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如果要选出最近茶水间的热门话题综艺top1,大力晃动着求职选手以及职场社畜们脆弱内心的《令人心动的offer》一定当之无愧。

节目中何运晨是个实打实的“学霸”,思维缜密,专业能力可圈可点,经常加班加点不眠不休,可排名却依旧靠后。

为什么?

何炅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何运晨的问题:

为了直达目的,而忽略了对方的表达。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有一期,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运晨看起来很投入工作,不断回应对方。

整个流程里,他习惯主导对话。对方还没说完,就被回应给打断。

看起来,他是要表现自己“非常懂委托人的意图”,产生共鸣,拉进彼此距离。

但频频被打断的委托人,一直在断断续续,被动描述情况。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旁边的领导把一切看在眼里:

“你给我的感觉,是听都没听,就做出了反应。”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反观拿到第一名的实习生,专业度不及何运晨,却更懂得倾听客户要求。

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原本占上风的他,最终落败。

沟通的艺术不在于,你表达了什么,而在于对方是如何理解的。

职场是一个复杂却又包容性极强的社会环境,有大把能力不如你的人跻身高位,也有不善言辞的人成为领导人。

重要的是,你学会审视自己的职场环境了吗?

回顾职场10年,我见过无数人踩大坑,自己也踩过坑。今天就来说说那些职场中的坑。


01

永远不要期待别人主动为你争取权益,

老板更欣赏那些主动进取的人


我有位前同事,在公司工作了6年,他业务熟练,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但他不敢主动争取权益,总是希望领导能够“良心发现”,主动给他升职加薪。

后来他没有等到,自己越来越觉得委屈,主动裸辞了。

“年底了,我准备拿完年终奖就辞职!”这也是无数职场人心里敞亮的算盘。

马云讲过一段话:

“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而他们之所以“觉得受委屈了”,是因为自己没有早点表达诉求争取权益。

职场上不争权益的人基本上是这种心态:只要做好事情,领导自会看到我的成绩,会主动给我升职加薪。

但事实上,领导绝无可能事事顾全面面俱到。甚至有些领导看不到你的工作成绩,还会误以为你整天无所事事。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许多人对于在职场中主动争取权益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尤其是职场新人,还觉得“有点羞耻”。

其实,职场上适当的主动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对自己负责任,领导也希望员工是个能够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一个真正的职场高手,永远都不会等着上司的恩赐,他们会主动创造价值,更会珍惜自己创造的价值,主动争取权益。

02

把领导的批评看的太重,

错误应对职场批评


前段时间,有一名员工在网络上抱怨:自己微信回复了老板一个「嗯」字,便被老板批评。

“和客户或领导都不要回复「嗯」字,这是基本的微信礼仪。有可能你的一个细节,就会损失一个订单或一个客户。”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因为老板的一段话,员工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尊重,甚至到了「准备走人」的地步。

这是很多职场年轻人的通病——把领导批评看得很重。

有的职场人,领导批评那么一两次,认为领导不重视自己,看不上自己,把自己的职场前途联系起来,从此一蹶不振了。这只会让领导更加失望,他以后可能不会再指责批评你了,但同时,也不会再重用和培养你了。

有的职场人,受到批评后,会反复争辩,非要弄个一清二白。“领导你误解我了,得给我一个解释。”领导往往被这类人折腾的够呛,好事肯定不会轮到他们。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当然还有人喜欢当众顶撞、到处抱怨、冷漠应对等等,其实于职场都是大忌。

领导的批评有很多种:

领导发现了问题,批评你一下,让你提起重视,不要犯错——为你好!

领导出于对关系的调整,比如他很看重你,你却疏远他;还有就是你跟他走得太近了,他要跟你保持点距离。这些都不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

领导批评你,可能是别人做错了什么,但是他不便批评那人,你不过是代人受过。

还有很多意图,值得你结合近期情况,自己多多分析,这里就不一一列出。

要学会听懂领导的话,如果是好意的批评,你回头还得私下感谢一下。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03

永远不要坐等老板主动跟你沟通,

培养自己的闭环思维


我上一家公司,有一个三四年的老员工了,同期入职的同事该升的升,该跳的跳了,唯独他还是个小职员。

别说他,我们都很纳闷。直到有一次和HR吃饭,聊起来,她说:“太不靠谱了这人!”

怎么个不靠谱法?

有一次,领导叫他做张 excel 统计表,工作不难,但是他做了2个小时都没有交。

领导过去问他,才知道他根本没听懂表里需要插哪些子项,所以他一直在那瞎琢磨,把领导气得够呛。

还有一次,领导让同事拟个文案初稿给客户。他做得很快,没几个小时就交给客户了。领导一看就火了,文案连封面和目录都没有,没有任何排版。

他还不理解:“初稿不就是写写思路性的东西吗?”

领导说:“ 任何一份反馈给客户的文件,都代表公司以及团队的脸面。连基本格式都弄不好,就算你思路再好,客户的第一感觉也肯定是‘这个团队太不专业了’!”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职场上像我同事这样不主动沟通的案例太多了。

工作被动,像机器人一样等着领导安排工作;

不主动汇报工作进度,总是等着领导来问;

明明没摸清客户的需求,也不去了解清楚;

……

在职场中,有一种思维能力叫做闭环思维,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是否靠谱。

闭环思维是指做事有始有终,任务从你开始,那就到你结束。你负责整个过程,检查问题、沟通问题、改善问题和控制输出质量。

即使你中途做不好,你也会及时反馈,让领导有时间应对。

没有一个领导不青睐善于主动沟通的员工。领导不怕你提问题,怕的是你不思考,永远没有问题。加入思考的主动工作,永远胜于被动工作。

“受到委屈就辞职”:职场玻璃心,你能走多远?

职场无情,快速进阶的永远是少数优秀的人。

工作需要动脑,奋斗需要技巧,改正职场中这些常见的错误认知,有方向的精进,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