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街道“白衣战士”筑起“白衣长城”

八宝山街道“白衣战士”筑起“白衣长城”

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送中药饮

在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原本是我们身边的邻家大哥、时尚辣妈、帅气大叔、漂亮姐姐……穿上工作服,便化身为同一个名字——“白衣战士”。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总有他们陪伴在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身边,守护在辖区百姓身旁。

管中窥豹,我们从他们中摘取冰山一角,一起看看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坚守与奉献,与街道和社区干部一同为八宝山地区筑起战“疫”的坚固堡垒。

你守护社区 我们守护你

3月7日一大早,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崔桂宾同几位医生一起,将一箱箱中药预防处方代茶饮送到了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的手中。这是中药房的大夫们加班加点为社区专门准备的。601份代茶饮,包装得严严实实,分装得仔仔细细,每一个药包上都贴心的注明了服用时间、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工作者以及支援社区一线的区直机关和街道干部不惧风雪,坚守一线,守护辖区百姓的生命安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看在眼里,记挂在心里。“你守护社区,我们守护你!”一句话,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麦冬润肺止咳,桑叶清肺润燥,菊花清热解毒,咱们的干部们工作辛苦,再来点陈皮和黄芪,健脾理气,增强免疫力……”一边擦拭着脑袋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崔院长一边耐心地交待街道工作人员代茶饮的服用方法,“隔日服用,可以冲泡,最好是煎煮后保温饮用。”专业的解释,亲切的话语,带给了社区工作者莫大的感动,口罩遮住了他的脸,却遮不住他对“战友”们的牵挂。

专业战队筑起“白衣长城”

联防联控,合作无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配合街道疫情处置组构建起了线上线下一体的“白衣长城”。他们深入每一个社区,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对疫情高发重点地区返京、回国等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与管理,对有健康需求的居家健康监测居民及时调配中心24小时应急小分队进行上门服务、诊疗以及转诊服务,越是急难险重的地方,越是有他们的身影。社区干部们把他们比作“小陀螺”,昼夜奋战,脚步不停。

隔屏传爱,家庭医生们更是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周到的服务。老年人体质弱、抵抗力低,是传染病易感人群,家庭医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指导患者自我监测,为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开具长处方,给予健康指导。针对解除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返京人员,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微信授课、线上问诊、用药指导……用一颗心,护一群人,他们是医生,更是家人。

不但治病更要疗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到大家的身体健康,也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着辖区162名精神疾病患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是至关重要。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电话、微信、预约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对所有病人进行2轮随访,对病情波动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马微是医院选派服务八宝山街道的疾控专员,也是一名精防医生。在发挥疾控专员纽带作用的同时,她带领精防义工张艳英加强与社区专干、民警的对接,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患者的需求。社区的葛女士是马微的老相识了,她们之间与其说是医患关系,不如说是朋友关系。疫情期间,葛女士出现了话多、精神紧张、晚上不能入睡的情况,马微一方面帮她联系医院就近治疗,一方面利用微信聊天的方式对其进行疏导,缓解她的压力,有时一聊便聊到深夜。医院值班室的灯光依然通亮,耐心的话语声、钟表的滴答声、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暖心战“疫”的最强音。

□本报记者 崔欣 通讯员 张丽华 文/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