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医千年传承,首先要确保国内中药材质量,已刻不容缓


保护中医千年传承,首先要确保国内中药材质量,已刻不容缓

在中草药国际市场上,日本和韩国的品种占 90%, 而中国仅占不到 5%,甚至我国的中药材根本无法进入欧盟市场。药源紧缺,价格上涨,导致很多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守规矩,致使中药材质量下降,同种中药间差异大,严重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近年来,很多临床中医师都有这种经验,以前药方中三钱中药的用量, 现在至少要用五钱,且药效还不一定有以前的好,出现了只有其“形”而无其“味”,出现了“方灵药不灵”的现象。中国中药现代化水平低,中药在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上并不占据竞争优势,并且中药企业缺乏适合自身的国际战略规划、中药难过发达国家的药品注册关、中药质量标准缺乏等问题,我们已经面对着很严峻的形势了。

中国药材种植现状

保护中医千年传承,首先要确保国内中药材质量,已刻不容缓

说起中药,大家肯定首先会想起亳州。亳州因其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经营的历史传统,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从逐步形成到数次搬迁发展,从无序自发散乱的经营到有序规范的管理,在亳州乃至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不管是饮片企业还是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都在致力于跟原料产地直接建立合作联盟的关系,这些业务模式会给中小农户的整合联盟带来有益的发展。对于传统的中药原料的中间商来说,这将是持续衰落的趋势,亳州这样的中药材中转市场来说,已经是致命性的打击。国内虽然有《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地方炮制规范三级标准,但是各标准由于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相同药材有多种炮制方法,甚至相互矛盾。由于原材料产地分布不同,栽培,采收加工方式不一致,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提取物有效成分比例和含量,同时还存在着重金属,农药残留处理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虽然我国GAP已经起步,但是中国的中小农户众多,很多原材料产地都还相对落后,与GAP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日本药材种植现状

保护中医千年传承,首先要确保国内中药材质量,已刻不容缓

日本津村制药公司作为汉方药以及植物提取物的龙头企业,在很早就开始致力于重要原材料的直接采购和管理模式, 他们有一套自主管理农场的模式,所谓自主管理农场是指具备一定的种植面积,津村直接派遣日本专家对农户进行种植指导。对于种植的过程和标准进行量化,包括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甚至连农药都是从津村日本公司直接发放到农户。津村制药要求严格按生药生产标准书(SBP)及《津村GACP指南》的标准规范,保证汉方药生药的安全和质量,对于农户提供的生药进行追溯体系管理,对产地从生药的种植、田间管理(肥料、农药)、采收、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和追溯,确保安全生药的稳定供应。津村对生药产地的调查和确认,生药种植、采收、加工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全按津村GACP要求进行监查,最终实现只从通过津村GACP监查认证的产地和供应商购买生药原料,以保证生药原料的安全、安心、稳定供应。津村积极推进机械化种植、采收和加工,降低劳动强度、用工成本以及通过对生药不同规格可使用性的探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购买成本。为了确保安全、放心生药的稳定供应,津村积极开展生药野生转家种、新产地引种、增产增收、低硫和无硫等相关试验。津村对于生药的检测主要分为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的检测。特别是对残留农药、微生物、重金属等与安全性密切相关的品质部分。从源头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各项安全指标,为津村制药长久发展带来质量保障。

大熊猫医生认为

首先,我们中医药文化要回归古人的精神,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中药材生产,应该坚持“谁生产谁负责、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和中药材商要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其次,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并强制执行,对于农户提供的生药进行追溯体系管理;

最后,中小农户的应通过积极的整合联盟,学习日本对于生药的检测主要分为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的检测,特别是对残留农药、微生物、重金属等与安全性密切相关的品质部分,规范的各项安全指标,建立起具有规模的植物产地,追踪药品有效成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产地进行认证审核,再给各个企业输送品质优良的植物原料,方可在源头上控制中药的质量。

任重而道远,望共勉之!

保护中医千年传承,首先要确保国内中药材质量,已刻不容缓

科普,大熊猫医生是认真的

作者介绍:武汉市三甲医院内科医生,公益科普,专业推广疾病全周期所需科普知识,目的是减轻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