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如果你家有一個纏人的孩子,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每次出門都會來

一場離別的戲碼,孩子百般哭鬧,不要媽媽走!抱大腿,拽胳膊,像個樹懶一樣掛在身上不撒手!下班回家以後,更別想有自己的空間,一會兒讓媽媽給講故事,一會兒要媽媽一起玩玩具,就連上個廁所都要跟著,就是不會自己玩!

這樣的孩子自理能力也比較差,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喊媽媽,就連媽媽上廁所,也要跟在屁股後面,自己不會和自己玩,其實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是有原因的。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的原因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等,曾經就依戀關係進行研究,認為幼兒對於母親的依戀主要有三種類型:安全型、焦慮迴避型、焦慮反抗型。

  • 心理原因

有一個名詞叫做“戀母情結”,孩子過分依賴媽媽,等到他們真要和媽媽分開,就會出現焦慮的情緒,脾氣陰晴不定的,開始大哭大鬧,根本不想著和媽媽分開的原因。

尤其在孩子3歲之前,這種表現會更加明白,從和父母的共生狀態,轉移到了分離狀態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 外在原因

孩子過分粘人,獨立能力就比較差,這有可能是父母沒有在孩子獨立意識萌芽階段進行良好的引導,在生活中過分保護孩子。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走路的時候怕他摔著,吃飯的時候怕他噎著,出門永遠靠抱著,

錯過了對外界探索的階段和腿的敏感期,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依賴父母,自己連和自己玩的獨立能力都沒有。

如果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可能會阻礙孩子發展。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娃不會自己玩,可能會阻礙孩子發展

當一個孩子會獨立玩耍的時候,就說明他們的情緒適應能力比較強,換句話說,就是

情商比較高,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問了,孩子會不會和自己玩,跟情商有什麼關係?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其實,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強,天生就會對外界事物進行探索,有很多敏感時期,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辦法和自己玩耍,就會出現哭鬧的行為,把玩耍寄託在父母身上,缺乏安全感

,父母正確的做法就是要及時引導,否則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如果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這樣才有助於孩子發育。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絃,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絃對準音調。——蘇霍姆林斯基

  • 為孩子建立強大的安全感

當孩子處在嬰幼兒階段的時候,媽媽這個角色非常重要,面對孩子的需求,要做到有求必應,給予足夠的安撫,當孩子和媽媽建立了情感聯結,孩子自然就有了安全感。

如果要是錯過了嬰幼兒時期,父母就要盡力營造安全氛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另外,父母的情緒要穩定,別給孩子展現負面情緒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2歲左右的孩子就應該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了,這個時候父母要引導他們,慢慢的從共生走向個體分離,在這個階段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鍛鍊運動能力、感官能力以及認知能力

家裡的女兒可能會模仿媽媽洗衣服,而家裡的男孩會模仿爸爸拎東西,父母要抓住孩子模仿的機會,做好引導,引導他們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刷牙,如何自己使用馬桶?如何洗澡?抓住2歲的黃金期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不少家長都表示,自己也知道培養孩子獨立的好習慣,讓他們獨立,對以後上幼兒園也有好處,但是天天和孩子說教,根本不起作用。

家裡娃總纏著你,不會自己玩?父母要及時糾正,有助於孩子發育

其實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說教、講道理的方式基本就是在浪費時間,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語言能力,對父母講述的道理僅僅是在表面上答應,實際上還聽不懂,所以想要教育孩子,就要善用工具,父母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故事繪本,畢竟故事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捷徑。

如果你在育兒的道路上經常手足無措,就請關注甜甜,每天更新一點育兒知識,讓你在育兒的道路上不再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