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卡斯帕.溫伯格是美國曆史上任期最長的國防部長之一。他的履歷屬於典型的從中產階級家庭上升到政壇頂層的白人精英模式。溫伯格從小家道小康,重視教育,1938年和1941年他先後拿到了哈佛大學的文學和法學學位。


▍從律師、記者到國防部長

當時的世界戰雲密佈,溫伯格認定戰爭已無可避免,出於宗教信仰和道義的感召,他渴望與法西斯戰鬥,先是志願報名參加加拿大皇家空軍,但因視力不合格未能如願。後來美國捲入戰火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溫伯格志願加入美國陸軍,並選擇了最艱苦最危險的步兵。二戰結束時他已是上尉了,戰爭不但將溫伯格錘鍊成熟,而且使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侶——陸軍護士珍妮在戰爭結束時成為溫伯格夫人。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卡斯帕.溫伯格

戰後溫伯格選擇了法律職業,先後擔任過法院的法庭書記員、律師併成為律所合夥人,還幹過電視節目主持人、舊金山一家雜誌社的書評人。在加州期間,溫伯格結識了正在參加競選的羅納德.里根,因為政治觀點相近,二人成了密友,溫伯格逐漸成為里根的主要助手之一。


1967年,溫伯格被任命為里根任州長的加州政府內部一個經濟委員會主席,從此邁入政界,先後在加州州政府和尼克松、福特的內閣任職,幹過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副局長、衛生、教育與福利部部長。在此期間,溫伯格因為大力削減政府預算尤其是教育、衛生、福利開支,贏得了“大刀卡普(卡斯帕暱稱卡普)”的綽號。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溫伯格與里根私交甚篤

1980年的大選中,里根贏得大選後,宣佈將由溫伯格擔任國防部長,一度激起朝野一片反對。《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為什麼是溫伯格》的社論,質疑因為削減政府開支而出名的“大刀卡普”不瞭解國防事務,如何能完成里根在大選中承諾的重建國防呢?


▍越戰後美國武裝力量的衰落

越戰後,美國深陷越戰後遺症,經濟不景氣,軍費緊缺,軍隊聲名狼藉、一片混亂,卡特的四年任期中,恢復經濟乏術,而且在美蘇爭霸中處處退讓,不但美國保守派嚴重不滿,甚至當時美國的新朋友——中國都嚴重不滿,老布什在70年代中期任美國駐北京代辦處主任期間,回憶有一次會見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鄧小平嚴厲指責美國削減軍備,在美蘇對峙中妥協退讓,輕信蘇聯“緩和”的幌子,犯了投降主義錯誤。


從1965年到1975年,美國軍費支出從每年470億美元上升到740億美元(當時幣值),但70年代的嚴重通貨膨脹,讓美國國防支出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了1/3,更換每一輛坦克、每一艘艦艇、每一架飛機,實際價格都是原來的兩倍,而70年代以後研發成功的第三代武器系統單價卻急劇上升。因此,賬面上軍費預算雖然增長,實際是大大縮水的。越戰後美軍常規部隊也數量銳減,從1968年的330萬減少到1975年的210萬,截止到1974年,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飛行中隊比10年前減少46%,艦艇減少47%,師級單位減少16%。


70年代的美軍一片混亂,士氣低落、待遇不高,軍隊在社會的地位低下且形象不佳,軍人職業缺乏吸引力,很多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軍士感到灰心失望而選擇提前退役。軍隊沒錢提高待遇,無法完成募兵目標,缺員嚴重,滿員率不到70%,招募來的新兵質量很差,有40%學歷還達不到高中畢業的程度。軍官們承受著巨大壓力,除非萬不得已,不能開除任何一個不合格的兵,很多問題士兵被留下來,加劇了軍隊裡酗酒、吸毒、種族對立和軍人犯罪現象,這更加惡化了服役環境和官兵關係,使更多優秀軍人離開軍隊。


卡特時代在研製必不可少的現代化武器方面雖然有一些的功勞,但連年削減的軍費預算使美軍現役部隊和國民警衛隊都出現了巨大的混亂。因為沒錢,美軍購買武器裝備大幅減少,飛行訓練時數下降,出海次數減少,訓練彈藥用量下降,這導致部隊訓練量也下降。美軍幾乎跌落到了谷底。


然而,70年代後期一系列國際事件嚴重激化了一度緩和的冷戰局勢,越南入侵柬埔寨,蘇聯入侵安哥拉、非洲之角、阿富汗,以及伊朗人質事件等接踵而至。在1980年的大選中,里根政府是靠競選中大力抨擊卡特的內外政策上臺的。里根說,“十年來我們疏忽、軟弱、猶豫不決。現在美國外交的任務就是重整軍備,在政治上再次發動攻勢。”里根和溫伯格這些政治保守派相信:蘇聯由於國內經濟日益惡化、社會日趨動盪,在軍事和戰略上的優勢是“暫時的”和“脆弱的”,只要美國調整過去對蘇聯“幼稚的”戰略,就能夠扭轉不利局面。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里根向前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印第安裔軍士長羅伊.貝納維德斯頒發榮譽勳章


