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宠臣主父偃,为什么姓主,历史上有这个姓吗?

秉烛读春秋


【主父偃,主父或主?】

提到主父偃,最先想到的是热播的电视剧《大汉天子》中王刚扮演的主父偃的形象,说话诙谐幽默,治国安邦,有不是智慧。然而,电视剧中的形象可能和史书的主父偃形象有点出入。中国的百家姓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重点聊一聊主父偃的姓什么?

1、主父偃其人其事

主父偃,复姓“主父”,单名一个字“偃”。

他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早年学习像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之术,后来感觉纵横之术没有销路,转而学习儒学,得到汉武帝重用后,建议汉武帝,颁行“推恩令”,使得诸侯国自析,达到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公元前127年,拜为齐相,因为揭发,齐王畏罪自杀,此外赵王揭发其受贿,被族诛。

“臣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戹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主父偃

2、“主父”姓氏来源

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得国家逐步强大起来,为了自己专心外部军事斗争,将国家让给小儿子赵何,他自号“主父”,意图构建一种二元的政治架构,主父负责外部军事,惠文王负责国内政治。相传姓主父的人都是他的后人。

赵武灵王的名号是主父,后代因此以主父为姓。——《姓苑》

3、“主父”姓氏还有吗?

相传主父偃族诛时,有人逃跑,这个姓氏才流传到今天。现在主父这个姓氏在北京、上海、山东这些地方都有分布。

​博大精深中国百家姓文化,独特的姓氏是家族的代表。我们每个人的姓氏不但代表了我们家族,还是一个个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姓苑》【南朝宋】何承天

《汉书》【汉】班固





S说文解史S


主父偃不是姓“主”,而是姓“主父”。这是一个复姓,到现在仍然有传承。

“主父”这个姓,虽然挺罕见,但是非常有名。因为“主父”的意思是“主上的父亲”,放到封建社会就是“太上皇”的意思。


所以这么牛逼的姓氏,实际上挺犯忌的,因此在历史上出大人物的机会不是很多。最有名的就是主父偃,曾经做到了汉武帝的丞相,虽然结局也很惨,被诛族了,后世好像就没有再出过什么大人物了。

要说到“主父”这个姓氏的来历,那就非常有名了。因为最早用“主父”称呼自己的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

就那个“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一跃成为战国强国之列的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儿子 ,于是他在他最鼎盛的时候,就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公子何,也就是赵惠文王。


但是他自己其实并不愿意放弃权利。所以自称“主父”,意思就是我是赵惠文王他爹,是赵国国王他爹。

其实他这么做啊,目的就是想利用自己还活着,巩固小儿子赵何的权力和地位。但这无疑对于他的长子公子章太不公平了。

古人都崇尚立嫡立长,废长立幼向来是取乱之道。所以赵武灵王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赵惠文王4年(前295年),沙丘之乱,不但一代名相肥义被杀,而且“主父”赵武灵王本人也被困在沙丘行宫中3个月,活活饿死了。


但是赵武灵王虽然死了,他“主父”的这个称呼被他的一支后代作为姓氏继承了下来。

到了主父偃这一代,差点“主父”这个姓氏又消亡了,但是孔车不但替他收了尸体,还救下了他的一个族子。因此“主父”这个姓氏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

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信息,目前北京、上海、山东罗庄、平邑、辽宁沈阳等地仍然有姓“主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