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幹不過特斯拉,哪兒出了問題?

最近發現一個新潮流——很多前兩年被傳統車企攬入旗下的科技互聯網人才,紛紛「迴流」,離開傳統車企跳回新造車企業,或者乾脆要脫離汽車圈。


我自己身邊這樣的案例就有好幾個了,我很好奇傳統車企的革新遇到了什麼問題?


傳統車企造新能源車曾經被寄予厚望,當時有不少觀點認為,一旦傳統車企造新能源車,除特斯拉之外,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要「涼涼」。


但現實是,這些在資本、產能、供應鏈管理和技術積累方面都有先天優勢的傳統車企並沒有「碾壓」造車新勢力,從實際的銷量數據上看,傳統車企在經歷了最初的興奮之後,好像在新造車上並沒有什麼斬獲,這個領域,依然是特斯拉「一騎絕塵」。


為什麼會這樣?最近我和一些汽車行業的朋友聊了聊,他們看來,傳統車企做不好新能源車,有可能從最底層的思維認知上就是錯的。


傳統車企為什麼做不好新造車?


在傳統車企眼裡,造車是一件極其嚴肅且複雜的事情。


首先,和普通的消費級產品不同,汽車是一個生命週期長達 10 多年,可以以 100 公里/小時的速度載人在路上飛奔的大傢伙,這讓安全性成為汽車行業優先考慮的因素,為了避免出現任何質量問題,上百年來,傳統車企形成了極其謹慎的研發生產風格。


這是傳統車企一直對外講述的「嚴謹邏輯」,你可能已經聽他們說過很多遍了。但其實這只是一個維度,真正重要原因他們都沒說。


由於汽車行業涉及非常複雜的供應鏈體系。現在大部分主機廠只開發生產汽車整體平臺架構和車身結構件,包括少部分動力總成(指車輛上產生動力,並將動力傳遞到路面的一系列零部件組件,包括髮動機、變速箱、驅動軸等),其他都外包給大型零部件供應商,大型零部件供應商則繼續發揮外包的理念,將非關鍵技術和小零件再外包給二級的小型零件供應商。汽車廠商逐漸成為一個平臺集成者的角色。


為了管理如此複雜的產業鏈和業務鏈,統領數百家供應商同步開展工作,傳統車企開發了一套非常嚴密的認證體系和開發管理流程,輕易不做改變。


這兩個特點,讓傳統車企逐漸形成了非常獨特的氣質,那就是極度嚴謹,習慣漸進式發展。換句話說,這就是所謂的「慣性」。


傳統車企幹不過特斯拉,哪兒出了問題?


而這種思維定勢一直延續到新造車領域。一位汽車行業的朋友告訴我,中國傳統車企做新造車,最大的問題就是習慣了「集成」的思路,在他們看來,新造車就是在原有車體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軟件功能,但大部分車企都沒有足夠的軟件能力,走的是「集成」路線,再把這些軟件集成到一個車載系統中。


這本身會帶來軟硬件「兩張皮」的問題,而且因為不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整體建設起來的,總會讓人覺得體驗不順暢。


這種「集成」的思路在原先的體系裡是沒問題的,但是到了新造車領域可能就行不通了。


為什麼呢?我們可能還要回到一個更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新造車到底「新」在哪裡?


汽車的革命在電動還是智能?


一般來說,新造車有兩個著力點:一個是電動化,一個是智能化。


電動化是汽車動力系統的升級,也就是從原先的燃油車轉型到電動車。出於環保方面的考慮,各國都積極推動燃油車的轉型,從政策支持、財政補貼等各個方面推動新能源車型的發展。相比氫能源等其他新能源類型,電動技術成本最低、發展最成熟,因此各大車企轉型的重點都集中在電動汽車上,包括大眾、奧迪,國內的上汽、北汽在內,各大主流車廠幾乎都有自己的電動車型。


與燃油車相比,電動車有不少顛覆式的改變,最明顯的就是汽車結構極大簡化,燃油車需要燃油機、變速箱、渦輪等 N 多複雜零件整合在一起,對電動車來說,未來這些零部件都有可能被淘汰,這使得汽車的生產週期、生產難度大幅度下降,未來車主可以像組裝臺式機一樣,更自由地升級汽車的核心零件和固件,甚至可以 DIY。


但是電動化只是汽車硬件體系,也就是機械系統的升級,對消費者來說,其本質屬性沒有變化,還是一個交通出行工具。


什麼是汽車的智能化呢?2 月底,發改委聯合 11 部委印發的《智能創新發展戰略》為智能汽車下了一個明確的官方定義:智能汽車是指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等裝置,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自動駕駛功能,逐步成為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的新一代汽車。


從這個定義裡我們可以看到,屆時汽車將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而是成為一個可移動的、除了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人將從駕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說複雜的點叫智能,說直接點其實就是兩個字——好開!


