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網紅”蹦床館事故頻發,“要命”的蹦床,你還給孩子玩嗎?

蹦床項目在兒童遊樂場裡是一項很常見的遊樂設施,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玩的項目之一。尤其是到了節假日,遊樂場裡的蹦床上就擠滿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小朋友,他們隨著節奏一上一下,跳得不亦樂乎!有的大孩子甚至還能在蹦床上來幾個筋斗,酷炫的動作引來周圍人一陣羨慕的目光。

蹦床是一項全身運動,不僅對腿部肌肉起到很好的鍛鍊作用,還可以促進身高,鍛鍊孩子四肢,加強孩子心肺功能,總之,好處多多。

國內“網紅”蹦床館事故頻發,“要命”的蹦床,你還給孩子玩嗎?

然而卻有兒童保健專家認為,跳蹦床不如跳繩好。同樣的,跳繩也是一項全身運動,經常練習同樣可以起到與蹦床一樣的運動效果。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 Academy of Pediatrics)就曾建議:6歲以下的兒童不要玩蹦床。原因是孩子的骨頭還很脆弱,還不能承受重複的跳躍壓力,他們的身體發育還不足以控制他們的彈跳。超過一人在蹦床時會增加60%的受傷幾率,裡面較小的孩子最有可能受傷。並且,即使是有網狀物及填充物做保護,甚至是有成人監督也不能保證其安全,有超過一半的蹦床事故都是發生在監督下。

近年來,受抖音網紅蹦床的影響,不僅是大人喜歡玩蹦床,小孩更是如此。因此蹦床引起的意外事故越來越多。在美國,據有關數據統計,每年有上萬人因為蹦床受傷,這其中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事故是發生在家裡。其中,孩子受傷的風險明顯高於成人。

雖然蹦床有網或者墊子,父母也在一旁看著,但是蹦床上錯誤的著陸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國內“網紅”蹦床館事故頻發,“要命”的蹦床,你還給孩子玩嗎?


2019年7月13日,山東淄博十歲女孩在濟南一家蹦床樂園內摔斷右腿。

2019年7月14日,河北保定一女孩與朋友去玩網紅蹦床時,不慎摔下造成腰椎骨折。

2019年6月30日,兩名6歲的孩子在蹦床上相撞,導致其中一名孩子牙齦斷裂。

每年有數千上萬人在蹦床上受傷,受傷原因與不正確的蹦床跳躍方式有關,還與蹦床場館的安全防範措施不當有關。

許多蹦床公園安全員形同虛設,安全提示標語不到位,甚至有的蹦床公園根本沒有營運資質,這樣的蹦床,玩起來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

常見的傷害包括:

  • 骨折(有時需要手術。)
  • 腦震盪和其他頭部受傷
  • 扭傷/拉傷
  • 擦傷,擦傷和割傷
  • 頭部和頸部受傷(可能導致永久性麻痺或死亡)
國內“網紅”蹦床館事故頻發,“要命”的蹦床,你還給孩子玩嗎?

兒童蹦床傷害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 大多數蹦床傷害都發生在多個人使用蹦床的情況下。
  • 跳躍時的錯誤方式,有的孩子喜歡從高處往低處跳。
  • 後空翻和翻筋斗時著地不正確(由於有頭部和頸部受傷的危險,因此不應該這樣做)。
  • 嘗試特技表演
  • 跌下或跳下蹦床
  • 降落在彈簧或框架上
  • 在蹦床上追趕打鬧
  • 同時多個孩子在一個蹦床上跳
國內“網紅”蹦床館事故頻發,“要命”的蹦床,你還給孩子玩嗎?

建議

不要在家裡給孩子買蹦床!蹦床可能是一種受歡迎的運動方式,但它有一些更安全的方法來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煉,例如跳繩,玩球,騎自行車(不要忘記騎自行車戴頭盔)或參加團隊運動。

建議不要在家庭,常規體育課或操場上使用小型和大型蹦床。

蹦床僅適合在體操,潛水或其他競技運動中,對它們進行有監督有計劃的訓練。同時建議不要多人同時使用蹦床,每次僅允許一個人使用蹦床。

保證足夠的安全措施

  • 隨時都有成人監督
  • 只能在蹦床上跳一跳
  • 不要進行翻筋斗等危險動作
  • 蹦床上要有足夠的保護墊,其狀況良好且放置適當
  • 經常檢查蹦床的所有設備
  • 蹦床損壞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防護墊,網罩和任何其他零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