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艾滋病恐懼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這是一篇心理科普類文章。

這周是四月第一個周,國內的疫情風暴已經接近了尾聲,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當歐美髮達國家疫情風聲鶴唳的時候,我們才能感慨到自己國家的偉大和所處於中國的幸福。同樣一年一度的愚人節也在這周,西方愚人節的宗旨是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捉弄下對方產生歡樂。然而作為艾滋病恐懼症的恐友們,卻長期被網絡上的錯誤的知識和方法誤導愚弄,產生很多偏執的思維,很多並沒有強迫意識的人就是在恐艾過程中不斷被暗示和誘發,最終成為強迫症患者。另外,錯誤的結論觀點也讓很多小白恐友失去了最佳脫恐干預階段,最終變成了一名頑固不化的老恐友,反覆在網上研究艾滋病症狀,艾滋病窗口期等等。希望被網絡愚弄了很久的恐友們,能夠堂堂正正的挺起身板,在愚人節做一個聰明的捕“愚”者。


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艾滋病恐懼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上萬案例形成的恐艾干預經驗


如下老師就簡單羅列恐艾的九大錯誤,希望能夠糾正恐友的一些認知。

第一,只要身體產生了症狀,就說明有可能和艾滋病相關了。這個可能是目前在網絡上最常見到的觀點,無論是醫學APP,還是普通的文章,大概都有類似的暗示。如身體出現症狀,其實就代表了艾滋病開始出現了。如發熱出皮疹,那可能就是艾滋病開始讓身體崩潰了。很多恐友其實本身也並沒有高危,偶然身體出現一些症狀,通過網絡一搜,結果告訴她的是這個症狀有可能和艾滋病有關。本身這句話在醫學上沒錯,艾滋病導致免疫崩潰,什麼症狀都有可能與之相關。但是搜索者是想針對自己的症狀找原因,結果反推到艾滋病,嚇得夠嗆,嚇得三觀盡毀。艾滋病離我原來這麼近,為什麼以前我不好好重視?當這樣的後悔和自我攻擊產生以後,伴隨著情緒而來的就是大量的心理暗示和假設。心理被網絡信息這麼一刺激以後,更多類似艾滋的症狀就開始出現了,這就是典型的恐艾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第二,行為是判斷是否存在艾滋病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刨除了行為,每天在網絡上為艾滋病窗口期和艾滋病檢測準確率爭得面紅耳赤。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寫了很多篇關於最新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這個基本集中了整個國內的主流說法和言論。但是作為艾滋病窗口期的前置條件是具備高危風險,如果一個艾滋病恐懼症患者都沒有形成高危行為,那又何談艾滋病窗口期呢。諸如有恐友反應他在廣州地鐵上被一個黑人看了一眼,就開始恐艾,如果的確想檢測獲得一個相對安全信號就行了,他可以任意時間去醫院疾控進行檢測。然而網絡上有人建議他兩週購買四代試紙檢測下,四周和六週再各自檢測下,顯然這個是將艾滋病窗口期置換成了艾滋病排除的必然標準。這是錯誤的,行為風險分析永遠是最重要的基礎,沒有傳播途徑,去探討艾滋病窗口期沒有任何意義。

第三,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如果不懂,就把自己先變懂再說。所以,很多受到艾滋病信息刺激的人群就拼命在網上去搜索各種艾滋病知識,覺得我要是把艾滋病知識點統統掌握了,那我就肯定不恐了。但是脫恐大概需要是構架三個方向,艾滋病知識僅僅是脫恐其中一個方向,最可怕的是,網絡上所能搜索到的艾滋病知識都是準確客觀和合理的麼,至少目前來看,大約有一半都不正確。

而作為一個艾滋病相關信息的小白,一個壓根從來就沒有認真學習過醫學或心理學的新人,從一開始接受的知識都是錯誤的,但又是最容易將這些新知識吸收的,往往受到的反噬已經很深。就像一個恐友最開初就看到說艾滋病會導致腸胃炎,這個刻板印象就形成了,但凡自己以後吃什麼東西有點腸胃不適,就開始絕望地認為自己中了艾滋病。其實,艾滋病引起的腸胃炎症在前期非常少,但是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思維就一直干擾了他的正常認知,甚至還讓他越陷越深。包括現在在看文章的很多恐友,不也是因為自己在網上到處看知識點看的太多,才讓自己越來越恐的麼。


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艾滋病恐懼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實地防艾工作


