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童恢训虎是怎么回事?

铁面人解读人物


童恢训虎的事在古代很多典藉中都有提及,《后汉书》《太平御览》《龙文鞭影》等。可见这个事迹影响是很大的。

早年,童恢敢于仗义执言,不惧个人得失,深得当时人称赞。当担任不其令的时期,奖励农桑、劝善惩恶,使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次,童恢抓到两只经常伤人的老虎,童恢对老虎说,依据王法,杀了人的处死,伤了人的治罪。你们如果是杀了人的,应当低头认罪;自己认为没有的,应当呼号称冤。一只虎露出恐惧,另一只狂吼不止。于是杀了一只放了另一只。

法律是安邦定国的基础。本着这种法治精神,借训虎一事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明白做奸犯科必然要受到律法治裁,以及官府不会随意冤枉好人。

在古代,老百姓的法律知识谈泊,童恢训虎颇有寓教于乐的意味,通俗易懂,让人容易接受。

因此,童恢作为能臣的同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啊!


普通男人学习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童恢训虎,又叫童恢咒虎,因为在《后汉书》里确实使用了“咒”这个字,而且我也觉得,用咒会更为贴切。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童恢咒虎

童恢是东汉人,汉灵帝刘宏那个时代的,故事是他在不其县(现在山东即墨县)做县令的时候发生的。

童恢在不其县做县令非常认真,如果有谁犯了错他就根据情况随时告诫这些人;如果有人做了好事,他就赏赐美酒佳肴来勉励做好事的人。不其县内的耕作、纺织、春种秋收,童恢都制定了相应的条例,在他的管理下,县里的牢狱几年都没有关过囚犯了。

童恢的名声传出去了,邻县的百姓也搬过来居住,一下子就多了二万多户!那时候的不其县山比较多,林子也很茂盛,时常有猛虎出没危害百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童恢设计了机关捉老虎。

果然,有两只老虎都中了机关!童恢听到非常开心,跑出来对着老虎“咒”道:“上天造万物,人是最高贵的!老虎应该只能吃六畜,但你却要吃人,我今天要依法处置你们。两虎听着,谁要是吃人真凶就认头认罪,要不是真凶就大叫喊冤。”

童恢咒完了,两只老虎果然一只低头闭眼很害怕,另一只跑来跑去乱叫。于是,低头闭眼的老虎被砍头了,乱跑乱叫的放生,这就是童恢咒虎的故事。

我为什么说用“咒”字更为贴切呢?大家从故事内容也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一个民间故事,野生老虎怎么可能乖乖在县令面前听审?所以童恢下了“咒语”让老虎听话。

这个故事其实是想反映童恢做县令时超群的能力,但我细细分析了一番,觉得这个故事还是有很多瑕疵。

  • 童恢做县令的时候,牢狱里没有犯人,并不是他治理的好,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执法”。《后汉书》记载,他对犯错的人只是告诫,对有功人给予奖励,这种治理方式讲的是一个“情”字。对犯错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有功者给予恩惠,让他记住县令的恩情。一个县令这样做,那东汉的法律还有什么威严?对罪犯的纵容就是对受害者的不公,所以童恢的做法我是不认同的;

  • 童恢咒虎,他用自己的“超能力”分辨出了食人真凶,但却放跑了另一只老虎,这就是“放虎归山”。老虎吃人是天性,那只放生的老虎虽然暂时还没有行凶,但他吃人的机率非常高,放虎归山就是对百姓的不负责。

结束语

童恢咒虎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宋朝时候也有一件关于老虎的故事发生在了山东,那就是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的地点是山东阳谷县,童恢咒虎的地点是山东即墨县,隔得还是比较远,不过老虎应该是同一个品种,极有可能是已经灭绝的“野生华南虎”。

前几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周老虎“事件让野生华南虎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不过可惜的是,并没有证实野外还有华南虎存在。如今的华南虎都是人工饲养的,而且数量极少,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濒危级别是红色,已经是极度濒危!

关于童恢咒虎的故事,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后汉书·循吏列传》记载,东汉和帝年间,童恢调任不其县县令,曾在县衙大堂公开审理过一起特殊的案件。审理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两只老虎。当日县衙门前人山人海,百姓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前来旁听童县令“审虎”。

(童恢审虎)

“审虎”本来是无稽之谈,但奇怪的是,童恢在审理过程中,老虎竟然连连点头,表示服罪。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真的能够“驯化禽兽”吗?

