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健康長高


如何讓孩子健康長高

如何長高

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孩子長高,首先第一個主要是靠遺傳,70%都是靠遺傳的,有些家長的基因特別強大,那麼孩子可能會遺傳到83%。如果爸爸和媽媽個子不是很高,那基本上孩子就不會太高。這是先天因素,但我們今天講的則是後天。後天就是遺傳以外的這30%,我們就是解決這30%剩下的這一部分。

經科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對身高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是環境,第二是運動。第三是飲食,第四是孩子身心的心理反應。

一、環境

①大環境

先說一下大環境,首先,寒冷地區,它有利於孩子生長。海拔高的地區也有利於孩子生長,也就是說寒冷而且海拔高的地方有利於孩子的生長。比如說東北,大家都知道東北個子都偏高,南方的個子相對都比較低。

再一點就是在潮溼的環境裡邊,不利於孩子的生長,溼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發育。中醫講的除溼去溼氣就是這個道理,怎麼辦呢?那就是儘量把孩子的房間安排在南北通透,陽光充足的地方,再一個就是家裡的能量場。

什麼是能量場?就是如果你把一個孩子放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邊,那麼這個孩子他在長個子的時候,就會受牽制,就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養一隻小狗,把它放在一個狹小的箱子裡邊兒,你說影響不影響它的生長?

再來我們要清理家裡的能量場。要保持家庭環境的乾淨整潔,把不常用,不實用的東西都去掉,給孩子一個寬闊的無限伸展的空間。讓孩子肆意的生長。然後我們就要開始營造整個氛圍,營造放鬆愉悅的氛圍。

你在家裡邊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可以放一些放鬆的輕音樂。一定要消除掉不好的噪音,孩子在看書的時候,複習功課或練功的時候,你讓孩子好好的看書,儘量為孩子營造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

②小環境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小環境,孩子的房間除了乾淨整潔,通風采光外,孩子的床,最好睡硬板床,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的身體是軟的,它的脊椎各方面都是軟的,如果家裡邊有席夢思,孩子睡覺的話,他的身體可能會塌下去,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就是長直),如果家裡只有席夢思床怎麼辦?最好去買一塊木板把它放在席夢思上,在上面鋪一個棕墊,就是咱們的棕櫚墊。枕頭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軟了,兒童專用的就可以了。

③睡姿和睡眠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或者剛生下來的時候,他們都是蜷著腿睡的,那麼在孩子七歲長身體的時候,我們也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側睡的習慣,就是向右側。讓心臟在上面,在睡眠的時候,心臟能夠充分地去造血,去工作。這樣對他的大腦供血或供氧都有特別的好處。有好多孩子喜歡趴著睡,趴著睡會壓迫心臟,影響供血供氧,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多留意孩子的睡姿。

在孩子睡覺前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比如阿爾法腦波音樂或者是安靜的純音樂了,聲音一定要小,一定要小,然後孩子慢慢就睡著了,最後再悄悄的關上音樂,還有孩子在睡前半小時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整個的身心放鬆,可以給孩子洗個熱水澡,或者是用熱水泡個腳。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睡前準備,當然,如果爸爸媽媽能陪著孩子講個繪本故事啦,或者聊一聊輕鬆的話題,那是最好的了,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和深深的安全感,他在睡夢中就是睡得特別踏實。

一般孩子的長個基本上都是在晚上,所以,四五歲之前的孩子儘量在九點之前就上床。哪怕他睡不著,你也讓他身體做一個放鬆,他在這個放鬆的過程中,慢慢的培養他的習慣,讓他睡一上來以後慢慢的安靜的入睡。如果孩子晚上睡得好了,那在睡眠中身高的生長是平時的70%-90%。

二 、運動

如何讓孩子健康長高

多運動

根據科學研究:最有效的長個子的運動就是游泳,舞蹈,跳高類的體育項目,還有就是打羽毛球,這幾項都可以。

為什麼說運動能讓孩子長高呢?那是因為人的身體有六個地方是生長關鍵板。第一個是肩關節,第二個是腰部,第三個是胯根,第四個是膝關節,第五個是小腿腳踝處,第六個就是胳膊肘。