第四,網上常有十五分鐘保證脫恐的說法,事實上這個是極個別售賣艾滋病試紙的從業人員的宣傳語,如果是輕症恐友,配合合理的認知以及精純化的知識,刺激度不強,恐懼時間不長,通過艾滋病檢測樹立相對安全信號,在短期可以獲得一個愉悅的安全支撐,繼而選擇逃避,如果再沒有新的刺激下,也許很長時間都不會再恐。但是逃避並不是解決恐艾的根本性辦法,就像一個人對蛇恐懼,看到蛇會出現軀體化反應,選擇逃避離開動物園恢復正常,那麼他就消除了對蛇的恐懼麼,如果下一次再看到蛇,又會有怎麼樣的反應呢。

同樣對於恐艾的恐友,一定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是暫時眼不見心不煩,還是在基於對於未來不可控的因素時,自己都能有一個比較有效的對應方式。另外,對於長期恐艾的恐友,特別是受到深度網絡混雜信息刺激的恐友,並且有了多次檢測,對檢測一方面過分依賴,又過餘麻木的恐友,基本上都是恐了多久,受到了多少刺激,那麼對應的也就需要多少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去彌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遭受的刺激在沒有產生泛化以前,基本類似於能量守恆,挖過多大的坑,對應也是需要多少的土方去彌補和修復。如果我們總是貪圖所謂的捷徑,忽略客觀辯證及量變產生質變的規律,很容易陷入一種落差感,影響我們真正的脫恐信念。

第五,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叫一入網絡深似海,從此理智成路人。網絡最大的優勢是手機帶來的,手機人手一部,隱私性極好,非常便利,有什麼不懂通過手機進行搜索非常的方便,很多人也就養成了手機搜索的習慣,對於一些自然科學的問題,可能去參考一些點也沒有問題,而且大家還有基本常識去判斷。比如看到網絡上說有一隻狗會說人話,那麼大家按照常識的思維也能夠判斷真偽。但是對於一些有技術含量的科學,特別是醫學,這個大部分人沒有辦法去一下子做出客觀的判斷,只能靠感覺。但是這樣的感覺很容易被網絡多重暗示導致認識出現偏差。

典型的關於艾滋病在空氣中存活多久,艾滋病窗口期多久,艾滋病傳播途徑怎麼樣等等。大家本來是想通過網絡獲得安全信號,但是實際上網絡上將大家都最終引導到了產品購買上去了,恐艾干預中心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裡,沒有說看過任何一個恐友在網絡上越搜越好,反之,越搜心理衝突越矛盾,越搜越難以脫恐。最簡單的例子是,2009年中心剛成立那陣,手機上網還很難,那時候的恐友可比現在少多了。這難道是因為最近幾年大家的精神壓力才變大的麼,顯然不是,而是在網絡上吸收了太多自己都無法辨認真偽的毒素,影響了心理健康的發展和脫恐進程。我們中心恐友大部分脫恐都很成功,除了有定製的方法,最主要的很多都已經不再如浮萍一般在網上閒逛和亂搜索了。


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艾滋病恐懼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卸下心靈的面具有助於脫恐


第六,為什麼一恐艾以後身體就變差,很多人就因此認為這種變差的原因是艾滋病感染導致的。這也是非常大的一個錯誤,艾滋病感染的初級階段,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明確的傷害。只是很多人覺得既然艾滋病毒攻擊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受損那麼產生症狀很正常啊。實際上,免疫系統遭受艾滋病毒的侵襲是一個逐步受損的過程,基本上是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才逐步顯現。像有的恐友才剛高危幾天,幾周,身體症狀一大堆,那都不是艾滋病引起的免疫崩潰反應。

的確,這些症狀是由於免疫問題導致的,不過其原因是心理受到極大的刺激傷害產生的神經免疫反應,神經性免疫紊亂的速度不定,對於一些心理素質不高的人,會在極短時間導致出現身體軀體化的症狀,艾滋病感染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明顯大量的症狀。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是突然面對一個重大事件,如大考,或者上臺演講,很多人要麼就會肚子痛,要麼就會上臺腿腳發抖面紅耳赤。這就是比較典型的身心障礙,身體和心理本來是一體的,只是我們恐友們受到心理暗示,再加上網絡誇大症狀,最終就將所有問題歸為了自己做了錯事,而導致感染了可怕的疾病。