童恢是东汉时期琅琊郡姑幕人,出生官宦世家。其父童仲玉,是一个清廉爱民的小吏。曾在天灾肆虐的歉收之年,将家中的所有钱粮悉数捐出,救济灾民,赢得百姓好口碑。

童恢很早就进入官府,成为一名小吏。后得东汉名臣、司徒杨赐赏识,将他揽入麾下。杨赐后来遭罢黜被免职,童恢始终为其奔走呼号,据理力争,对他不离不弃。

后来,杨赐沉冤得雪,官复原职后,童恢却选择独自一人黯然离去。

杨赐感念其高尚人格,再次将他招入官府,授其不其县令。

童恢到任后,勤政安民,赏罚有序,对县衙的官员进行了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凡是犯错的官吏和百姓,轻者予以训诫,重者按律治罪。对遵纪守法、奉公守职的官吏,童恢则赏赐物资,破格提用。

适逢此时,整个胶东大邑流民成患。由于不其县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不少流民望风而来。短时间内,就迁入二万多户。

童恢体恤民情,没有肆意驱赶这些流民。而是悉数接纳,由县衙派出官员,将所有的流民组织起来,到一些蛮荒之地定居屯田。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流民的生活,又增加了县域内的耕地面积。

这一举措,虽然有效地解决了流民问题,但却苦了县衙里的屯守小吏。他们要陪同流民拓荒耕种,生活环境一下子恶劣了很多,生活质量也大受影响。这让他们心生不满,巴不得童恢早点滚蛋。

(古代垦荒的农民)

一天,不其县最大的流民安置点南山屯发生了一件事。一户人家的男丁上山种地时,丧生在南山里的一只猛虎之口,留下了孤苦无依的老母亲。

屯守此处的官吏以此为由,请求童恢撤销这个流民点,好让自己早日返回县衙工作,远离这个鸟不拉屎之地。但童恢深知屯田固民的重要性,一旦这个缺口打开,各处争相效仿,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断然拒绝了屯守官吏的这个请求。

南山屯守官吏不服,撺掇那个丧子的老妇人,找童大人为她做主。以此要挟童恢,希望给他施加足够的压力。

于是,老妇人痛哭流涕地来到县衙,找到了童县令。精明的童恢,一眼就识破了这是屯守官吏的小心思。于是下令,出动县衙捕快,召集南山屯所有猎户,将行凶之虎捉拿归案,按律惩处。

经过一个昼夜的围捕,还真捕到了两只老虎。

这两只老虎连夜被装运到县衙,被童县令锁入大牢的特制牢笼之中。

这边的屯守官吏为了达到目的,提前嘱咐老妇人,无论如何都要让童县令还他儿子,断不能让县老爷草草斩杀老虎了事。

第二天,县衙贴出告示,要公审老虎,欢迎百姓旁听。老百姓觉得十分新奇,一只恶虎还能怎么审问?纷纷扶老携幼前来看个明白。

日上三竿,县衙外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只见童县令危坐堂上,将惊堂木猛然拍下,传令:带凶犯!

一时间,衙役将装有老虎的铁笼抬将上来。

(古代衙门)

童恢再拍惊堂木,训诫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

只见两只老虎中,一只低头闭目,频频颔首,似已认罪。另一只则虎目圆瞪,朝着众人跳跃吼叫,似乎在昂首鸣冤,为自己辩解。

众人啧啧称奇,心想这童大人着实神奇,老虎都被他制得服服帖帖,乖乖低头认罪。围观百姓正值纳闷之际,只见童大人三拍惊堂木,宣布堂审结果。

“衙役何在?将认罪之虎推出衙门当众斩首,另一只放归山林。”

看呆了的老妇人,瞬间想起了屯守官吏的嘱咐,当即哭喊着,拼死上前阻拦:“我儿已葬身虎口,此虎身之肉即吾儿之肉,焉能斩杀?童大人既然能驯服老虎,不如就让它化身吾儿,替我养老送终吧!”

