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随着春节鞭炮声日渐减少,新年气氛已经接近尾声。正月初五之后商场、店铺又开始步入正轨。然而在正月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就是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人类诞生的日子。在民间也叫做人日、人气节、人胜节等,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摊煎饼、吃面条、吃七宝羹、戴人胜等方式进行庆祝。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关于正月初七“人日”的传说

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一直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地球上并没有生物存在,女娲用泥创建了世间万物和人类。一开始女娲创造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在第七天女娲捏出泥人从此人类诞生,便开始繁衍生息、繁荣昌盛。

早在汉朝时期人们就开始重视“人日节”,每年农历初七人们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或者祭祀活动,以庆祝人类的诞生。到了唐朝节日气氛更加浓郁,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表现了人七日不能团聚的思乡之情。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人日在中国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春节之后的一个小节日,但是在民间人们对这一天非常重视,不同地区还会有相关的习俗,通过饮食和娱乐活动来庆祝人日,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正月初七“人日节”的习俗

节日期间各地区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由于气候、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的差别。南方和北方在过春节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习俗,特别是庆祝“人日”之时,南北食俗也会有所不同。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1、摊煎饼

在明天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春饼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韭菜盒子。也有的地方会在庭院里支一口大锅来摊煎饼,并称之为“熏天”日,寓意就是祈求上苍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小子日能够热火朝天。

2、吃七宝羹

“七宝羹”就是用七种食物做成的菜肴,这也是南方庆祝人日的习俗之一。广东潮汕就有这样的习俗,人们会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等,混搭在一起就做成菜肴羹。寓意是能够去除邪气、医治百病、

由于各个地区物产不同,所以选择的菜品种类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家一旦凑不齐这七种菜,也会到别人家去借或者取,正月初七这一天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要吃“吃“七宝羹”,具有健康长寿、福寿安康的寓意。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3、戴人胜

南方庆祝人日的习俗要比北方多,正月初七早晨要戴人胜。女子用彩纸等材料做成小人的形状,外出时可以将小图案佩戴在头上,亲朋好友见面也会相互赠送。唐朝时期皇帝也会亲自赐群臣“七彩人胜”并宴请群臣。

可见古时候对人日的重视,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祈求平安,使节日活动不断传承发展并流传至今。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4、捞鱼生

南方地区江河湖泊比较多,特别是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在“人日”这一天有“捞鱼生”的习俗,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习俗。很多人围坐在桌旁,将鱼肉和制作鱼肉所用的配料放在大盘子里,大家就会一起挥动筷子捞鱼料,具有兴旺发达步步高升的寓意。

5、吃面条

大部分地区在正月初七这一天,都有吃面条的习俗。面条具有长寿之意,面条食物细长绵软,通过吃面条的方式够缠住岁月的双腿。面条还具有“牵拉”的意思,通过吃面条这一食俗,将过新年散漫的心收回来,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在民间吃面条分为三个日子,分别是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初七这一天小孩子要吃面条;正月十七是成年人的“人日”;二十七老年人吃面条。不管是哪一天吃面条都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孩子快乐的成长、聪明勤劳。

7、送火神

山东部分地区正月初七有送火神的习俗,就是用秸秆扎成火把在自家门口点燃。由孩子将火把送到村口,具有驱除灾难的寓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难,结婚三年以上的媳妇儿还要回娘家“躲火”。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8、登高

“人日”在很多地区都比较重视,南方有登高赋诗的习俗。特别是在唐代之后由于诗词歌赋盛兴,每到节日期间都会有文人墨客登高赋诗。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七南北食俗有何不同?摊煎饼、吃七宝羹欢天喜地庆“人日”

杜甫的诗句中有:“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古代人才辈出登高远眺都会赋诗几首,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节日民俗逐渐淡化。但是现代人在庆祝“人日”时也会外出游玩,比如露营或者野餐等。

9、拆天地棚子

山东莒县一带在“人七日”有“拆天地棚子”的民俗。这是山东莒县独有的一种习俗,家家户户在过年这一天有敬天的习俗。人们会在自家院子里“搭天地棚子”,棚子前面要留一个小门,并贴上春联表达祝福。棚子里要摆放供品和神位,过新年的时候每天都要跪拜和供奉。

结语

农历正月初七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节日,也就是人类诞生的日子。这个节日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节日期间就会有不同的活动。主要寓意都是健康长寿或者财源广进之类,通过饮食或者节日习俗展现人们对未来的生活的期望。

“人日”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生日,虽然南北地区风俗不同。但是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幸福。人们也会通过饮食习俗的方式来许愿,然而美好的愿望也需要勤劳、勇敢、坚韧来实现。

【参考文献】

王新民《民间的“送穷节”和“人日节”》

张心勤 《唐代节日风俗诗选编(续)》

祁和晖《又到人日吟咏时──中华人日节风俗考述》

周建新《客家人日节习俗及其文化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