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湖北疾控隊員背20公斤器械為確診患者家庭消毒

在全國各地馳援湖北的隊伍中,有一支由各地疾控人員組成的疾控隊,他們從全國各地奔赴湖北,在當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環境消毒、檢測採樣等工作。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疾控隊隊員張小鵬就是其中之一,在武漢,他經常揹著20公斤重的消毒器械為確診患者家庭進行終末消毒,“既要消滅病毒,也要消除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與逐步撤離的醫療隊不同,支援湖北疾控隊要負責後續消殺、檢測、培訓等工作,將暫緩撤離,張小鵬說,“我們沒有特意關注離開時間,還有很多任務要做,我們要堅持到底。”

支援湖北疾控隊員背20公斤器械為確診患者家庭消毒


背20公斤器械為確診患者上門消毒 消除患者家屬心理負擔

從2月23日隨安徽省第三批疾控隊支援湖北以來,張小鵬經常做的,是揹著20公斤重的工具去確診患者家裡消毒。按照我國傳染病管理相關規定,傳染源因出院、轉移、死亡而離開疫點或終止傳染狀態後,需對疫點進行一次徹底消毒,也就是終末消毒。

張小鵬介紹,終末消毒可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完成也可以由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上門完成,“有些確診病人入院後,家裡人會把他常住的房間關起來,直到我們消毒之後才進去收拾。”

每次到患者家裡消毒,張小鵬和同事需要揹著20公斤重的消毒器械,對患者家裡的牆壁、地面、衛生間、下水道等地方進行消毒。相比消毒公司,張小鵬他們會更仔細,門後、角落等位置都會覆蓋到,“我們不追求數量,更看重質量,要保證患者家屬的安全。”張小鵬說。

有些患者家住的老舊小區沒電梯,張小鵬就需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揹著消毒器械爬六、七層樓。如果算上前後採樣,完成一戶病患家庭消毒需要1個半小時,最多的時候,張小鵬一天要去5戶患者家中消毒。

去的次數多了,張小鵬覺得,他們一方面是消滅病菌,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負擔。張小鵬告訴北青報記者,有些家庭多人確診,分散到不同醫院救治隔離,再回到家已經是十幾天以後了,從科學角度而言病毒在自然環境中已無法存活,但他們仍不放心,“我們去消毒其實也給他們一種心理暗示,讓他們覺得現在家裡是衛生的、沒有病毒的,他們也住得放心。”

支援湖北疾控隊員背20公斤器械為確診患者家庭消毒


隔離點消殺 為復工復產做準備

3月27日下午,張小鵬來到武漢市武昌區一處由高校改建的臨時隔離點,曾因新冠病毒在這裡隔離的人已經轉走,張小鵬和他的同事需要對這處隔離點進行徹底地消毒,並採樣檢測,合格後隔離點方能恢復原有功能並歸還高校。

張小鵬告訴北青報記者,隔離點的消毒主要由第三方消毒公司的工作人員完成,但需要疾控隊員在現場指導。每次消毒前,他們會隨機抽幾名負責消毒的工人進行考核,詢問他們消毒液怎麼配置、濃度多少、用量大小,如果回答不上來則需要重新培訓。

27日負責消毒的隔離點總共有6棟樓,張小鵬和他的同事每人負責一棟,從頂層6層開始,他需要一層層去檢查每位工人消毒操作是否規範,如果有問題就及時糾正。此外,消毒前和消毒後都要隨機抽取幾個房間,對其空氣和物表採樣,並送實驗室檢測,“如果檢測不合格,那麼整棟樓都需要重新消毒。”張小鵬說。

隨著武漢疫情好轉,復工復產也提上日程,張小鵬和他的疾控同事就需要為武漢復工復產站好最後一班崗。除了隔離點復原前的消殺,他們還需要指導一些重點場所、重點企業的消殺工作,“前幾天我就去了一個武漢當地生產食用油的企業,指導他們的工人對廠區消毒並做好自我防護。”

疾控隊暫緩撤離 有任務就要堅持到底

近日,關於支援湖北疾控隊暫緩撤離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湖北疫情有所反覆。對此,國家衛健委前方工作組防控組社區防控專家組長吳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疾控隊留下來主要是承擔復工復產前的防控工作以及技術培訓工作。

對安徽省支援湖北疾控隊而言,除了張小鵬所在小組承擔的消毒消殺任務外,還有一組隊員負責核酸檢測採樣工作。他們與武漢當地工作人員一道,承擔了大量的核酸檢測採樣工作。如今雖然疫情好轉,但根據要求,治癒出院病人在14天隔離期內還需要多次採樣進行核酸檢測,“雖然武漢當地工作人員也能做,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儘量把集中的、需求量大的任務做完。”張小鵬說。

在武漢的一個多月,張小鵬也感受到這座英雄城市裡人民的堅強。上門消毒時他碰到過一個60歲左右的老人,家裡只有他和老伴兩個人。因為當時醫療資源緊張,老人患病後就自己去找醫院,“他老伴扶著他,兩個人走一段歇一會兒,走遍了家附近方圓幾公里內的醫院,終於找到一家醫院可以接收,那個時候他的血氧飽和度只有87%。”經過治療,這位老人康復出院,其老伴也沒有感染。

張小鵬說,正是武漢人民的堅強讓他們戰勝了疫情,如今疫情雖然漸漸好轉,但大家仍不能放鬆。從2月23日來到武漢,張小鵬已經在武漢工作一個多月了,他不清楚何時能夠撤離也沒特別在意過這個時間,“我們來支援湖北,就是要完成任務,如今還有很多任務等著我們,還是要堅持到底。”

(北青報記者 張月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