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于都县罗坳镇黄木山寺

黄木山,位于于都县罗坳镇峡山与正坑两村的分界线上。只要通过100亩无公害柑桔基地,穿过景色迷人,竹影摇曳,杉木茂密,珍禽异兽频频出没的松树林,再爬越50分钟的横排路,就可到达。

【方志于都】于都县罗坳镇黄木山寺


远看黄木山,像是一座“塔山”,近临山顶,又是“一马平川”。黄木山寺就建造在这里。传说是宋朝期间修建而成。寺内灯火通明,赣县的长洛和罗江的西岗山等地均可隐隐约约看见寺内的灯光。有信民曾经描述过这灯火,诗曰:

黄木寺内灯,

远处看得清,

明亮耀眼眸,

能听点燃声。

白昼且通明,

福溢民古今。

寺院因受地形限制,是全镇所有寺院中最小的一个。虽然寺院很小,但“五官齐全”,一样不少。有宝殿,有菩萨,有签筒,也有男女僧众。

【方志于都】于都县罗坳镇黄木山寺


传说该寺院修建不久,峡山有位姓丁的丈二和尚出家后,来到黄木山寺诵经修道,为了不接触他人,吃、住在山上。为了不吃鱼肉荤腥,他带了几大缸的“峡山倒菜”上黄木山寺作为下饭菜。正因为这个丈二和尚专吃倒菜,拒吃荤腥,后来修道已成正果,所以他吃的“峡山倒菜”就改名为“峡山道菜”了。

黄木山寺,名气不大,虽然不如迴龙山寺和白云山寺,但每逢初一、十五日这两天,那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准时准刻到寺院内敬神拜佛。有的供奉一些点灯油或敬奉几元积德钱;有的渴望求一手好签,图个时来运转,大小平安:有的燃烧几支香烛或几页纸钱,合掌念上几句佛,寄托心静意诚:也有的来寺凑湊热闹,汇聚一些相好朋友见见面,拉拉家常,释放一下“空巢老人”孤独的困扰,放松一下,调剂一下精神,达到延年益寿和老有所乐之目的。不少善男信女养成了优良的生态伦理道德,时刻怀有一些敬畏与爱慕自然心,竭力反对人类粗鄙可耻,滥发和污染等不良现象,保持以诚相待,以俭朴为荣,把人文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

【方志于都】于都县罗坳镇黄木山寺


黄木山,这座名气不大的山,它座落在深山沟里,默默奉献着对人类的爱抚,有着地域性的鲜明特点,但它时时不断地被强劲的东风吹过,荡漾起山川、河流、小溪、泥土和花香扑鼻的芬芳气息。有人赋诗赞美黄木山:

清凉深邃黄木山,林烟飘绕在云间。

高山静谧紧攫住,诵经钟声侧耳听。

幕天席地赏野趣,残冬点亮常明灯。

黄木山中情未了,游诸青山脱众生。

【方志于都】于都县罗坳镇黄木山寺


(选自《走近峡山》,2014年版,作者:熊思传;供稿:于都县志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