童恢知道老妇受官吏撺掇,故意为难自己,心中暗自恼怒。

县衙外的百姓则跟着起哄,高声喊道:“求县老爷务必成全。”

众人都等着童恢如何应付这老妇。只见童恢略一沉思,惊堂木一拍,改判道:“既然原告为你求情,现本官改判你从即日起,做原告之子,供奉原告颐养天年。待老妇百年归山后,你自可遁去。”

说也怪,只见老虎一直点头低吼,似乎连连应承了下来。

自此之后,老妇的家门前,隔三差五地就会出现一些野物,足够老妇一人享用,直到她在一年后去世。

不其县的百姓从此对童县令称赞有加,十分佩服他的才干。

童恢主政不其县七年后,奉旨回京任职。皇帝接见并赞誉他“令猛兽服王化,实乃朝廷之栋梁”。

童恢笑着回答道:“臣不敢欺君。两只老虎中,臣差人在其中一只喉咙处刺入鱼刺一根,迫使其不断地连续吞咽点头而已。至于老妇门前的野物,实是臣差使衙役狩猎后,将猎物提前放置罢了。”

童恢一生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他死后,百姓们为纪念他,建庙“童公祠”,世代供奉其香火。


张生全精彩历史


童恢,字汉宗,东汉时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

童恢幼年时候发愤读书,立志济世,后来曾出任州郡小吏,因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受到司徒杨赐的赏识,后杨赐举荐童恢任不其县令。童恢当了县令后执法公平,赏罚分明,对于属下和百姓违犯各种条规的,皆好言相劝,以理说服;对于秉公办事的属下和做了好事的百姓,则赐以酒肴,加以勉励。同时,建立各种规章,鼓励恢复和发展生产。时间不长,不其县即男耕女织,“一境清平,牢狱连年无囚”,周围县的流民纷纷移居不其。

当时,不其县(今青岛市内四区城阳区崂山区即墨南部地区)境内多山,猛虎出没,祸害百姓,童恢即组织吏民设槛捕虎,驱虎归山以除虎害。后童恢升任丹阳太守,为了纪念他,百姓于县内建造童府君祠,塑像其中,四时供奉!

童恢除虎害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为一老妇伸冤处死老虎的传说:在不其县一个村落中,有一名老妪与独子相依为命。后独子上山打柴被猛虎所食,老妪将猛虎告上县衙大堂。身为县令的童恢于是带领官兵捕获了两只老虎,童恢对这两只老虎说,按照王法,杀人者必须处死。你们吃了人的低头认罪,没有吃人的就叫一声。结果一只虎低头闭目,露出震惊恐惧的样子,童恢命衙役将其斩首示众。另外的那只老虎,望着童恢吼叫,跳跃不止,童恢命下属将其放走!

这就是历史上的童恢训虎的传说故事!在现代的青岛市即墨区的环秀街道南部有坐山,就叫训虎山,名字就是由童恢训虎的事情而来的!

童恢训虎的传说收载于《后汉书》及《即墨县志》等史书,它实际上是在喻讽旧时苛政猛于老虎,逼得百姓无有活路,希望做官的都像童恢那样勤政爱民,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大江侃历史


童恢是东汉名臣,东汉时期县令童恢的管辖地方有老虎吃人,童恢让人捕虎审虎,为民除害。传说,他担任不其县令的时候,一农民被老虎吃了,童恢让人捕捉二虎,对它们说,按照王法,杀人者必须处死。你们吃了人的低头认罪,没有吃人的就叫一声,一虎低头合眼,另外一只号叫一声,童恢就把吃人的老虎杀了,而释放了另一只。

童恢的事迹见于《循吏传》,童氏后人以“阙争堂”当作家族堂号,主要是纪念童恢。自从汉代以后,这种努力实践教化的地方官被称为“循吏”。童恢父亲叫童仲玉,也是个很有名的善人,百姓因自然灾害流离失所,饥饿不堪,童仲玉就将所有家产都拿出来,给乡民们买粮食和买物,九族乡里得以活下来的有数百人。

童恢担任不其县令的时候,不其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即墨县,县里官员和百姓有触犯了法令的,就拿出条令来教育他们;百姓中有做了好事的,就赏赐给酒菜,以奖励鼓励他们。整个境内清静,牢狱里能够出现连续许多年都没有囚犯,这个很厉害,也很少见。童恢把治安治理得很好,说童恢治县,没人打官司,没有人犯罪,县里的监狱里长满了草。这让我想起了隋朝的王伽,当时有李参为首七十多个囚犯,王伽把犯人身上的枷锁给去掉,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他对于犯人要带着沉重的锁链,还要忍受风吹日晒,于心不忍,就放开了他们,让流囚到约定日子到长安城门外聚集。犯人们深受感动,到了约定时日,竟然尽皆都赶到城外集合,无一人逃走。隋文帝知道以后,也是非常惊奇诧异,然后也是召见了王伽。

