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裡寫道:“如果婉容在天津的時候,能像文繡那樣和我離了婚,很可能不會有那樣的結局。”


1922年,額爾德特·文繡和郭布羅·婉容,一前一後嫁給了末代皇帝溥儀為淑妃和皇后。文繡在長期忍受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於1931年8月,在天津勇敢與溥儀提出離婚,後嫁給國民黨少校軍官劉振東,安然平靜地度過了餘生。


而婉容在1931年底,隨溥儀潛逃至偽滿,成為了偽滿皇后。後走向自我毀滅,精神失常,在1945年蘇聯的“八月風暴”中被溥儀拋棄,最後慘死延吉監獄,屍骨無存。


文繡在年齡上比婉容小三歲,不如婉容漂亮,在溥儀身邊時也沒有婉容風光。而當面對不幸婚姻時,她卻勇敢提出了離婚,並抓住了最後的幸福。雖然生活清貧困苦,但她得到了善終,平靜地度過了餘生。


反觀婉容,她美麗活潑,聰明又有才華,最後卻被溥儀厭惡拋棄,落得慘死獄中的下場。到底是怎樣的人生經歷,使這兩個女子有了不同的結局呢?


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性格決定命運


1909年,文繡出生於北平方家衚衕錫珍府邸,蒙古族,她家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是真正的貴族。父親端恭曾任內務府主事,但父親去世後家道中落,文繡隨母親遷居花市,過上了平民生活。正是這段經歷,使文繡從小飽嘗人間冷暖,雖出身名門,卻沒有養成驕奢淫逸的習氣。


文繡8歲時,就讀於花市私立敦本小學。她天資聰穎,又極其勤奮好學,各門功課都很優秀,深得老師喜愛。小小年紀,性格文靜沉穩,在為人處事上很明事理。


而婉容出生於1906年,比文繡長三歲。郭布羅氏屬於達斡爾族,滿洲正白旗,也是一個貴族家庭。婉容的父親是內務府大臣榮源,是一位非常開明的人士,一向主張男女平等,所以婉容從小就接受了教育。


她不僅學習讀書寫字、彈琴繪畫,父親還專門為她聘請了一位美國女子教她學習英語,所以婉容從小就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相比文繡,婉容的生活環境優裕富足,家族地位顯赫,所受教育也比文繡更豐富。她容貌清麗端莊,性格活潑可愛,思想開放。但她在父親的寵愛下長大,不免養成了一些嬌小姐脾氣。


然而兩個青春靚麗的女孩子,卻因為遜位皇帝的那場大婚,而改變了人生軌跡。


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每個人只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當年溥儀選皇后時,拿鉛筆隨便一圈就圈了文繡。但端康太妃覺得文繡不漂亮,且家世不顯赫,不同意溥儀娶文繡,逼著溥儀選了榮源家的女兒婉容。但文繡已被選中,無奈之下13歲的文繡從皇后成為了妃。


入宮後的文繡並不受寵,溥儀經常冷落她,而婉容卻很得溥儀喜歡,他們年齡相仿,且都喜愛西方文化,似乎有更多共同語言。


婉容長期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覺得就應該一夫一妻制,而文繡的存在就成了她心中的芥蒂,常常有意無意地欺壓文繡,而溥儀也總是站在婉容的一邊。


面對冷落和欺壓,文繡顯得很平靜,她從不刻意去爭寵,小小年紀的她也還不懂得去反抗。每天按例給溥儀和婉容,及四位太妃請安問好。然後回到自己的宮殿,關上宮門,或刺繡,或教宮女識字,過著簡樸的生活。雖然太妃們和宮人對文繡的嫻靜有禮讚譽有加,但這並不能使溥儀對她青眼相看。她安分守己,不露鋒芒,靜靜地守著自己的宮門,過著自己的日子。而婉容絞盡腦汁,只想怎麼獲得溥儀的恩寵。


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努力抓住學習的機會,用知識武裝自己


雖然溥儀不待見文繡,但他還是為文繡聘請了一位女教師,專門教授英語。


面對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文繡很是興奮。要知道她在敦本小學只接受了五年的教育,就被選為妃走進了紫禁城,從此失去了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


文繡學習很用心,也很努力,進步極快,思想也隨之開放起來了。她開始接受了自由與民主的思想,覺得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她不依附於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丈夫溥儀。


她在學習的同時,也開始酷愛上了文學。既然自己不受重視,也不得丈夫喜愛,那就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


而這時候的婉容,享受著溥儀帶給她的寵愛,兩人忙著玩樂,交際應酬。溥儀也為她聘請了英文教師,相比學習,她似乎對怎麼獲得丈夫更多的寵愛更感興趣。


面對不公,要敢於抗爭


溥儀帶著一後一妃,在紫禁城安然度過了兩年的無憂歲月。


然而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溥儀驅逐出了紫禁城,宣佈皇室所有優待條件無效。


溥儀倉促中帶著一後一妃,逃離到了父親的醇王府,後又幾經輾轉,從張園遷居到天津的日租界靜園。


能走出紫禁城,對文繡來說是走進了一片新天地。可是靜園不像紫禁城那樣大,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宮門院子,她再也不能獨守宮門,過自己的小日子了。在這裡,她和婉容抬頭不見低頭見,矛盾很快爆發。


