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有喊漲價的,也有在說下跌的,到底孰真孰假?我來理性分析下

樓市有喊著漲價的,也有在說下跌的,到底孰真孰假?

我來說幾個方法論,不談數據、不看輿論,就從人性角度出發。

先說第一個方法:麵包降價了,誰最關心?肯定有面粉商人在內,對不對。

好,先來看今年多個地方的救市三步走。

​第一步:2月。各地相繼出臺救市政策,但都比較合理化:諸如延期交房、延期報批、延期繳納相關費用等等;

​第二步:3月上旬。復工之後,很多地方發現賣不動了,這可急壞麵粉商人了。但“住房不炒”這樣的明令下,咋辦呢?瘋狂的試探!所以我們看到了鬆綁限購、買房有補貼、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可惜全部胎死腹中,“令行禁止”。

​第三步:3月下旬。在駐馬店、衡陽等政策“一日遊”之後,怎麼辦呢?兄弟城市已經打了樣,行不通呀。於是想出出臺“新對策”。比如特定的人才買房有補貼、購買綠色二星及以上建築有補貼等。但是,依然失敗了。

​相信還會出現第四步、第五步。為什麼?簡單啊,房子賣不動,誰來買地呢?

​所以說,嘴巴可能說謊,身體是很誠實的。哪天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救市”新聞,那樓市一定是真恢復如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