▍瘋狂的軍備競賽

溫伯格根據里根的基本戰略構想,制訂的國防政策設想是做好備戰,與蘇聯及其盟友打一場核戰爭或常規戰爭。這一目標要求投入鉅額軍費,建設一支強大的軍隊。


雖然里根在大選中指責卡特政府忽視國防,但卡特最後一個財年已經開始加強國防,把國防預算增加了5%以上,但溫伯格來到五角大樓後還是認為這點增長遠遠不夠,部長辦公室傳出話來,問各軍種首腦還需要增加多少經費。經過了十年的軍費緊缺後,對美軍來說,這簡直是2月份又過聖誕節。


溫伯格上臺伊始就把繼承自上一屆政府的國防預算增加了20%以上,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很痛快地批准了追加撥款。在當初批評溫伯格的人看來,一度令人畏懼的“大刀卡普”已經變成“大勺”了。


在溫伯格時代,軍費支出實現了美國和平時期史無前例的增長,溫伯格追加了預算後,第一個財年的國防預算略高於GDP的5%。但軍方認為,如果真要實現里根在競選中承諾的重整軍備目標,那麼軍費預算就應占到GDP的6%——7%,這是當美軍最樂觀的預期軍費支出極限。但他們沒想到,溫伯格隨後真的將軍方最樂觀的預期變為了現實。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該艦是溫伯格時代拍板上馬的四艘超級航母之一

溫伯格計劃從1982年財年開始,在制定軍費預算案時,將通貨膨脹的淨增額、經濟復甦附加項和其他增補也包括進來,未來五年軍費預算將實現每年7%的連續實際增長。後來的5年中,美國軍費支出實際達到了每年平均增長7.8%,約佔GDP的6.6%,這是20世紀和平時期,美國持續時間最長、增幅最大的軍費增長期。1986年和1987年是擴軍的巔峰時期,此後國防開支開始逐漸減少。最終,里根的八年中,軍費支出大約花掉了2.4萬億美元。


按照1990年美元價格計算,溫伯格時代平均每年軍費支出接近2900億美元,70年代平均每年才2100億美元,60年代包含越戰戰費在內,每年2400億美元,50年代含朝鮮戰爭戰費,每年1950億美元,而40年代含二戰戰費才2400億美元。可見當時美國在軍備競賽中花的錢有多麼瘋狂。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里根、溫伯格與參謀長聯席會議全體成員

美國聯邦行政預算管理局主管斯皮克曼曾說,溫伯格提出的高達7%增幅的軍費規劃絕對超出了國家財政的承受能力,因為里根拒絕大幅增稅,支出猛增而政府財政收入不漲,這將導致難以填補的預算赤字,這一計劃遭到政府內財政保守主義者的激烈反對,但溫伯格爭取到了大老闆的支持,里根拍板支持溫伯格的計劃,決定冒鉅額財政赤字的風險。溫伯格回憶里根曾對他說,如果要在平衡預算和增加軍費開支以恢復和保持美國軍事實力之間做選擇,他將始終選擇後者。


在里根和溫伯格這些堅定的冷戰鬥士看來,蘇聯只相當於美國經濟總量30%的經濟基礎完全不配與美國平起平坐玩軍備競賽的遊戲,如果蘇聯嘗試追上美國,只會拖垮他們,這就給結束冷戰提供了一種很現實的可能,美國僅僅依靠在國防上大筆投入花錢養兵,就能兵不血刃拖垮蘇聯。比起打世界大戰,這將是一筆非常划算的投資。因此,任何給蘇聯軍備競賽出難題的事情都值得花錢。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諷刺溫伯格是“冷戰鬥士”的漫畫

溫伯格除了擴充軍隊員額、大幅提高軍人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人當兵外,首先將對戰略武器項目的投資擺到國防預算的優先位置。美國對戰略武器的第一個支出高峰是60年代,第一代戰略武器多數是那時製造的。60年代每年支出大約300億美元,但70年代到80年代初,戰略武器支出每年減少了一半以上,溫伯格將年度費用迅速恢復到60年代的水平,將戰略力量在軍費開支中佔比不到7%提升到1985年財年最高9.5%的頂點,他計劃部署100枚可帶10枚分導彈頭的新式MX洲際導彈,全面更新核戰爭指揮控制系統,這是戰略力量的神經中樞,電影《終結者3》中表現的就是70年代老式核戰爭指揮控制系統。


