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文官為什麼這麼“剛”

大家好,閒來無事聊聊,今天咱們聊聊明朝的大臣為什麼都不怕死,都要“文死諫”。說起死,那大臣為進言而死,那就不得不提杖刑。

明朝的文官為什麼這麼“剛”

杖刑本是封建王朝的一種刑法措施,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全稱五刑之一。被打者往往是屁股開花,血肉模糊,三月都下不了床;結果到了明朝後,挨杖刑反而成了一件光榮的事情。因為大臣們被打都是由於犯顏直諫惹惱了皇上,因而被打後會博得一個“諍臣”的好名聲,從而得到升遷機會。

明太祖朱元璋是將廷杖踵事增華、發揚光大的人。第一個挨廷杖的是茹太素,慶幸的是保住了命;而第一個被當場直接幹翻的是永嘉侯朱亮祖。永樂皇帝朱棣不喜歡這種費時費力的做法,就喜歡痛痛快快的砍人,因此廢而不用。到了明英宗時又恢復了。

明朝杖廷開始時還是隔著衣褲打,到後來就直接脫下褲子開掛了。根據萬曆朝首輔大臣朱國楨筆記《湧幢小品》記載,“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綿底衣重氈迭帊,示辱而已,然猶臥床數月,而後得愈;正德初年,逆瑾用事,惡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就是說,在成化之前的廷杖,更多的是對受杖者進行羞辱,打的時候還要墊上棉衣氈毯之類的東西,儘管這樣,也要臥床數月才得癒合;正德以後,宦官劉瑾用事,痛恨朝中反對的大臣,便借廷杖加以重懲,不僅沒有了墊屁股的東西,而且還要脫了褲子打,因此打死人的情況時有發生。

集體受刑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正德十四年二月,明武宗借“祀神祈福”之名打算南下游玩,結果大臣們知道後開始紛紛勸阻,兵部郎中黃鞏、翰林院修撰舒芬等人紛紛上疏諫阻,這下惹得武宗大怒,傳旨將所有進諫臣僚施以廷杖。結果黃鞏、舒芬等146人被集體廷杖,當場杖死11人。

明朝的文官為什麼這麼“剛”

而嘉靖三年的“左順門案”更是轟動一時。起因是正德帝死後,由於無子繼承,他的堂弟朱厚熜被立為皇帝,按照祖制,朱厚熜必須過繼給正德帝的父親弘治帝為子,稱弘治帝為父親,稱自己的父親為叔父;但朱厚熜又是一個孝子,他死活都不肯,堅持稱弘治帝為皇伯父,並想把自己的父親興獻王追封為皇帝,這在明朝顯然是違反祖制。於是朝臣們多數認為必須加“本生”以示區別,方符合祖宗之制,而世宗卻堅決要去掉。於是君臣雙方各不相讓,引發尖銳衝突。為逼迫皇上改變主意,尚書金獻民、翰林院學士豐熙等220多人一起伏闕於左順門進行哭諫。嘉靖皇帝聞訊大怒,下旨將豐熙等五品以下官員134人施以廷杖,結果當場丟翻17人。

按理說遭受廷杖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而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打屁股又是一種對人格的侮辱,然而由於這件事與面折廷爭、直言敢諫相聯繫,一打就成名了,因此時間一長臣僚們便不再覺得它難堪,反而把它當成了一種榮耀。比如理學家魏良弼就屢遭廷杖而毫無懼色。魏良弼曾任嘉靖朝刑科給事中、禮科都給事中、太常少卿等職,因直諫而屢遭廷杖,但他越被打言辭越激烈,史載他在三年中因廷杖而“膚盡而骨不續”,卻一點沒有收斂的意思,因而“直聲大著”,社會輿論對他給予了普遍的讚賞與鼓勵。清史專家孟森先生說:“明之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傾慕,此猶太祖以來,與臣下爭意氣不與臣下爭是非所養成之美俗。

明朝的文官為什麼這麼“剛”

看過《萬曆十五年》的都知道,書中的海瑞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代表,抬著棺材上諫書,被史家稱為“批逆鱗”。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明朝大臣這種不怕死的精神呢?在我看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明朝儒學文化發展到巔峰,教化作用強大

