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小玫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姿姿,平常的工作很忙,就很少陪伴孩子,晚间回来的看孩子都是由姥姥带着,在平常照顾孩子方面,爸爸妈妈从小都会尽量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个就会导致孩子的脾气是被惯出来的,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想要的玩具也会慢慢的减少,但是要求还是会低很多。

这天周末,轮到爸爸妈妈休假,一大早孩子就早早的起来,去敲门想要去游乐场。但是在昨晚的时候,爸爸妈妈特意嘱托孩子,明天让爸爸妈妈睡个懒觉。

我们在吃完中饭下午再去游乐场,姿姿一大早就在客厅几个房间闹腾,吵着闹着现在就要去,姥姥起来安慰也没有一点用,“我就是要现在去!我就是要现在去玩!我不管,我就要爸爸妈妈现在陪我去!”

现在孩子大哭大闹解决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没有达到要求绝对不罢休,当然我们会经常在孩子的身上看到这一类情况的出现,面对孩子的固执和倔强有时候的家长束手无策,孩子的脾气太倔。

其实是“认知灵活性”不够,拯救孩子倔强的性子还是要从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下手,不能对着孩子使出家长姿态的一套打骂等粗暴的教育方法。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v 认识“认知灵活性”

斯皮罗等人提出认知灵活性理论,将学习分为两种:初级知识的获得与高级知识的获得。初级知识的获得主要是涉及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比如一些基础性知识认知;

高级知识获得主要涉及结构不良领域问题,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一个复杂性,并且广泛运用到具体情境之中,比如就是将基础知识概念可以灵活的运用。

举一个例子我们这样来理解孩子认知灵活性强度,在课堂上如果遇到老师课堂上的问题不清楚或者题目太过于难得情况下,这些孩子就会选择请教老师来将这个问题解决。

另外灵活性更强的孩子就会会换种思路换一种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认知灵活性弱的孩子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或者有不理解的问题,他们会选择直接无视这个问题的存在对着问题开始发呆,或者是干脆不写,也不会去请假老师和会的同学。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v 孩子脾气倔强的一个来源

1. 孩子的自我意识太强

两岁左右的孩子在家庭教育领域中被称作是“难缠的两岁”,为什么会这样的来定义孩子的两岁呢,其实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孩子性格是非常的一个活泼和乖巧听话的,可是等到两岁的时候就开始变得倔强。瑞士著名的教育学家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

l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形成物体永久性的一个意识。

l 前运算阶段(2岁-6岁)这个阶段发展的孩子可以通过自我感觉开始探索身边的世界,意识物质之间存在恒存性。

l 具体运算阶段(7岁-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会能用词汇等知识来表达自己的一个感受但是缺乏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l 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年)这会阶段的孩子已经掌握对具体事物对象有了逻辑思考的能力,理解物质的守恒性。

皮亚杰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一个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就会标志一个新的阶段到来。

两岁的左右的孩子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的主义开始逐步形成,开始学会思考问题,会形成自己的衣蛾观点,按照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做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听话顺从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好表现,因为孩子表现出倔强实际上是孩子坚持自我的一个表现。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2. 父母管教过于严厉

现在在大多数的一个家庭之中,慢慢的开始出现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开始出现不同的要求,孩子的成长的质量越来越受到自己家长的关注。

在无数个家庭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如果想要玩玩具就会被妈妈阻止;想要出门去散散步做做运动就会被家长带回去做作业;想要观察探索小物件就会被爸爸突然打断。

在无数个被家长阻止和关爱的情况下,孩子已经被绑的的死死的,不能拥有自由,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拥有许多的一个负面情绪,情绪一旦得到一个增加和积累就会马上将固执表现出来。

3. 受父母的个人影响

个体身心发展的遗传因素表明;遗传为个体的身心发展会提供某些物质可能。孩子的固执倔强也有可能在很大的一个程度上是受父母的影响。

父母在很多时候遇到问题也会表现的很过于固执,孩子就会慢慢学习到父母偏执的处理方式,遭受到拒绝或者是批评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个情况下,就会采取同样的处理方法,表现出倔强。

4. 孩子自我个性的形成

心理学家表示;孩子的一个性格形成是孩子的先天气质加上后天的教育。在孩子3岁之前,孩子80%的性格已经开始形成,所以一个三岁的性格和成人几乎没有一个太大的区别存在。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v 倔强的孩子难道一点的优势都不存在吗?