第七,艾滋病感染是一種生理疾病,而艾滋病恐懼症是一種心理疾病。生理疾病可以直接通過艾滋病防治專家進行評估治療,而心理疾病則需要擁有相關知識體系或經驗的心理醫生來進行評估治療,最典型的就是恐艾症目前最佳的方案就是找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心理醫生或諮詢師進行干預,其效果是最佳的。這裡的錯誤是,很多恐友將這兩者混合為一塊,導致自己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拼命反覆強制抱著艾滋病防治的醫生不放手,非要醫生用自己的生命和名譽去保證,以此滿足其認為可以獲得安全信號的心理需求,這個顯然被我們認為是非常不合理的。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艾滋病恐懼症表現出來的更多是臨床心理方向的反應,只是借了艾滋病的殼,這種類似於恐狂症,恐癌症等等,不過是找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實際上最大的問題而是在於自己怎麼去看待和想。所以恐友們一再非常執念於讓艾滋病防治醫生來治療恐友們的認知心理,我們認為是一件非常難為醫生的表現。畢竟大家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是覺得自己是感染者呢,還是覺得自己是恐友呢。如果是前者,那麼就請找感染科的醫生,如果是後者呢,那麼就請找專業擁有防艾經驗的心理干預醫生。

第八,網絡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另外因為很多恐友慌不擇路,見人就問,最終導致了很多不正常的現象。一個未成年人,這肯定是零零後,第一天在恐艾干預中心官方群諮詢穿衣服會不會感染艾滋病,第二天就以專家的身份在網上回答其他恐友的恐艾疑問了。還有恐友為了讓別人相信自己是醫生,故意買一件白大褂帶著口罩,開視頻和別人溝通,希望通過小聰明增加對方的信任,事實上作為一個醫生,不在工作崗位上很多都不喜歡穿白大褂,這印證了沒有的拼命想證明自己是,反而是的並不會想這樣去證明。類似烏龍事件在網絡上層出不窮,這嚴重影響了恐友的正常脫恐。

​我們能夠理解大家為了脫恐特別焦慮,但是這樣的焦慮導致您越是想趕快好,結果卻往往不遂人願。恐友自己通過網絡自學,沒有一個醫學心理學的基礎,而且自己心理也不穩定,畢竟穩定的心理也不可能變成恐艾症的恐友,那麼去指導別人,這個意義有多大呢,可能充其量就是一個安慰的成分,而且還極有可能按照自己喜好說得自相矛盾導致恐友們受到二次傷害。這也是建議大家在進行私下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對方叫啥名字,在具體哪裡工作,彼此的瞭解和熟悉是脫恐一個極為重要的基礎。這個可以以恐艾干預中心網站的師資介紹和照片作為一個標準模板的參考。

第九,很多恐友一直在思考自己為什麼以前不恐艾的時候,日子過得雖然平平淡淡,但是人生有聲有色,自己對未來是充滿了信心,而且,自己從來都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心理問題。所以,當現在處於恐艾症焦慮驚恐發作期間,就覺得這個肯定不是心理問題,就是艾滋病感染的前兆或暗示。也許,很多人在經歷恐艾刺激以前,相對穩定,但是這個並不能說明心理就一定健康。心理按照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前者能夠被我們感知得到,後者被我們感知不到,但是它也是存在的。正是這個存在讓我們產生了很多為什麼,產生了很多對萬一的疑惑。

當然,這並不能說每一個恐友的心理都非常嚴重,真正讓大家受到身心傷害最大的,就是網絡。如果不是網絡,就算有一點點心理問題,有個風吹草動產生了的刺激在自我平衡能力下,也就扛過去了,並且沒有轉化為意識衝突,這個時候並不會感受到很大的恐懼體驗。反而因為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網絡中,每天上網到處瀏覽信息超過十幾個小時。看著別人的驚恐的恐艾經歷,聽著別人在不斷的發洩情緒,大家都想脫恐,都把自己能夠儘可能倒的垃圾全部倒在了網絡中,而這些已經臭得發黑的負能量不小心被您吸收了,就算再健康的心理,那也有著崩潰的時候。所以,減少網絡活動和接觸頻率,想想過往的生活,總得有個路吧。而不是每次張老師在星期一官群內答疑的時候,大約有一半的恐艾症恐友吧,總是留相同的問題,甚至有的都從去年三四月份留到今年三四月份了,一個字都沒改過。那綜合評估還是在原地踏步,這麼一年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下來,老師真的也會感到特別的難過。

其實在恐艾脫恐的過程中,何止才九大錯誤,還有很多很多的誤區,有認知誤區,有情感誤區,也有行為意志上的誤區。我們脫恐的目標是為了重回過去的生活,然而我們脫恐的過程就是把過去一個一個錯誤的方式給更改掉。對於咱們恐艾的朋友們,一定要慢慢的找尋回自己的信心,不用把自己搞得太著急,一點一點的去品味,當您真正發覺原來自己靠本能反應做出的選擇很多都並不是科學的時候,願意以虛心接納的態度去接受一些專業老師的經驗和建議,那麼再看不到方向的戈壁,您也能夠最終走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