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一朝为什么容不下吴三桂了?

天香云外飘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放眼中国几千年历史,这样的事太多了。吴三桂降清,引八骑兵进关,打败李自成,灭南明。为满清问鼎中原是立下不少功劳,做为一个汉人封王达到人生顶峰。有人说他是汉奸,满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说他降清是汉奸有点牵强。清统治者在刚入关时,形势所迫,必须要重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汉人,等到他们坐稳江山之后,吴三桂这些人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尾大甩不掉。如果不收拾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多次在中国历史上上演的铲除拥兵自重的权臣的戏又开始了。吴三桂也心知肚明,于其坐于待毙,不如造反。 在康熙下诏撤藩后,联合耿精忠,尚可喜适反,三藩之乱开始。和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又有所不同,西汉西晋的这两次叛乱都是皇族内部之间的权力斗争。三藩之乱是满清皇室和汉族降臣的矛盾,还是有所区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