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归笼”即将上映,如何防范儿童带来的无症状传播

近日,各省份开始陆续公开开学时间,原则上按照初三年级、高中其他年级、初中其他年级和小学的次序,实施分类分批、错时错峰开学。但近日,浙江宁波妇儿医院的研究发现,儿童新冠病毒感染比例小可能是社会隔离措施的结果。

“神兽归笼”即将上映,如何防范儿童带来的无症状传播

武汉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病毒研究所、北京儿童医院、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多个机构展开了研究合作,3月18日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EJM在线发表题为“SARS-CoV-2 Infection in Children”的研究论文。论文提及在1月28日至2月26日检测评估的1391名儿童中,共有171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占比12.3%;其中有154名儿童因家庭聚集感染,占比90.1%。该研究总结认为,与受感染的成年人相比,大多数受感染的儿童的临床病情较轻,无症状感染的情况并不少见。


2月中旬,一项武汉及周边的44000例临床研究显示,10岁以下新冠肺炎患者仅占不到1%,无死亡病例;专家表示儿童在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很少发展成重症,甚至可能不表现出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和青少年不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


美国、法国和中国的科研团队发表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论文亦提及,以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实未表现出症状的新冠病毒携带者同样可以传播病毒。

这不禁让人担心,儿童复课后带来的无症状传播,会不会成为重新点燃疫情的隐患?

“神兽归笼”即将上映,如何防范儿童带来的无症状传播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传染病专家Bharat Pankhania认为,环境是决定传播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易于传播的条件包括:拥挤;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不良的防控措施,因为病毒可以在无孔的坚硬表面长时间存活;适宜的湿度;并且,在被感染者处于在疾病的初期时,病毒分泌通常达到高峰。所以,我们只要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复课后带来的无症状传播几率还是很小的。

近日台湾有机构针对校园防疫措施提出建议,包括座位间距可拉开至1.8米、分散下课时间、减少接触活动,教室要打开门窗通风等。具体如下:

(1)做好教室清洁及卫生管理。

(2)保持教室及室内通风。

(3)可疑及确认生病的师生不能到校上课,所有人员进入教室前先洗手,并戴上口罩。

(4)教室的座位拉开距离,减少密切接触的可能。

(5)分散下课时间,还有减少需要身体碰撞及接触的活动。

“神兽归笼”即将上映,如何防范儿童带来的无症状传播

综上所述,儿童复课后必须要从空间和时间双维度对潜在患者进行限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破除单个患者的潜在感染链,疫情重燃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