再来说童恢,童恢年轻时在州郡里担任小吏,司徒杨赐听说他执法公平,于是征召他在自己手下,杨赐被参奏当免职时,其手下很多人都弃他而去,独童恢一人到朝廷去为杨赐申诉,后来杨赐的事情得到平反以后,那些之前的人又全部都回来了,童恢却默默离去了。

在青岛市惜福镇传家埠村南一公里处,有一通真宫,最早建造于东汉末,最初叫“童公祠”。隋唐时童公祠主要祭祀童恢,并且保留雕像和壁画。在两汉时候,上层都对才能功绩比较重视,而且也凭借才能和功绩迁升官吏的,除此之外,还就是以任职年限和资历升迁,而童恢青州政绩优异,升迁丹阳太守。


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童恢这个人吧,他字汉宗,琅琊郡姑幕人,也就是如今的山东诸城市人,东汉灵帝时任不其县(隋时并入即墨县)县令。

现在了解了童恢这个人,我们再来说童恢训虎是怎么一回事。在不其县东南的一个村落中,有一名老妪,她与独子相依为命。一日,独子上山打柴不幸被猛虎所食,老妪将猛虎告上县衙大堂。童恢得知此事后,决心捕捉猛虎,一是要为民除害,二是抚慰老妪的丧子之痛。他带领官兵挖坑设栏,最终捕获老虎两只,童恢对猛虎骂道:“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只虎低头闭目,露出震惊恐惧的样子,童恢命衙役将其斩首示众。另外的那只老虎,望着童恢吼叫,跳跃不止,童恢命下属将其放走。围观的百姓十分感谢童恢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为民除害。

童恢爱民如子,忠孝廉平,深得百姓喜爱,在其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前修了一座“童公祠”。



SakuraLucky


老百姓常遭虎害,设栏捕虎,活捉了两只老虎。童恢出来骂虎道:“天生万物,只有人最贵。虎狼应当吃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你竟残暴害人。依据王法,杀了人的处死,伤了人的治罪。你们如果是杀了人的,应当低头认罪;自己认为没有的,应当呼号称冤。”一虎低头闭目,露出震惊恐惧的样子,立刻被杀。另外的那只老虎,望着童恢吼叫,跳跃不止,童恢命令放了它。县吏和百姓歌颂他。


御前带刀侍卫


具体的出处可以看看下面的诗

《不其令驯虎》

不其令何贤,驯虎史策列。


猛虎能杀人,缚来善剖决。

伏首甘就刑冤仇此消雪。

从兹永无患,南山留石碣。

……

邑令存恶心,人比虎更烈。

真虎即潜消,役吏饮人血。

虎害犹可为,苛政肝肠裂。


……

即墨诸生周瀛文《不其令驯虎》一诗,重现了童恢训虎的场景,并表达了童恢训虎的真正目的。童恢训虎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位叫童恢的县令为一老妇申冤处死老虎、为民除害的故事。童恢训虎的故事载于《后汉书》及《即墨县志》等史书中。

童恢,字汉宗,东汉琅琊姑幕(今山东莒县东北)人,东汉灵帝时任不其县(隋时并入即墨县)县令。童恢爱民如子,忠孝廉平,执法公正,甚得民心,是远近闻名的好官。当时,不其县境内山多林密,时有猛虎出现,百姓深受其害。县城东南一村落中一老妪,与独子相依为命。一天,其独子上山打柴被猛虎吃掉,剩下老妪孤苦伶仃,便将老虎告上县衙大堂。童恢接案后,决心捕捉猛虎,为民除害。他带领官兵挖坑设栏,终于逮住猛虎两只,并就地进行审讯。他怒对猛虎,大声呵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猛虎低头闭目,一副惊恐模样,似是服罪,童恢令衙役当场将其斩首示众。一猛虎朝着童恢跳跃吼叫,昂首鸣冤,童恢当即将其放走。围观百姓一片欢呼,都感谢童恢为民除害。

人们为纪念童恢这位好官,在其死后将他的衣冠葬于傅家埠(今城阳区惜福镇傅家埠社区)前约一公里处,并于墓前修了一座“童公祠”,祠内香火旺盛。元代初年由于道士住进祠内,“童公祠”改为“通真宫”。其后,童恢入即墨九贤祠供奉。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