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補貼延長兩年!外資品牌或將受益更大!

昨日,一則有關新能源汽車政策變動的消息驚爆了整個業內圈!之前國家財政部一直明確表態將要“按既定政策”於2020年年底退出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延期了。據央視新聞消息,3月31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促進汽車消費,將在新能源汽車購置、貨車以舊換新、二手車銷售三個方面進行政策支持及財政獎勵。其中,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將再延長兩年

政策 ▏補貼延長兩年!外資品牌或將受益更大!

也就是說,業界最為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將延期至2022年年底退出。這一期限應該是遠超業界人士預期,對產業發展是重大利好消息。


儘管目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還未透露2020及以後年份補貼的具體細則,但據電池中國網瞭解,考慮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已經大幅退坡,且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低迷,預計今年財政補貼細則不會做較大調整,2022年之前應該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單車補貼仍可觀 車企壓力將減輕


根據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在400km以上,電池包系統能量密度大於160Wh/kg的車型將可獲得單車2.5萬元的購置補貼;續航里程在250-400km的可獲得1.8萬元補貼;續航里程低於250km的無補貼。另外,插電式混動車型可獲得1萬元補貼。


政策 ▏補貼延長兩年!外資品牌或將受益更大!


儘管業界普遍認為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較2018年下滑幅度較大,但這一補貼標準卻符合2020年的補貼標準預期。此前,包括工信部等國家多個部委都透露,2020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不會出現大幅變化。


據電池中國網瞭解,隨著動力電池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目前續航里程400km以上的車型已經成為市場主流,續航里程在500km甚至600km以上的車型不斷增多。如果補貼標準不做調整,也就是說,大部分上市車型都將可以獲得最高2.5萬元購置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去年6月底發佈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公告,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時間節點是“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徵延長2年時間,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汽車購置稅佔車輛費用的10%,這一部分稅收優惠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優勢

,也為尚未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爭取了更長的成長空間。


拿特斯拉Model 3(國產版)為例,今年1月,特斯拉宣佈中國製造Model 3基礎車價從35.58萬元下調至32.38萬元,考慮到該車還將享受免徵購置稅以及國家的補貼政策,補貼金額將達到2.475萬元。經計算Model 3(國產版)補貼後售價將跌破30萬元大關至29.905萬元。通過粗略測算,免徵購置稅以及享受補貼,可以為國內消費者節約5萬元左右的Model 3(國產版)購置成本,使得特斯拉Model 3(國產版)價格競爭力明顯增加。


事實上,近兩年國內很多車型續航都已經在400km以上,補貼政策不做大幅調整且繼續延長,購置稅也繼續免徵,將使得新能源車企壓力有所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標準,新能源網約車、出租車也可享受財政補貼,補貼金額按照乘用車補貼標準的0.7倍標準。


外資品牌或受益更大


2019年6月,工信部發文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以下簡稱“規範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規範條件”的廢止,為外資品牌車企及電池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徹底掃除了障礙。同年,特斯拉(國產版)進入享受購置稅補貼之列,搭載LG化學、松下電池的中國本土車型也將享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


“規範條件”的廢止,以及財政補貼和購置稅政策的延長,意味著外資品牌電動車型,以及搭載外資電池企業的中國本土車型也將享受同等待遇。像前面提到的特斯拉(國產版)已經享受到免徵購置稅,以及2.475萬元的國家財政補貼。“從品牌效應來看,無論是外資豪華車企,還是電池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都不容忽視,”一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相關數據也佐證了這一判斷,今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特斯拉Model 3(國產版)的銷量一直位居新能源乘用車冠軍位置,如1月份特斯拉Model 3(國產版)銷量達3183輛,2月份為3900輛,均明顯高於中國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


除了特斯拉,國際主流車企近年來也紛紛向電動化轉型,並把中國作為主戰場,大眾、寶馬、戴姆勒、沃爾沃、豐田等國際車企針對中國市場都陸續推出了電動車型,並計劃從2020年加大新電動車型的投放力度,部分國際車企還將在中國本土生產電動車型。這些車企憑藉品牌效應,以及在傳統車型中的競爭力,將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一定衝擊。


動力電池方面,目前國內一些車企也開始與LG化學、SKI、三星SDI等國外電池品牌合作。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規範條件”的廢止,外資品牌正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無論是外資涉電池企業,還是在中國本土生產的外資電動品牌,都將享受中國國家財政補貼及購置稅政策,對自主品牌將造成一定的衝擊。“短期內這個衝擊影響或將會更大,但從長遠來說,外資品牌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動力電池的進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隨著中國自主研發技術的提升和進步,外資品牌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衝擊影響也會隨之降低。”一業內專家表示。


補貼延長 為車企爭取降本時間


事實上,此前業界對2020年補貼調整,以及呼籲2020年後補貼繼續保留的聲音,都是因為當前新能源汽車脫離補貼支持,相對傳統燃油車,競爭力不足所致。而這種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生產製造成本上。


目前,動力電池約佔電動汽車成本的40%左右,儘管動力電池價格一直在持續下降,但整車還沒有達到同燃油車抗衡的地步。根據行業機構給出的測算數據,動力電池價格降至100美元/Wh時,電動汽車將具備與燃油車抗衡的能力。數據顯示2019年動力電池成本均價仍在156美元/Wh。“補貼如果2020年年底退出的話,成本將全部由企業買單,經營壓力就太大了,企業發展新能源的積極性也會受挫

,”有業內人士告訴電池中國網。事實上,自2019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後,新能源汽車產銷迎來7連降,也間接證實了這一判斷。


電池中國網認為,補貼延長2年,對於降低車企壓力,以及穩定市場信心有很大作用。同時,這也給車企降本爭取了時間。電池中國網在此前採訪中瞭解到,多個業內企業人士認為,隨著動力電池成本不斷下降以及整車製造能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車有望在2023年左右具備與燃油車相抗衡的資本,補貼延長2年,也為整個產業鏈繼續降本爭取了時間,減輕了產業鏈整體的壓力,利於產業鏈穩定發展。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原本補貼將在2020年年底退出後,無補貼時代的到來可以加速車企的獨立發展,加快市場優勝劣汰,如今補貼延長後,促進行業集中、優質發展的時間戰線又拉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