在這個基礎上,汽車才有可能成為各種服務及第三方應用的平臺或者入口,從而成為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人可以在車內隨時與辦公室、家、公共設施相連,可以娛樂、社交、工作。當然,這個夢想還遠得很。


換句話說,智能汽車首先要改變汽車對人的工具體驗,並最終改變汽車的屬性,重構人和汽車之間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看,「智能」才是新造車最關鍵的「底色」。


為什麼很多車企意識不到這一點,把重點放在「電動化」上,甚至在智能化上「掩耳盜鈴」呢。我看到不少傳統車企的新車型,能聯網就說自己有「智能」,有倒車輔助、車輛偏離這些就算 L2 級別的自動駕駛……這些只不過是在傳統汽車基礎上進行的簡單升級,遠遠沒到可稱之為「智能汽車」的程度。


這不僅僅是他們的宣傳策略問題,很可能是認知的問題。


其實真正的智能化是汽車軟件體系的升級,帶來的汽車體驗的升級。比如特斯拉通過自動駕駛首先改變了駕駛的體驗,這一點全球就很難有超越的企業。而接下來重新思考汽車內的交互,這就更是一個還需要探索的無人區了。


這些顯然不僅考驗車廠的硬件整合能力,還要綜合考驗車企對軟件+軟件的核心能力,汽車必然將會成為一個軟硬一體,類似電腦和手機的「巨型終端」,這不是靠傳統造車的系統整合,就能輕易實現的。


歷史都是押韻的


要想理解今天的汽車行業,我們可以回到 10 年前的手機行業類比來看。


2007 年蘋果發佈了第一代 iPhone,開啟了從功能機向智能機過度的新時代。過去對消費者來說,手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各個手機廠商之間拼的是可靠性、耐用度和成本。


而智能手機剛出來的時候也是有路線爭議的,比如蘋果的成功到底是觸摸屏的路線成功?還是「萬能個人計算中心」的成功?對於這件事的理解,就類似於現在新造車到底核心是「電動」還是「智能」的不同判斷。


如果判斷是「電動」,那只是一種硬件方案的升級,看起來確實是傳統企業有機會反超。但如果是「智能」,那麼可能就要看看智能手機出現之後,手機是如何成為一個集通訊、娛樂、休閒、工作於一體的可移動式微型計算機的,蘋果是如何不止是靠硬件和參數,而是「硬件+軟件+生態」的綜合體驗引領世界的。


傳統車企幹不過特斯拉,哪兒出了問題?


這個時候,需要憑藉軟件+硬件+服務的「鐵人三項」,甚至最終需要像蘋果那樣,從核心芯片到軟件操作系統,再到創新技術功能都自己來一體化打造,而不是用傳統的供應鏈思維做「拼接」。


當今對於智能手機時代沒有跟上新思維的諾基亞,就是這樣最終倒下的,即便諾基亞也出了觸摸屏的手機,但是它永遠沒機會進入智能手機時代的大門。


現在同樣的事情看起來正在汽車行業再次上演。


對習慣了工業化思維的傳統車企來說,這些都是很大的挑戰。傳統車企先天具備的資本、技術、供應鏈管理等強大的能力,在新造車領域很可能並不能直接「複用」,反而受制於根深蒂固的思維慣勢。所以傳統車企現在確實應該看清楚了,很有必要摒棄之前的「迷之自信」。


商業世界裡,沒有一個新時代,是「老傢伙們」加把勁兒,就能輕易跨越的。從顛覆自己開始進化,永遠是「跨時代」這件事最大的考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你是一位創業者,歡迎關注「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這是去年我和順為資本週航一起前牽頭組織的早期創業者孵化訓練營。在真實的創業環境裡,聽到項目真實的意見反饋,在前沿社企業家教練的陪伴下,獲得更先進的思維方式,更科學地進行創業,還有機會通向路演拿到投資。歡迎你掃碼瞭解詳情


傳統車企幹不過特斯拉,哪兒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