通常在家庭中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是会给家长带来很头痛,但是家长却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乖乖听话的孩子会选择听父母的话,也会很容易听他人的话,很容易人云亦云,容易被他人操控,很容易没有自己的主见。

当然倔强孩子可能会被家长理解为“坏孩子”,认为孩子就是天生缺乏管教,可能会利用打骂的方式让孩子屈服,有些家长会成功,孩子开始听话,有些的孩子没有成功,就会更加的逆反。但是倔强的孩子和他人相处的时候,容易坚持自己的想法,也为自己争取一定的权益。

有研究表明,倔强的孩子是一个潜藏的“绩优股”,据英国《每日电讯报》之中的研究表明,性格倔强的孩子的在学业上表现得更加出色,长大后的在工作的方面的也会更加的成功,能更获取更高的薪酬待遇。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认为,比起具有贬义的“倔强”二字应该用“Strong-Willed(意志坚定的)”、spirited(精神饱满的)这样的中性词来描述倔孩子。

一个性格倔强的孩子从表面上看会特别的有自己的主见,即使父母打击他们的一个意志和想法,有时候也是无济于事,这个就说明孩子的很难去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是会坚定自己的一个事情,可以说是有一股常人不能坚持下去的毅力和行动力。

当然在这个“倔强”是需要家长来好的教育和领导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得当,孩子在将来很容易成为领导者或者是意见领袖,如果教育方式不得当,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不服管教,如果将这个倔强的劲头用在了错误的方向的话,就会带来的不好的效果,不利于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v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的来培养倔强的孩子呢?

家长在面对孩子倔强的的时候,首先需要清除清晰地了解孩子倔强的认知,倔强并不是孩子不服从管教、不听话,而是意味孩子有一股劲,坚持和意志坚强,倔孩子也是一股潜藏的潜力股,但是在拥有好的前提下,是需要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引导才会慢慢形成的。

1. 家长学会接纳孩子的倔强

教育家卢梭有一项理论就是: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很多的家长会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能够听进去自己的话,让孩子记住教训救护给孩子讲很多的大道理,开始教育孩子不能再犯这样的行为。

当然孩子是不会关注家长教训以后的后续行为,只会关注本身。从情感宣泄的角度来看,孩子在遭到拒绝以后,负面情绪不免会感到沮丧,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家长的温暖,利于孩子的情绪发泄,不要尝试给孩子讲大道理。比起讲大道理,家长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图画资料或者故事等,增加一个说服力。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2.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倔孩子”的标签,花时间倾听孩子

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的性格是属于倔强一类的时候,不要轻易在孩子的面前强调这一点,让孩子有了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认为我倔强,那我就更加的倔强给你们看”。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的心声,在家长学会倾听以后,就会发现的一点的就是,孩子并不是倔强。

不是不听家长老师管教而是因为孩子的内心的对某一件事有着自己固有的一个认知,家长需要的做的就是听孩子的一个解释,了解孩子内心固执的想法,然后慢慢地改变他们的想法,耐心听取孩子意见之后,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认知灵活性”不够:倔强的孩子一点优势都不存在吗?

3. 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引导孩子自己管理生活

倔强的孩子都有一个行为就是很有自己的一个主见,喜欢事情能够遵循自己节奏的发展,拒绝自己的不喜欢的事情或者故意忽视到父母对自己下的指令。

孩子如果开始拥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想法,家长就让孩子自己尝试,就算孩子自己的一个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那么就需家长在一旁指导和提示,让孩子自己掌握更多的事情,就会发现孩子会变得更加热情和配合。

对于孩子的一个倔强,是需要家长不断地引导和教育的,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让孩子将“倔强”变为将来的一个优势。锻炼孩子的一个认知能力,让孩子变得更棒更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