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請繼續保持這些好習慣

疫情過後,請繼續保持這些好習慣

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健康的重要,平安的可貴。最大的財富,就是活著;最大的幸福,就是平安。每個人都要對身體好一點,健康一點,快樂一點。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專家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疫情期間,大家都養成了比較好的習慣,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疫情過後,也希望能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社會公德長期保持在日常的生活中。

1.勤洗手

在準備食物、餐前便後、觸摸自己五官前、咳嗽或打噴嚏後、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和公共場所用物、外出回家、照顧病患等情況後,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

2.多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換氣2-3次,特別是冬夏季開空調暖氣時節或在密閉空間工作和活動時。

3.不擁擠

在公共場所排隊和與人交談時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4.戴口罩

自己有感冒、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或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時,外出請戴相適應的口罩。免疫力比較低者出入公共場所時,戴口罩對自己也是一種保護。

5.講禮儀

不大聲喧譁,打噴嚏時將頭轉向無人一側,並使用紙巾或手絹遮蓋口鼻部,沒有紙巾或手絹時,可用肘部和衣袖遮蓋口鼻;不隨地吐痰;垃圾分類處置;小孩不隨地大小便;及時處理寵物汙穢;身體不適時不親吻小孩;餵奶前洗手並清潔乳頭、不用嘴餵食小孩;就餐時使用公筷或分餐制,餐具定期消毒。

6.律生活

注意休息,不疲勞,不熬夜;注意防寒保暖;飲食清淡平衡,多飲水;不買不賣不食野生動物。

7.適鍛鍊

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堅持適度鍛鍊,提高身體免疫力,切忌在過度疲勞時參加運動或運動過量。

8.常樂觀

在生活中,注意避免負面話題,不信謠,不傳謠,學會通過自己的愛好轉移注意力,不讓消極情緒控制自己,時常保持樂觀心態。

話俗話,“樂觀者在每次災難中都看到機遇,悲觀者在每次機遇中都看到災難”。人生的幸福、健康和快樂,就是“一點”加“一點”。記住這些,快樂多一點,健康多一點,壽命長一點。

來源【瀟湘晨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