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没有什么是

一份甜点

解决不了的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如果有,就两份

3月13日,据香港媒体报道,知名连锁甜品品牌许留山连续遭业主讨租,3月11日再遭权记玩具有限公司入禀香港高等法院申请清盘。香港司法机构的网页显示,案件已排期6月3日处理。事实上,拖欠租金只是许留山经营困境的冰山一角。据了解,许留山在过去数月已关闭10余间香港门店,多家曾遭业主上诉追讨租金。这家经历60余年、驰名华人世界的连锁“糖水铺”,正悄悄衰落。

迄今为止,许留山在官微的最新一条动态是回应——“因欠租遭债主申请清盘,香港许留山或面临倒闭”的新闻。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香港许留山店铺)

“许留山中国”微博回应称,“这可能是许留山60年以来最火的一次,看到大量客人与真爱粉的留言回复,让我们心里一暖。感谢大家对许留山的认可和支持,我们一切如常。疫情期间,许留山始终秉承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免费的草本配方凉茶,支持抗疫活动,更为城市一线守护者送去感恩的关怀。经历过非典,共度了新冠,风里雨里60年,我们一直陪在大家身边。喜欢许留山的朋友们,不用怀念,等疫情过去,我们店里见。”

/01/

热点事件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香港许留山店铺)

在这条微博下面,有不少网友留言询问关于香港门店的问题,官微也回复说香港地区受疫情影响关店,但大陆地区并未受此影响。可奇怪的是,作为港式甜品的代表,许留山从香港起家、背靠作为总部的香港区门店竟会先败倒于疫情之下!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微博答疑)

/02/

重温许留山

许留山(HuiLauShan)是中国香港著名的甜品连锁店,由许留山创办于1960年代。该店以龟苓膏及各款凉茶起家,后凭独创的芒果西米捞而奠定港式鲜果甜品店的专有地位,更成为全球观光旅客访港必到的甜品名店。许留山的招牌甜品有:多芒小丸子、金粉捞丸子、鲜什果芒果布甸和木瓜椰汁雪蛤膏等。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芒果西米捞的问世,让许留山被描述为是“来自新一代的冲击”,直接奠定了它的江湖地位——在2013年的一篇名为《糖水里的香港味》的报道里,作者称:“至此之后,港澳,甚至广东甜品样式深受其影响。”

这开始了属于许留山的黄金时代。2002年,正当红的组合Twins推出了一首《友谊第一》,其中有一句歌词,“让我们结伴探访许留山”。而现如今这首歌最新一条热门评论则是:以后无得结伴探访许留山。

许留山曾经是城市购物中心的标配,顶峰时期一共有200多家门店。然而,根据天眼查和大众点评的资料显示,许留山的内地门店中,有3/4状态为已注销,现在依然营业的只有88家。

/03/

来自新时代的冲击

甜品,作为香港文化的代表。许留山在2004——2014年这10年间,店面扩张速度和大众喜爱程度就如同那些年的香港电影一样,快、准、狠!

如今看来,那是许留山最后的辉煌!


“改名风波”

2004年,“广州许留山”分店的老板声称与“香港许留山”签订特许经营合约,后者授权前者在广州开店,双方约定合同有效期不少于8年。起初双方合作良好,按照约定,“香港许留山”提供技术和原料,并派管理人员到广州店内指导经营,利润双方五五分成。然而,到了2009年前后,“香港许留山”的股东向马来西亚一家投资公司出让了全部股份,新股东不承认“香港许留山”与广州方面的合约有效。紧接着,广州的许留山被迫更名“邓留山”。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改名后的“邓留山”)

“改名风波”后,位于广州天河区的两家“邓留山”变得顾客少了很多,不仅仅是因为“改名后有点山寨”,还有“连味道也不如以前了”

“产品迭代”

许留山的招牌是芒果甜品,偶尔有新品推出,也不如招牌产品受人欢迎,很快,产品迭代的速度慢了下来,同时期的甜点铺所出的芒果类产品,也直接对标许留山。在如此冲击之下,“许留山早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食品品控问题”

近几年,餐饮行业的原材料健康问题颇受大家关注。2013年,许留山也同样被爆出食品问题,榨果汁的芒果被工作人员咬过,腐烂水果经过处理后榨成果汁,过期产品重新卖给顾客。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品牌创新”

近几年来,以“喜茶”“coco”“奈雪的茶”“一点点”等新式茶饮不断地出现在市场上,大众对此也是喜爱有加,常常出现在门店门口排长队的现象。新式茶饮更懂年轻人的需求,而各种甜品店也伴着强有力的营销冲击着消费者的味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出道10余年的许留山似乎也已经“过气”了。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04

/

实体店何去何从

不管是市场冲击还是内部隐患,压死许留山的最后一根稻草,始终是这次的疫情。

大家可以想一想,疫情之下,为什么在香港总部的许留山分店会纷纷倒闭?繁华的地段既可以给店铺带来高额的收益,也可以上店铺亏的血本无归, 寸土寸金的香港,人人住在“棺材房”里,租下一间店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一直走下去。

疫情过后,实体店何去何从?

其实在许留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教训:

  • 专注做好品牌:任何店铺想要做大做好,除了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更多的还要有品牌口碑。许留山作为餐饮店,犯了一个行业大忌——食品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一条新闻传遍千家万户,尤其是对这样一家连锁加盟店铺,一家分店食品原材料出问题,绝不仅仅是影响自家店的收益,祸及更多的是品牌形象!
  • 优化产品内容:一个出道10余年的品牌,迄今为止,招牌还是芒果类产品,不免让人失去期待感,一个产品做的太出色,而店铺其他产品跟不上步伐,你可以说它是“过于专注”,但在这个市场化多元的时代,不如说是“固步自封”
  • 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许留山本来有很好的国名度,但却竞争不过那些后起之秀,说到底还是自己的竞争力不够,不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明明在市场内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却跟不上市场的步伐,不懂营销,将自己的优势放大,最终只能被那些新式茶饮“群起而攻之”。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喜茶)

  • 强化营销:任何行业想要赚钱,少不了必要的营销,“喜茶”“奈雪的茶”这些网红店铺每到一座城市新开店铺,一定会刷屏当地民众的朋友圈,不少公众号,小红书,抖音,快手大V纷纷宣传,你想不知道都难,更不用说店铺门口排起了的一条龙长队,先不管排队这些人是真粉丝还是“托”,起码这个“势头”已经造起来了。
再见许留山!疫情之下港式甜品的回忆杀!实体店的转机在哪里?

(奈雪的茶)

  • 清楚消费者的痛点:新式茶饮的产品口味未必有多好,很多消费者也未必是想要一尝美味而去消费。不需要有多健康,只追求口感的愉悦;不在意是否好吃,只在乎包装是不是符合心意,拍照发在朋友圈能否吸引人点赞;逛街的时候拿着一杯茶饮,能否让我显得更加潮流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如果不明白自己的客户在想些什么。做再多也是枉然。

疫情好转,大批的实体店开始恢复经营,经历过阵痛之后,新的转机会在哪里?


- End -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