨。还有比这更狠毒的吗?而苏东坡因为反对过变法,如此一来,58岁的苏东坡又被卷入到政治斗争里并成为牺牲品被贬惠州。

惠州,当年黄州离开封(宋朝国都)还是很近的,咱们可以理解为皇帝还不是特别生气,只是训诫一下而已,可这次章潡向皇帝里“献计”苏东坡被贬惠州,据史书记载苏东坡是第一位被贬到岭南的人,当是苏东坡已经58岁,让一个58岁的人上那么遥远的亚热带,这个狠毒的章潡,真是“最毒不过章潡心啊”。

岭南,属于亚热带,很多事物又引起了苏东坡的兴趣。虽然是58岁高龄(那可是60古来稀的年代),这里有甘蔗,荔枝,香蕉等。从此就又给咱们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写到哪里。在这里他吃到了,“烤羊脊”,烧鳗鱼,煎生蚝等。

更重要的是苏东坡仍旧关心民间疾苦,开始和当地官员,改善革新。为惠州老百姓,搭了两座桥,还让当地人用上了“浮马”,这可是个宝。他可以缓解当地人因为插秧而引起的腰酸背疼的状况。

虽说是被贬但苏东坡也把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真不亏是才子。但朝廷的章潡坐不住了,咱们就说这个章潡有多缺德,这还是昔日老友,还“苏轼章潡游此”,真是妥妥的拉低了咱们才子的为人,章潡就是见不得苏东坡一日好,他一听我把你贬到惠州是想让你受罪,你竟然“不辞长作岭南人”,你喜欢在哪里啊,我偏不让你如愿,再贬。章潡就是这么缺德。

公元1097年,六十一岁的苏东坡被贬(儋州)

要不说“有文化的坏人真可怕”,苏轼,字子詹,好不容易被章潡这个大恶人发现了一个大乐趣,儋州的儋和子詹的詹长的也太像了,那就去儋州吧。有文化吧。狠毒吧让六十一岁的昔日老友去儋州,今天的海南,当年那可是“没开发呢”,一路跋山涉水,苏东坡来到了儋州。

这一次苏东坡,感觉到回京无望了,小儿子留家室在惠州,自己陪父亲苏东坡来到儋州,那时候的孩子也是孝顺。在过海前,苏东坡与弟弟子游见了一面,不知老人家当时会不会预感到是最后一面。

海南的天气。极其闷热,潮湿,冬天雾气很重,这让一个在北方生活贯了的老人,真是情何以堪,苏东坡的新病旧疾频频发作,儋州不敢说是蛮荒之地。但肯定是不及京城发达,当地人多用巫术治病。苏东坡为了给自己治病,也为了救一方百姓潜心研究医学,看这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真是到哪里都能造福一方百姓。还有就是原本汉人,跟他们当地土人,相处的也不好,经常打打杀杀,而苏东坡给他们看病,这让苏东坡跟他们处的那叫一个和谐。

公元1100年,哲宗去世,他的弟弟宋徽宗即位,主张所有老臣一律赦罪

公元1101年在回开封的路上途径常州,老人家身体由于天气炎热,又旅途劳累,旧病复发,公元1101年7月18日,在常州的船上他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下地狱”又告诉儿子让子游为他写墓志铭,他要求要藏在弟弟家附近的山上,7月25日他在杭州的方丈老友来看他,7月26日,他还写了一首诗,7月28日,突然恶化,弥留之际,方丈在他耳边说:先生现在想一下来生”苏东坡回答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又何用。”他的好朋友钱世雄在他耳边说:“最好还是要如是想。”苏东坡最后一句话“勉强想就错了。”最后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是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勉强想就错了”。

一带文豪就此陨落,他的浩然正气已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正气形成事业的人品,由遭遇凸显出来,不随死而亡,苏东坡去了他的名字成为了我们的记忆,而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来了智宝


曹操!原因有三

一是曹操的军事智慧,能在形成三国鼎足之前,官渡战袁绍,而后启用郭嘉的智谋,平定北方!

二是曹操的用人智慧,官渡之战后的焚烧信件,让更多的人才踏实为自己效力,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三是曹操的战略眼光,能在后汉不稳定的局势中,抓住机会携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迅速壮大起来,积蓄力量,在纷乱地当时形成一股力量,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椽琪


毫无疑问是庄子啊。

不读庄子,不懂中国,你只要去看就能被震撼。看看历代名家论庄子——

钱穆:庄周真是一位旷代的大哲人,同时也是一位绝世的大文豪。你只要读过他的书,他自会说动你的心。他笑尽骂尽了上下古今举世的人,但人们越给他笑骂,越会喜欢他。

清·吴世尚《庄子解序》:“吾观《庄子》之文,最为入情入理,高处着眼,大处起议,空处落笔,淡处措想,道来真令人解颐忘卧。”

宣颖《南华经解》:“圭角化尽,却不是模棱学问。……才情废尽,却不是藏拙学问”。

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庄子论略》:“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大鹏展翅、庄周梦蝶、罔两问影、庖丁解牛、运斤成风、失之交臂、内圣外王……庄子创造的典故难以尽数,庄学与佛学、西方哲学都能进行很好的比较会通,这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咕咕考古


 

  6、毛泽东(1893-1976),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巨大影响包括统一中国、独立自主、破除迷信、灭绝匪患、打倒孔家店、建立平等观念和共产主义信念!新中国的影响,就是毛的影响。毛的革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工业、民族和人口等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毛的思想、军事和文学才能,都影响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