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在臨帖實踐中

必須處理好

以下幾個方面的關係


一、臨帖與創作的關係


臨帖是學習古人、掌握技法、把握規律的必由之路。大凡名家都做到終生臨池,如吳昌碩、林散之、沙孟海、鄧散木等,“未嘗一日不臨池”。王鐸自稱自己一日臨池,一日應酬。人天分有差異,但離開了勤奮,天分再高的人也難以成材。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徐悲鴻曾經說過:“天資是需要的,但天資在成就一個人的過程中不是最重要的。天資高的人就好象是隻鋼精鍋,天資低的人就好象是隻砂鍋,兩隻鍋同時燒水,鋼精鍋很快就把水燒開,砂鍋卻不容易燒開,但只要一直燒下去,砂鍋的水總會開的,而當你把火熄滅之後,鋼精鍋冷卻起來也比砂鍋快。”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所以這裡存在一個臨帖如何向創作轉化的問題。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易後難,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較為合理的程序是:先摹寫(即描紅,功力深厚者可跳過此步驟)而後對臨,而後背臨,待能背臨熟練後即可集帖上的字為聯為句,待能較為熟練地掌握原帖精神後,即可用原帖的筆法精神進行創作(又叫倚帖創作)。


上述步驟也可交替進行,不斷鞏固提高。在臨帖時要注意學習古人的方式方法,不要死板拘泥地學風格。


二、專與博的關係


古人留下的碑帖浩如煙海,窮其一生也難學完。如何取捨,關鍵在個人喜好。要選取契合自己性情的字帖作為臨摹對象。


在選貼時把握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取法乎上的原則。古人有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所以學習的對象、學習的榜樣要越高、越完美越好,一入手就要臨最好的帖,一開始取法就要取好,這是學書法避免走彎路的很重要的前提。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王羲之尺牘


二是入門帖要有“明師”幫助挑選。要選符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選入門帖宜精不宜濫,把一本帖真正學到手以後自然可以觸類旁通,再學這個人的其他帖就要容易得多。


四是先選墨跡後選碑刻,因為墨跡比較容易看出用筆的方法,能更為真實地體現古人的書寫狀態。實在找不到墨跡本的再選用刻工和拓工良好的拓片作為範本。但是,由拓本轉為墨跡的“假墨跡”不可學。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孫過庭《書譜》

五是以正書入手,最好以楷書入手。對於一個沒有正書基礎的人,一上來就寫行草書是比較困難的。選好帖後要守定一家,千百次臨摹。不可見異思遷,朝三暮四。


可以溯流而上,循著其師承關係進行探索,也可以橫向發展,對其同時代或風格類似的書家的作品進行學習對比。對當代人取法成功的作品也可以學習參考,比如學米者可以參考曹寶麟,學“二王”者可以參考陳忠康等等,但是要注意,學習現代人要注意學其方法,而不要學其風格。


三、實臨與意臨的關係


實臨是意臨的基礎。首先要實臨過關。孫過庭說:察之尚精,擬之貴似。臨帖就要積極深入,要有謙虛的態度。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鄧石如臨《嶧山碑》


中國幾千年的書法史,能夠留下幾件經典不容易,我們要用一種很虛心的態度對待它們,不要對它們指手劃腳,看不懂就謙虛地慢慢看,慢慢會看懂的,不要看不懂、學不好就否定它。臨帖只有認認真真才會學到好的東西,不虛心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這是態度問題。


四、質與量的關係


首先,學書法需要時間保證,臨帖必須上規模。一本帖不管是幾百字甚至上千字,都要去反覆地完整地臨,所謂的功力,就是靠這樣積累起來的。


在臨帖前必須要很仔細地去讀帖,要注意帖中的每一點畫,哪怕是很細微的變化,以訓練自己的眼力。一件作品的真正高度,甚至可以說書法內行和外行的區別,就取決於細微的一點點上,好象搞科研,有時一點點的失誤都會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所以王僧虔說:“纖微向背,毫髮生死。”這一點點就是一條界溝。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技法實際上就是肌肉鍛鍊,沒有一定的量作保證是形不成條件反射的。但還有一點也要注意:臨帖也不能盲目追求量。要在確保臨帖質量的前提下儘量多臨。