到了明朝,程朱理學的獨尊地位被確立起來,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也成為明朝科舉考試的教科書和標準,可以說明朝士人都是受程朱理學的教育長大的。程朱理學以下兩點對士人的氣節影響很大:

程朱理學強調人的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與品德修養。把愛國憂君、誅亂討賊、大一統等大經大法和忠孝信義等道德規範納入程朱理學理論的框架,這些被看做人們天經地義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和理想信念。士人由於受到忠孝信義的教化,就有一種“正義在我”的自信,敢於同掌權者對抗。

程朱理學強調人的社會感和歷史責任感。教化士人應該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甚至於為國捐軀、為民請命。思想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也正因為程朱理學對於明朝官員的個人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才使他們有強烈的氣節,可以為國家、為心中正確的主張捨身成仁。

二、明朝制度的特點,使大臣受到尊重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建立的。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翻閱史書,發現內閣制的一些特點對於明朝大臣敢於死諫的現象有些影響。

明朝內顧制頗有民主化因素。英宗以後形成的首輔制度,由首輔做最後決定。就票擬進行商討時,各殿大學士皆可參與意見,不僅減低了獨相時期宰相的獨裁機會,也放寬了對各級官僚的限制,形成了一個相對開放的討論氛圍。

明朝的文官為什麼這麼“剛”

內閣制權利過大,閣臣受一定程度的尊重。最典型的就是楊廷和與張居正。在楊廷和時期,內閣大權幾乎能與皇權平起平坐,作為三朝輔臣,楊廷和率領文人集團與明世宗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禮議”,這是明朝歷史上內閣與皇帝的第一次分庭抗禮。

還有明神宗時的張居正,一面作為皇帝的老師,一面掌權十年,使皇權被閣權深深壓制。自宣德內閣漸尊以來,大學士有忤旨不可施以廷杖的慣例。據杜乃濟《明朝內閣制度》統計,一百七十名大學士中,獲罪的只有二十八人,約佔一層半,可見其地位相對較高,頗能直言。

三、明朝士人不重眼前之利,重視青史留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這句話似乎是古代讀書人對於死的其所的一個目標。古代讀書人大都追求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經過儒學教化的明朝官員,對於眼前的富貴大多是蔑視的,他們更重視的是名聲,是史書對自己的褒貶。比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楊慎。

在“大禮議”的紛爭中,楊慎鼓動眾官說“萬世瞻仰,在此一舉”。同年進士200多人,在金水橋、左順門一帶大哭,反對皇上隨意逮捕朝臣,把生命置之度外。激奮昂揚地說:"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嘉靖皇帝大怒,下令把他們全部逮捕下獄,處以廷杖。楊慎在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的時候被廷杖一次。十日後,又廷杖一次,差點死去。然後被充軍雲南永昌衛。

四、言官制度完善,廣開言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維護君權專治,建立了一套中國古代最為完備的監察制度,包括督察院系統和六科系統。客觀說來,明代言官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人數最多、組織最完備的監察隊伍,一般都在200多人左右。朝廷非常看重言官的人選,往往要從新科進士中選拔最優秀者充任,因此言官們的道德素質都非常高。

言官發現皇帝“所行有未合理,亦當直諫,勿有所顧避”。規定給事中“凡政令得失,軍民休慼,百官邪惡,皆得言之”。御史的職責也在於“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每當國家在一些方面的治理出現錯誤的時候,言官們往往要“條陳時弊”以提醒皇帝。如果皇帝聽了卻沒采取什麼措施,那麼言官們就要“捨身以諍”,為此不惜批逆鱗。

明朝的文官為什麼這麼“剛”

五、明代文集團控制輿論控制輿論

明代政治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輿論權和政治權的分離獨立。在明代的輿論看來,一個官員如果被廷杖就說明著他敢於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敢於堅持自身原則,敢於與皇帝對抗,就算因此而受到懲處也在所不惜。這種不怕強權、堅持自我的精神當然就是值得讚賞的行為,自然就是“天下以為至榮,終身被人傾慕”了。

而皇帝廷杖了大臣,輿論這方面肯定就會給出一些不好的評價,比如說,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都被輿論醜化了。輿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個人說不在乎名聲,那是不可能的。皇帝也是人,也在乎名聲,怕被醜化。所以有些時候面對大臣的勸諫,就要能忍則忍,表現出一副大度,廣開言路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