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主要管理者,要用好用活五種領導策略

一、既要充分發揚民主,更要果斷決策

職場主要管理者,要用好用活五種領導策略

職場主要管理者,即指單位“的一把手”。“一把手”作為單位一班人的“班長”,決策前要與班子成員多溝通,聽取不同意見,採納合理建議,初步形成可行性意見後,再上會研究,以期迅速通過,及時推動工作。


但有時,因任務緊急,沒有充足的時間徵求每個班子成員的意見,或本來是一件有利於全局的議案,卻因種種原因久議不決。此時,作為“一把手”就應該具有一定的政治擔當,果斷決策,以免貽誤工作。


改革和發展,本來就是謹慎伴隨著喪失機遇,創新伴隨著一定風險,就交給實踐去檢驗吧!


二、既要勇於“跟我上”,更要學會坐鎮指揮

職場主要管理者,要用好用活五種領導策略

工作中,遇有急難險重任務時,“一把手”敢於叫響“跟我上”,必然鼓舞士氣。例如,戰“疫”期間,很多黨員領導幹部衝鋒在前!


但不能始終當一名一往無前的“戰士”,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撤下來,去謀劃大事,掌握大勢,做到運籌帷幄,科學指揮,調兵遣將,才能確保工作持續推進。


毛主席說,領導者的主要職責是出主意,用幹部。“一把手”累到在戰場上,可敬!但不能本末倒置,要時刻想著自己的指揮位置,方能決勝千里。

第三,既要“鞭打快牛”,更要厚愛一分

職場主要管理者,要用好用活五種領導策略

“快牛”,一般是單位的業務骨幹或勤奮敬業的同志。平時“一把手”用兵“狠”一些,不可厚非;重大任務和關鍵時刻,高揚指揮鞭摧打那些“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快牛”,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在選人用人,評功評獎的時候,“一把手”要有一顆公平公正之心。對這些“快牛”要厚愛一分,予以傾斜和兌現。


如果“一把手”始終用人時超前,不用人朝後 。關鍵時候幾句虛言熱語,敷衍了事,甚至一味照顧那些會做“面子工程”的人。幾個回合下來,誰還為你“抬轎子”?


第四,既要注重內容,更要注重必要的“形式”

職場主要管理者,要用好用活五種領導策略

“四風”問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是我們深惡痛絕的頑疾。但必要的形式,不同於形式主義。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返回來對內容也具有積極作用。“一把手”要善於審時度勢,運用好必要的形式。


例如,戰“疫”期間,很多省市的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不顧安危,義無反顧馳援武漢。市委書記親自戰前動員,交通警察列隊敬禮,送英雄出征!場面令人動容。這樣的形式,不好嗎?


第五,既要敢於執紀問責,更要“刀下留人”

職場主要管理者,要用好用活五種領導策略

一個單位獎罰嚴明,必然風清氣正。對違法犯罪的人容易執紀問責。關鍵是那些平時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遲到早退,甚至不上班的人,對隊伍影響最大最壞。

“一把手”要敢於得罪人,敢於維護正氣。敢於抓典型“痛下殺手”,殺一儆百!群眾自然擁護,風氣自然糾正。


但對於那些平時工作勤勤懇懇,積極努力、敢於當擔的幹部和同志,如因工作一時失誤,或事出有因“撞在槍口上”,“一把手”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啟動糾錯機制,“刀下留人”,這樣群眾會心服口服,“刀下”留住的人會更加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