在臨帖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剛開始時進步很快,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進步慢了,甚至寫得還不如以前好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術語叫“高原現象”,一是因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自己的眼力提高了;二是因為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大部分問題都已經解決,剩下的都是比較難於解決的問題,所以進步速度會自然降低。


這時候不要氣餒,只要咬緊牙關繼續努力,最終量的積累會造成質的飛躍,自己會突然發現自己的書寫水平已經躍上一個新臺階。


五、取與舍的關係


臨帖不能盲目,要認真科學地進行取捨。注意幾個不臨:失真不臨、敗筆不臨、乖時不臨。總而言之,臨帖就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董其昌臨蘇軾書


另外,臨帖時在臨好單個字的基礎上要注意上下左右的呼應關係。臨行草要分字組,注意字勢關係,要站在章法全局考慮每個字的得失成敗。


六、形與神的關係


所謂書法中的神采是無法獨立存在的,必依附於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任何的神都依附於物質基礎--形。不存在神似而形不象的臨摹,分析來看,不同效果的神都對應不同的形。


通常認為的“神似而形不似”只是讀者的一種心理認同。形不是指表面的,形也有肉、筋、血等。臨摹的好的話這些元素都應該具備,神也隨之而生。


七、大與小的關係


傳統“二王”體系的字都是比較小的,所以我們在臨帖時也要注意,不要把帖字放得過大。同時也要注意儘量選用和古人相同的筆墨紙,以儘量接近古人的書寫狀態。小字畢竟比大字入手要容易一些,所以提倡先練小字。待小字有一定基礎之後,再換用合適的工具練大字。畢竟,大字、小字無論是書寫工具還是筆法、結構的特點都是不同的。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王羲之《十七帖》


八、功力與工具的關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用合適的工具對於書法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有人也許會搬出“善書者不擇筆”來爭論,其實那是對古人這句話的誤解。


這句話的真實意義是:如果這個人水平很高,功力深厚,在沒有好筆的情況下,也能使用次筆寫出比較好的作品。這是相對於水平差的人說的,是在缺少好筆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選擇。如果善書者有好筆,他肯定要選擇好筆。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歐陽詢《皇甫誕碑》


具體到臨帖來說,學習不同書體、不同時期的作品,對筆墨紙硯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二王”體系的字都比較小,而且書寫速度較快,筆畫犀利,勁挺瀟灑,善用筆鋒完成各種細微動作,因此要選擇比較小、彈性比較好的狼毫或紫毫筆;因為那個時代沒有生宣,所以選用的紙張也要比較細膩緻密的,以不太洇的半熟宣、元書紙等為好。


反過來,臨摹明清王鐸、傅山等人的大條幅作品就要選用長鋒羊兼毫和生宣,因為那個時代就用這樣的工具,也比較適合這類書體的要求。當然,工具的選用也與個人習慣有關係,自己用的順手的才是合適的工具。


九、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總結規律。有不少前人的經驗我們可以拿來學習參考,但是有不少古人對書法的描述是抽象空洞或者說是玄妙的,很難理解,也有一些是甚至錯誤的。所以對於前人的理論,我們要積極學習,但是也要認真分析,合理取捨。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黃庭堅《跋蘇軾黃州寒食帖》

成功學講到一條規律:選擇大於努力,就是指方向不能搞錯,路子不能走錯。黃庭堅在一首《論書歌》裡面也曾經寫道:“不從名師得真傳,鐘王學盡徒茫然。”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實踐就是盲目的實踐,很可能白費力氣。

所以,學書法也要有正確的理論作指導,自己不懂的就要請名師給以指點。正確的方法加上刻苦的努力,才能敲開書法藝術的大門。

「愙齋書法」臨帖通關的九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