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在宋朝乃至中国历史的文坛上,苏轼绝对是金字塔尖的风流人物。文学方面自不待说,他一手将豪放派词作推上了巅峰,而且在书法、绘画甚至美食、水利方面,都有伟大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轼就是天选之人。

有如此高的成就,当然离不开异于常人的天赋。他自幼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21岁就考中了难于登天的进士。这样的才子,按理来说自然希望儿子也能像他一般聪明,然而,苏轼却在为儿子祝福的《洗儿诗》中,表达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这首诗看起来一点都不复杂,苏轼的意思很明确:别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聪明,可是我却被聪明耽误了一生。为了吸取教训,我真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一些,只要他能够无灾无难,平步青云到公卿。

别看只是一首小诗,但苏轼依然不改豪放本色。其中一句“我被聪明误一生”,看起来平淡,其实就流露出与生俱来的自信和洒脱。当然,别人如果这么说,那是狂妄,苏轼这么说,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敢有什么异议。然而,苏轼为什么要将对儿子的祝福,写得如此稀奇古怪呢?

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苏轼有过四个儿子,此诗是送给他的小儿子苏遁的。因为天性刚直,不媚权贵,不党不群,苏轼在朝廷秉公直言。然而,当时的北宋朝堂已经分为变法派和守旧派。苏轼既不是变法派,也不是守旧派,他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对人不对事。

话虽如此,这就导致苏轼仕途的坎坷。他本是宋仁宗看中的宰相之才,却因为不结党,反倒被打击。变法派和守旧派的斗争,往往都折腾到他的头上,特别是在“乌台诗案”中,苏轼差点都被处死。还是因为宋朝不杀士大夫的传统以及朝中重臣的营救,才得以逃过一劫。

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然而,苏轼却被贬到了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经历了生死一线的他,从万众瞩目的神坛跌落,很多昔日的朋友躲之不及,生怕牵连其中,苏轼有感而发,正巧侍妾朝云又为他生下了苏遁,所以才作了这首诗。

表面上来看,他是在祝福儿子,其实却是满腹牢骚。苏轼聪明,这是天下公认的,然而却被人诬陷,以至于颠沛流离,外贬他乡。这样的遭遇,其中的含义是不言自明的,这就是在暗示君王没有容人的雅量,没有识人的慧眼。

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没有谁希望自己的儿子愚鲁,苏轼这么说,只是为了表明,在当时的环境下,聪明是没有什么用的。反倒不如平庸之辈,碌碌无为,谁都不得罪,也没有什么思想,才可以平平安安,甚至身居高位。

至于说最后一句话,苏轼的语气不重,却将满朝的权贵骂了一个遍。儿子愚鲁能当公卿,这不就是说当时北宋朝廷的那些大官僚们,个个都是愚蠢之辈吗?他们能当上公卿,靠的并不是聪明,也不是才华,而是笨得简单,活得庸碌!

苏轼为儿子所写的祝福诗,与众不同,还骂遍了政敌

苏轼落难时,朝云愿意陪着受苦,她生的儿子,苏轼自然倍加珍惜。然而,贬谪之地艰苦异常,朝云不久去世了,就连这个叫做苏遁的儿子,也未满周岁就夭折了。我们很难想象当年的苏轼,是如何度过那段妻离子散的艰辛岁月,只有这首诗,还记载着当年的愤愤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