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公元951年正月,后汉大将郭威率军进入京城开封。此时隐帝刘承祐已经被亲信所杀,郭威觐见李太后,请太后临朝听政,并请求立宗室为皇帝以示自己没有造反的心。

隐帝死时才二十岁,没有子嗣,按照顺位继承法,应当立他的弟弟刘承勋,但这位亲王身体不好,早已卧床多年,这会儿都快咽气了,所以只好改立刘赟。刘赟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当时他在徐州做节度使,得知消息后,就往开封赶路。

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此时郭威一派的人心里都很忐忑。大家联手跟隐帝打了一仗,现在隐帝死了,太后的弟弟也被杀了,虽说名义上叫“清君侧”,但将来万一有人翻案,这些人随时可能被定为谋逆弑君的死罪。刘赟已经在路上了,他也姓刘,和郭威一派的人也没什么交情,后汉还有不少宗室外戚在外面做节度使,这个局面可说不上有多好。

正月里,忽然来了一条边关军情,说契丹军队将要南下,将军们都请求郭威率军北上,抵御契丹。郭威向太后请示,太后又能说什么呢?她只能同意。于是郭威带着京城的大军北上。

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此时正是隆冬季节,大军向北进发,路上遇到风雪,大家走得很慢,行军非常艰苦。到了澶州时,将军们私下议论,大家都担心自己将来被后汉皇室除掉,此时谋士魏仁浦说:“为今之计,咱们只能拥立郭帅称帝,否则将来大家都没有好下场!”众人深以为然,准备进帐和郭威商议,魏仁浦说:“郭帅仁义,不会同意的,只能咱们强行逼他称帝才行。”于是在他的安排下,大家拿着一块黄色的旌旗,进帐强行披在郭威身上,请求他称帝,否则大家就长跪不起。郭威说:“我不想做皇帝,今天你们被形势所逼,强行让我做,将来如果有变故,你们打算怎么办?”众将纷纷赌咒发誓效忠,若有变故,一定拼死效力,于是郭威下令撤军回开封。

郭威率军回到京城,李太后心知不妙,但也束手无策,只好同意让郭威“监国”。正月丁卯日,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并下诏给刘赟,让他不必来京。此时刘赟刚到宋州,传旨的使者将他就地软禁。

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整个套路就是一场戏,什么契丹南下,什么黄袍加身,都是早已写好的剧本。之所以要这么演一场,无非就是让皇帝将来有个道德台阶可下罢了。多年后,同样的套路在陈桥驿又上演了一次,只是那一次,亡国的是后周。刘赟的亲生父亲刘崇当时在河东任节度使,听说儿子被囚禁,郭威自行称帝,于是在晋阳称帝,建立北汉。郭威担心留着刘赟会出事,派人将他毒死。

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郭威的称帝过程并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但在当时的形势之下,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黄袍加身虽然是一场戏,但它是一场相对温和的文戏,远比五代十国时期其他政权更迭的血腥方式要柔和得多。刘赟确实有点憋屈,但京城没有发生屠城的事情,大臣、百姓都基本得到保全,就是李太后也受到了礼遇,后来得以天年终老,所以总体上看,郭威比那个时代的许多皇帝要仁慈了。

郭威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姓郭的皇帝,他没什么文化,但心地还是不错的。后汉隐帝杀了他全家,他的妻子柴氏殉难,几个儿子都被杀死了,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但是他没有被仇恨逼成疯王,他没有对后汉宗室外戚进行大清洗,反而尽量安抚他们,希望大家都不要再进行无谓的战争了。

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郭威自己没文化,但对有才德的文臣非常敬重,他知道要想终结乱世,就必须重建社会秩序,为此他专程到曲阜拜祭孔子,并下令修缮孔庙,要求天下遵从圣人教诲,各安本分。他本人不贪财不好色,躬行节俭,以身作则,并减免了大量苛捐杂税,废除了很多残忍的刑罚,对境内各民族实行平等政策,高考一律不加分,不得干预别人家的饮食习惯,想吃啥吃啥,获得了民众的拥戴。他还搞了一场大土改,把因战乱荒废的田地分给无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让流民得以安居乐业。在藩镇问题上,他首先约束自己的嫡系部队,让他们成为政府手里的中央军,军权不放到地方去,然后统一部署,统一作战,并慢慢收编压制地方势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乱世的终结有了一线阳光

自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以来,中国乱世至此已经持续了两百年,这两百年来无辜枉死的人不计其数,从前繁荣昌盛的中华帝国也变成了白骨荒原。经过两百年的血腥战争,人们终于疲惫厌倦了,不管当初大家有怎样的深仇大恨,在经历了两百年的厮杀之后,各方势力都打心底真正厌战了。此时后周的和平政策赢得了时代人心。

郭威没有后代了,柴氏死后他也没有再立皇后。他收养了柴氏的侄子柴荣为子,并立他为太子,而且并没有要求他改姓。五代时期帝王养子继位的不少,但很多都是靠战争手段强行夺位,和平继位的很少,而养子一般都要改姓,唯有这位后周世宗柴荣没有被要求这样做。

柴荣这个人很了不起,无论德才都是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尤其在五代十国时期,更是秒杀一切其他竞争者。明天来说说这位“五代第一明君”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