這些生長板,都是在關節和關節之間,這些都是人身體重要的生長板,也就是他們在起著作用,推動著孩子的身體往上長。

其實人體最大的生長板在哪呢?是在後腰,後腰就是我們最大的生長板,你可以試著彎下腰,在彎腰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你的腰在明顯的活動的地方長了一塊像笛子的那個笛膜那麼薄的一塊地方。這是身體最重要的生長板兒,這個生長板訓練得好的話。孩子長高就很快,如果這個生長板遭到了人為的破壞,那可能他就長不高了。

一定要讓孩子多多縱向跳躍,也就是向上跳躍,比方說跳繩,像兔子一樣去蹦蹦跳,或者跳起來投籃,打羽毛球,在跳動的時候,所有的生長板,肌肉,骨骼,脊椎頸椎以及神經系統都開始了積極的協調性的工作。所以我們大家都知道,愛運動的人伸手都比較敏。

平時一定要讓孩子多出去玩兒,選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跑啊,蹦啊,往上跳呀,就讓他快樂,就讓他瘋玩兒。不要擔心孩子曬黑,有時候太陽也會殺死我們體表內的一些細菌,太陽光可以補充身體的陽氣,陽氣足的孩子,腎氣就足,腎氣足身體就好。

三、飲食

如何讓孩子健康長高

合理飲食

下面我們講一下飲食方面的助長因素。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建議每週讓孩子吃一次土豆燉牛肉,或者是用新鮮牛肉做的牛排。

為什麼要吃牛肉呢?因為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族、煙酸、鈣、磷、鐵、膽甾醇等成分。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滿足孩子身體營養的需求。

還有一點就是,看一下孩子缺不缺鈣,如果缺鈣的話,要趁春節多給他補了,你在晚上觀察一下孩子睡覺的情況,睡覺磨不磨牙,晚上或者白天,她是不是情緒波動比較大?愛哭或者容易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比較粘人,一定要多關注孩子是不是缺鋅,是不是缺鈣,帶孩子去醫院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缺哪一種?就補哪一種。

一般來說,春季是孩子長高最關鍵的季節,可以在三月四月五月給孩子喝一個階段葡萄糖酸鋅,缺鈣的話也可以補一些葡萄糖酸鈣,總之食補大於藥補,根據每個孩子的生長特點進行相應的補給。

還有,一定要讓孩子吃到七分飽三分飢,如果吃的過飽,腸胃就會有負擔,假如腸胃機能受損的話,就會損耗身體的能量。所以你要讓她稍微餓一點就行,不要擔心,這樣反而會長高,他餓了以後,可以補充一些營養又美味的水果和零食。

一日三餐,讓孩子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要換著花樣吃,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每天吃一次魚。

最後建議給孩子早上喝一杯牛奶,晚上喝一袋酸奶。牛奶和酸奶就要那種保質期特別短的,酸奶要發酵型的,乳酸菌的那種酸奶。早上喝牛奶,營養美味補能量,晚上喝酸奶,腸胃消化易吸收。

四、孩子身心的心理反應

平時一定要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遊戲,玩玩具,講故事,聊聊天,哪怕是一個擁抱,一次舉高高,都會給孩子深深的安全感和親密感。

現在社會壓力大,家長工作都很忙,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每天那麼忙,哪裡有時間陪孩子呀?

其實所謂的陪伴,並不代表著爸爸媽媽要犧牲自我和事業,24小時無時無刻的陪在身邊;真正的陪伴就應該是高質量的陪伴!

科學研究表明,每天至少一個小時左右的高質量陪伴能很好的幫助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親密感,並不是說陪伴越長時間越好,陪伴重在質量而非數量。

高質量的陪伴,需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關心,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用心關注孩子的需求,能夠對孩子的表現給予積極的反應,比如: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你給他量體溫,喂藥,陪他打針掛點滴,這些溫暖的陪伴會讓孩子感覺很踏實很幸福。再比如:孩子考試成績很好得了老師的表揚,一蹦三跳,興高采烈的,你也跟著分享他的這份喜悅,再比如,孩子受了委屈或者是被別人欺負了,你一定要問清楚原因,為孩子主持公道,開心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分享,煩惱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分擔,久而久之,家長和孩子的感情會更親密,而沐浴著愛長大的孩子心理會更健康。

只要做到以上幾點,還用擔心孩子長不高嗎?看到這篇文章的媽媽們,快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