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聊聊肝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的区别

最近碰到好几个网上咨询的朋友,患者都很年轻,既往没有肝炎病史,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都是查体做B超提示肝血管瘤可能,前来咨询。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聊聊肝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的区别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聊聊肝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的区别

今天我们就聊聊肝血管瘤和肝血管肉瘤到底有什么区别。


肝血管肉瘤和肝血管瘤的区别?


首先,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是良性的,而肝血管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是恶性的。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聊聊肝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的区别

尽管两者都起源于肝脏的血管内皮细胞,均称为肝脏间叶来源的肿瘤(间叶是相对于上皮来说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癌,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其次,肝血管瘤常见,肝血管肉瘤不常见。


据估计,肝血管瘤的患病率约2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体检发现肝血管瘤。而肝血管肉瘤仅占肝原发性肝肿瘤的0.2%。


第三,两者的常见发病人群不一样。


60%-80%的肝血管瘤是30-50岁的患者,多为女性,病因可能与激素相关。而肝血管肉瘤好发于男性,年龄多超过60岁,致病因素可能与长期接触氯乙烯、二氧化钍胶体、砷化钾、辐射等有关。


肝血管肉瘤有哪些特征?


肝血管肉瘤作为罕见的肝脏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误诊率较高。患者可表现为腹痛、乏力、黄疸、腹水和体重减轻。


同为恶性肿瘤,它没有肝细胞癌的常见特征,如患者多没有肝炎病史,血清中肿瘤标记物如甲胎蛋白(AFP)也多正常。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聊聊肝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的区别

腹部CT或核磁影像学检查虽呈恶性肿瘤表现,但不具有典型特征,常表现为多个边界不清、大小不一的结节,这些结节呈海绵状,可见出血和坏死,常累及整个肝脏,需要与肝癌、肝脂肪肉瘤鉴别。肝血管肉瘤的确诊主要靠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


肝血管肉瘤的恶性度极高,进展迅速,经常会很快转移至脾、淋巴结、肺、骨和肾上腺,因此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肝衰竭和肝脏破裂引起的腹腔内出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因肝血管肉瘤非常罕见且对放疗、化疗皆不敏感,治疗措施非常有限,主要依靠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处理原则与肝癌相同。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聊聊肝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的区别

手术后可以联合放疗或化疗来预防复发。此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血管肉瘤也有部分效果。

因此,血管肉瘤尽管只比血管瘤多了一个“肉”字,性质却完全变了,其恶性程度甚至比肝癌还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确实要对该病提高警惕。


但警惕不代表不考虑疾病的常见发病特征,把罕见病当成常见病,把良性病当成恶性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建议大家还是应该遵从疾病发展的客观事实和规律,精准诊断,规范处理。

#肝血管肉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