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靠谱吗,小鹏G3值不值得入手?

飞乐人海


个人不太推荐。先从外观尺寸说起。现在的紧凑级SUV的车长普遍在4.6米上下,而小鹏G3的车长仅有4.45米,短了大概15厘米。而它车的造型又做得比较扁,比主流的紧凑级SUV高度要矮约10厘米,平铺在车底的电池又占据了一定的垂向空间,所以在这样的三维尺寸下车内空间就相当局促了。特别是后排空间,远远小于紧凑级SUV的主流水准,甚至说还不如一些小型SUV。

如果说座椅舒服的话,空间小点还是能忍的。但是悲剧的是,小鹏的座椅也做得非常糟糕。这里我想特别声明一点,我对于座椅的要求其实是比较低的,有一些被很多车评人批评的座椅我都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而小鹏的这套座椅,前后排座椅都是近期我坐过最差的座椅。

首先它的材质非常硬,一屁股坐上去就很不舒服。其实我觉得座椅硬并不绝对是缺点,比如像领克那样的,虽然也很硬但角度合理支撑到位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而小鹏这个座椅支撑也是一塌糊涂,没有正确分担人体各部分的重量,一坐上就很别扭,前后排都是如此。

驾驶位座椅只支持6向调节,不能调俯仰。哪怕是顶配,方向盘只支持上下两向调节,而不支持前后调节,这在一款补贴前20多万的SUV上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汽车之家数据有误,可以在数据里点开视频看)所以驾驶位坐姿就很尴尬,座椅往前调点,腿就蜷着伸不开;座椅往后调点,手离方向盘就远了;座椅要是调高一点,因为不能调俯仰,坐垫角度又不合适。总之我是到最后也没找到个合适的坐姿。

再说后排座椅,集合了几乎所有的槽点。坐垫非常短,应该是我坐过的SUV里后排坐垫最短的;坐垫低,大腿下面会有明显的空隙,而又因为纵向空间很小,脚没法往前伸,所以大腿没有任何支撑可言;靠背角度陡,且无法调整,再加上材质很硬的填充材料,感觉就像端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相对来说,小改前的奔驰C级后排小板凳简直就是大沙发)

再说动态驾驶感受。首先我主观感觉这个车的动力并不大,感觉甚至比标称加速更慢的威马EX5还要弱一些。经济和标准模式油门反应略慢,会有一小段延迟,运动模式基本可以跟上节奏。动能回收力度分为三个档次,开到最小时滑行距离比较长,大多数人应该是可以适应的。需要吐槽的是刹车脚感,它刹车踏板踩到一个点之后刹车力会瞬间增大,而它刹车踏板又比较重,需要大力踩,很难掌握那个突变点的位置。在市区里反倒是靠调动能回收能更平顺地减速,只是它的动能回收力度调节在菜单里而非做成实体按键,操作不是很直观。

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在低速给油加速时前轮会有明显的胎响打滑现象。这是一辆百公里加速8.4秒的“慢车”,而且我还没有把油门踩到底,这样的动力和加速度理应不该出现这种打滑。我的分析是这车是前驱车,重心做得又不够靠前,再加上过软的悬架,一加速就抬头,导致前轮的垂向载荷不够,所以提供的抓地力不足。如果只是直线的话,稍微滑一点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当你边并线边加速时,前轮打滑会让方向盘瞬间失去反馈,再加上它有一定的扭矩转向,那一瞬间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这个车会往哪个方向走,还是挺吓人的。

底盘表现比较差,质感很廉价。它的调校取向是很倾向舒适的,调得很软,在走比较平整或者只是略微粗糙的路面时,它对振动过滤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在过稍微大一点的坑和坎或者减速带时就露馅了,底盘感觉非常散,悬架动作多余,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响声。顺便说下NVH方面,整车隔音比较糟糕,车子跑起来之后胎噪比较明显,廉价感满满。要知道在12万级别的紧凑级SUV油车中,还是有一些能做出高级感的车型,而小鹏G3以这个价格这个尺寸来说,这样的底盘和NVH表现只能给差评。

总结来说,作为2019年交付的电动专用平台的新车,这样的产品力显然是支撑不起它的价格的,甚至可以说这个车的完成度是比较低的,我是明确不推荐购买的。在布置方面、底盘方面以及人机方面,能感受到很多不成熟的设计,整体驾乘表现远远低于主流的12万级别自主紧凑级燃油SUV所能提供的体验。工信部续航里程是351公里,仅与之前续航被吐槽得很惨的蔚来ES8相当,比隔壁同价位的威马EX5还要再短一些。小鹏G3这个车,除了外观内饰设计比较美观,和部分尚未开放的高端驾驶辅助功能,我实在是没看到这车有什么亮点。





TL改装社


我家刚买了小鹏G3,要说小鹏靠谱吗,我感觉是蛮值的。平时就是代步用,偶然自驾出去玩。这是一款紧凑级SUV电动车。外形大气,整体看很协调。内饰走的简洁风,功能大部分集成在大屏和多功能方向盘上,不显老气,而且是纯电动车不耗油,200块电费够用两个月, 一家人出去玩也装得下,性价比很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