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的人都是什么心态?古代历史有哪些犟的出名的人?

二庄学智慧


所谓的犟,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一旦对某一件事做了决定,那就绝不更改。当然,不同的人犟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面对外部压力最终屈服,而有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坚持到底。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介子推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

认定主公,百难不弃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也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的心腹手下。而晋文公的地位其实并不是很顺利得到的。他的父亲喜欢小儿子奚齐,并且想要让他继位,也导致了一系列内乱斗争。早年的重耳不得不选择外出逃亡时,不断被父亲和兄弟追杀。在流亡中,重耳一行人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介子推却从不后悔。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随从偷光了重耳的钱和粮食,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并没有选择离开,反而割肉相待。因为他一旦认定目标,纵然再难再险,也绝不放弃,一定要对重耳竭忠尽智。

拒绝荣华,宁死不惜

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堂堂的晋文公。而重耳确实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也可以共富贵的人,对于有功之臣他不吝官禄,至于介子推他更是想对其大加封赏。然而,面对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介子推却坚持不受。介子推认为忠君报效的行为是理所应当的,不需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这样的行为也导致了其他功臣的不满和排挤,介子推一气之下选择带着老母亲进山隐居,来证明他不图封赐的决心。但晋文公一心希望他能出山帮助自己,于是采用了他人提议,下令三面烧山,认为介子推肯定会因此下山。没料到介子推宁可面对汹汹火焰,也不肯改变自己的信念,最终抱母而死。

介子推这种用生命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我们不置可否,但他这种坚持信念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娄南散客


固执己见,认为自己对的就一直走下去,而不顾周围人的看法和非议,历史上的名人有魏征,韩信等,最有名应该是嘉靖时期的海瑞。


永无终点的火车


犟的人一般一根筋,认死理。历史上犟的人有项羽,不然怎么会自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