溫伯格對其進行了徹底現代化和加固,實現了計算機化和網絡化,在遭到蘇聯突然襲擊後,不至於完全失去反擊的能力。戰略轟炸機部隊老式B52機隊進行了全面現代化升級改造。同時,在B52服役25年後,美國戰略空軍在溫伯格時代第一次裝備了兩個新型號轟炸機,B1和B2隱形轟炸機。此外,溫伯格加緊研發部署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即所謂“星球大戰”計劃,蘇聯人很快發現,在戰略武器方面,無論技術研發還是資金投入,已經追不上美國玩軍備競賽的步伐了。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MX和平保衛者式洲際彈道導彈,溫伯格曾計劃部署100枚,實際部署50枚後蘇聯就解體了。

溫伯格大幅提升了美軍在武器裝備研究和發展方面的經費,60-70年代,這方面每年支出大約150-200億美元之間,溫伯格時代研發經費比過去20年猛增了40-50%,他認為,蘇聯能夠生產大量武器,但迅速且可靠地研發新武器的能力卻不如西方。今天美軍的明星武器如F22隱形戰鬥機、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精確制導武器等,都是溫伯格時代開始研發的項目。


購買武器裝備也是軍費支出的重點。冷戰時代,軍備競賽節奏很快,軍事科技飛速發展,大部分武器系統有效使用期限平均約20年。但在越戰時期和軍費短缺的70年代,軍費預算中用於採購武器的經費不多,溫伯格的軍事助理科林·鮑威爾將軍曾比喻,當時的美軍雖然有了戰後第三代新式武器系統,但沒多少錢購買這些昂貴的玩具,美軍就像一幢門口停著嶄新轎車但搖搖欲墜、年久失修的老公寓大樓。溫伯格時代,鉅額資金投向了武器採購。在海灣戰爭中,世界各大國軍隊裡,美軍擁有的新式武器數量最多。時至今天,美國三軍主力裝備基本還是溫伯格時代採購的。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溫伯格的軍事助理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科林.鮑威爾

溫伯格還為美軍提供了充足的訓練經費。世界各國軍隊中,每當軍費不足,不得不砍掉一些預算項目時,訓練經費一般都首當其衝。部隊訓練花費不靡,坦克、車輛、飛機、艦艇拉出去就得燒油、消耗零備件;“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訓練中彈藥消耗也要花費鉅額資金,但具體成效如何,只有打仗才能知道。而多數時間裡,各國軍隊都是在和平中,所以軍費不足時,壓縮訓練經費是合乎邏輯的選擇與合理的冒險。溫伯格時代,美軍訓練經費充足,例如一名美國坦克兵一年發射的炮彈比蘇軍坦克兵多100倍。美軍財大氣粗,部隊可以拉到世界各地,從冰天雪地的北極到熱帶叢林和熱帶沙漠,在各種極端環境下實地訓練。


為了增加對抗演習的逼真程度,美軍還建起了國家訓練中心,建立一支從編制、裝備到訓練完全模仿蘇軍的專業部隊供全軍對抗演習,70年代就已經設立的空軍“紅旗軍演”、海軍“Topgun”等擬真對抗演習的規模和頻率更是大幅增加。到海灣戰爭時,這一切都結出碩果,美軍參戰部隊絲毫沒覺得實戰有何困難,因為以前演習中演練的科目要比和伊拉克軍隊打仗難得多。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美軍F15戰鬥機機群,大多數現役美軍主力戰機都採購於溫伯格時代。


▍重建軍備的影響

在溫伯格7年多的任期內,美國國會在5年時間裡都支持了他所提出的軍費預算案,國防部向國會提出的要求和建議,90%都獲得了通過,五角大樓的文職和軍職官員們,將溫伯格奉為二戰以後最好的部長,將其任期稱為“國防事業的黃金時代”。


蘇聯發現自己在60-70年代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生產了大批老式常規武器並增強戰略性進攻力量後,正面臨一個即將發生巨大變革的局面,美國有可能摧毀蘇聯已取得的一切成果,美國準確地預測到了,蘇聯無論試圖開發自己的星球大戰系統,還是進一步增強戰略進攻實力以打破美國的星球大戰系統,或者提高常規軍備的技術水平,其脆弱的經濟都無力承擔沉重的軍備負擔,蘇聯難逃經濟破產的厄運。最終,蘇聯決定放棄軍備競賽的遊戲,並試圖拯救一團糟的經濟,不久,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下。


溫伯格主持五角大樓工作期間,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溫伯格卻沒變,不顧蘇聯已經逐漸放棄冷戰的跡象,始終要求加強國防。最終他在里根政府裡越來越格格不入,當時里根政府正深陷“伊朗門事件”醜聞,溫伯格也未能逃脫被波及的命運。1987年底,溫伯格提交了辭呈,他重建的那支美軍最終贏得了冷戰並在海灣戰爭中取得令人瞠目的勝利。

沒有他,蘇聯不會那麼快崩潰!

里根與諢名“星球大戰”的戰略導彈防禦計劃。“星球大戰”計劃後來雖然被取消,但留下的眾多科技成果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後續的幾個導彈防禦系統和研發計劃是“星球大戰”計劃的後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