首先是婉容和溥儀住在二樓,而把文繡一人扔在一樓,甚至一度讓她和僕人同住。溥儀天天與婉容同進同出,日常進餐也不與文繡同桌,接待賓客,也只要婉容陪伴,逢年過節的賞賜,更是沒有文繡的份。文繡只好獨自吃飯,獨自上街,獨自悶聲過自己的日子。


婉容已經很受寵,但她還是不時挑起事端,讓溥儀責罵羞辱文繡。溥儀只要對文繡稍微示好,婉容就開始爭風吃醋。長此以往,連太監婢女也看不起文繡,或虐待她。


文繡整日以淚洗面,甚至用自殘的方式引起溥儀的注意。但她最終也明白,眼淚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哭鬧並不能讓丈夫公平對她,自殘更是愚蠢至極。既然眼淚不管用,她就要設法奮起抗爭,爭取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權利。


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自從溥儀逃離紫禁城,在多方勢力的哄騙下,就一心想要重振“祖宗基業”。從一開始與各路軍閥頻繁接觸往來,到後來慢慢投進日本人的懷抱,鄭孝胥鼓吹只有借日本人之手才能“復辟”,而溥儀也整天做著“復辟”美夢。靜園裡來來往往的日本人讓文繡開始心生疑惑。


婉容一向對政治不感興趣,她更喜歡怎麼找樂子玩耍,怎麼獲得溥儀的青睞才是她最在乎的。而文繡卻不同,年紀雖小,卻有極強的政治敏感性。她認為這些日本人不可靠,幾次力勸溥儀遠離他們,更要遠離鄭孝胥這些人。可是溥儀一心只想著他的美夢,對文繡的勸諫很是反感,最後竟對文繡心生厭惡。


天津的生活很是苦悶,剛開始婉容還能靠閱讀書籍,逛大街買東西消除苦悶。可是日子久了,她的孤獨寂寞越來越濃烈,最後竟然在溥儀的默許下,她漸漸抽上了大煙。在鴉片的作用下,婉容性情大變,對文繡更加看不順眼,處處打壓擠兌文繡。


可是文繡早已不是紫禁城裡的文繡了,現在的她接受了自由與民主的思想。雖然婉容貴為皇后,也不能對他人隨意辱罵欺壓,她文繡也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能任由他人欺負。於是文繡也不再低眉順眼了,開始與婉容爭鋒相對,與她爭辯維護自己的利益。


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把命運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這樣的生活過久了,無疑是在消耗一個人。文繡整日鬱鬱寡歡,她要及時止損。與溥儀婚姻生活不幸福是事實,與婉容關係緊張也是事實,況且溥儀整日與那些日本人你來我往,這無疑是極其危險的。


僅僅只是在言語上奮起反抗是不夠的。好在文繡的妹妹文珊,走進了她的生活,文珊的到來給文繡帶來了生機。後來文繡表哥的女兒玉芬也來到了她的身邊。她們向文繡宣揚,現在是民國時代,男女平等,溥儀也不是皇帝了,他也要守法,既然婚姻不幸就跟他提出離婚,他不同意就寫法律文書告他,要求給贍養費。


於是文繡在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下,做了一件古往今來都沒有人做過的事,妃子休皇帝,她一紙狀告文書把溥儀送上了法庭。起初溥儀對於上法庭是很恐懼的,堅決不同意離婚,文繡也受到各方勢力的批判,可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逃離樊籠。她堅毅果敢,誓要把離婚進行到底。這時候的溥儀一心只想趕緊去東北,在不想繼續消耗下去的情況下,同意了離婚,並支付了文繡五萬元贍養費。


這次離婚,被稱為“刀妃革命”。至此,文繡終於獲得了真正的人格獨立,她的人生也有了一絲希望的光亮。而等待婉容的將是未知的深淵。


她們同為末代皇帝的女人,一個慘死獄中一個得以善終,為何?


只有獨立自主,才能獲得真正的重生


離婚後的文繡,沒有拿著五萬元享受生活,她知道自己不能坐吃山空,更不能做一個寄生蟲,應該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文繡放下昔日皇妃的身份,當了一名小學教員。能夠呼吸到自由的空氣,文繡感覺心情特別舒暢。後來,文繡又在北平買下一座房子,與妹妹文珊長期過著平靜安寧的隱居生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文繡經友人介紹,在華北日報社當了一名報紙校對員。她才學出眾,對工作認真負責。領導出於關懷,把她介紹給了國民黨少校軍官劉振東做妻子。婚後兩人相依為伴,文繡也終於過上了圓滿的家庭生活。


自從文繡與溥儀離婚後,溥儀就開始厭惡婉容了,認為都是婉容的欺壓,才導致文繡的出走。婉容愈加苦悶,終日以吸食鴉片度日。1931年底,婉容緊隨溥儀其後,被川島芳子偷運到了東北。


而此時的溥儀已成為日本關東軍的傀儡,婉容更是受到日本人的監視。面對日本人的欺辱,婉容幾次決意出逃,甚至求助中國外交官顧維鈞,可是每次都不得成功。幾次出逃不成,婉容心灰意冷,加上溥儀對她的冷淡,使她的煙癮越來越重,最終她走向了自我毀滅,直到精神失常。日本戰敗後,溥儀出逃時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她,最後她被逮捕,慘死獄中。


文繡後來雖然過著清貧困苦的日子,但她好歹擁有一個完整圓滿的家,相比婉容,文繡要幸運多了。曾經兩個鮮活的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裹挾著前進。這樣不同的人生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