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在B站收到了一条关于“胃下垂”的留言,觉得这个在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可以拿来写一写。


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胃下垂不是病


胃下垂,顾名思义是指胃的位置发生下移,是一种解剖状态。


在你站着的时候,胃的最低点会达到肚脐以下的比较低的位置。


轻度的胃下垂可能不会表现出症状,也不用治疗,实际上,它也并没有被定义为一种疾病。


有胃下垂的人,不少也会伴有胃蠕动减缓、食物排空时间延长和消化功能降低,出现胃部胀痛、食欲减退、呕吐、便秘等症状。[1]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可能并不是胃下垂导致的

,而更可能是其它的一些疾病造成的,这时候应该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疾病,及时治疗。


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站着吃饭不会胃下垂


常常听到有人说,“站着吃饭会胃下垂”、“吃完饭立即走动会胃下垂”,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依据。


胃下垂主要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韧带功能减退、腹肌松弛、腹内压下降,无法对胃进行正常支撑所造成的。


看看“肌肉”、“韧带”这些关键词,再想象你站着和坐着吃饭时消化道的位置,显然站着并不会造成多大影响(趴着、蹲着吃饭倒是会有压迫)。


只要食量正常,健康的肌肉和韧带还是能够支撑进食时胃保持在稳定的位置的。


但已经有胃下垂的人,症状确实可能在站着吃饭以及饭后活动时加剧时加重,因为肌肉和韧带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支持功能。


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相比之下,经常暴饮暴食,使胃承载的重量增加,胃部长时间有食物滞留,更可能导致胃下垂。


过于体弱消瘦、长期卧床、或随着年老导致的肌肉、韧带功能消退,是胃下垂的常见原因。


另外,多次妊娠、或进行过腹部手术,也会增加胃下垂的风险。


这些人要小心


上面已经提到,纤细消瘦、缺乏锻炼、长期卧床的情况,以及中老年、经产妇,会有更多的胃下垂风险。


但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习惯,让年轻人也面临胃下垂的威胁。


在去年的一篇分析了20名胃下垂患者的论文中,患者平均年龄只有31岁,最年轻的患者只有24岁。[2]


怎么预防、改善?


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胃下垂也是可以预防和改善的。


饮食上保证营养,注意不要出现消瘦,以及不要暴饮暴食。


运动上,针对腹肌力量差的问题,可以进行相应地锻炼。


纠正消瘦


建议大家如果目前BMI在18.5以下,还是要及时地补充营养,均衡饮食,保证热量。


一般的年轻人也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最好能规律饮食。


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日常饮食


伴有轻微症状的胃下垂注意日常的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营养均衡即可,同时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胃部不适。[1]


胃下垂高发于老年、消瘦、体型瘦长的人群,肌肉对胃部的支撑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热量摄入,支持肌肉的功能。


但高蛋白质的食物也是可能加重胃部的消化负担的,要注意选择质地细软、同时脂肪含量较少的高蛋白质食物,牛奶、鸡蛋羹、鱼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是消瘦老人,出现了腹胀、反酸等等症状,同时伴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完全可以补充一些蛋白粉。


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饭后多久可以运动?


此外,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和状态,选择饭后运动的时间。


一般来说不建议在饭后半个小时之内进行剧烈的运动,而饭后一个小时就已经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训练了。


饭后两个小时正是血糖的高峰,这时候你有充沛的能量去运动,是锻炼得非常好的时机。


针对性训练


此外像是腹式呼吸、腹肌训练、腹部的一些按摩等体育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有一些研究显示,可以使胃下垂的程度缩短一厘米以上。[3]


考虑到高危人群可能本身身体比较弱,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最基础的平板支撑、俯卧撑,甚至更简单的仰卧抬起双腿、隔空蹬自行车都会有一些帮助。


如果相关的症状比较严重,你也应当在相应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服用一些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