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人才分為五個等級,你是幾流人才?

第五流人才

別名:怨婦

所處理解層次:環境

典型思考模式:都是你們的錯!

什麼是環境?就是除你自己之外的一切都算是環境:你身邊的人,你的領導、同事,你的公司,你的競爭對手,市場環境,天氣,大眾輿論,諸如此類。

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當問題發生的時候,他首先會把問題歸結到“因為環境的不好”而產生的問題。比如:

● 工作不順利,是因為領導是個蠢蛋……

● 沒有晉升機會,是因為公司的辦公室政治嚴重,沒有好的晉升機制……

● 房子太貴買不起,都是因為那些黑心炒房團、政府調控不到位、沒有一個富爸爸……


如果將人才分為五個等級,你是幾流人才?

第四流人才

別名:行動派

所處理解層次:行動典型

思考模式:我還不夠努力!

想要解決問題,那你就得開始行動啊!你不能改變環境,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你為什麼還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你不改變,環境如何改變?你不行動,環境如何改善?

是不是聽著很雞湯?有點像成功學?

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在外人看來就是一位非常樂觀、充滿正能量的人,他們從不對環境妥協,他們相信上天不負有心人,只要持續努力,事情一定會有轉機!他們是人們眼中的“行動派”“實幹家”,是新時代的“斜槓青年”……


如果將人才分為五個等級,你是幾流人才?

第三流人才

別名:戰術家

所處理解層次:能力典型

思考模式:方法總比問題多!

農業時代的人可能比我們更加忙碌,但生產力卻不足現代人的萬分之一,這是為什麼?

因為現在的人更勤奮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他們不會使用機器,也不會使用互聯網來提高工作效率、協作效率。機器和互聯網是什麼?

看似是工具,本質是擴展了你的能力。5000年前,你想要告訴一個人一件事情,你得策馬奔騰三天三夜,而現在通過互聯網不需要1秒鐘——互聯網擴展了你的溝通能力。所以什麼是能力?能力就是你能用更簡單、更高效的方式解決同樣的問題,有選擇便是有能力。


如果將人才分為五個等級,你是幾流人才?


第二流人才

別名:戰略家

所處理解層次:BVR(信念/價值觀/規條)

典型思考模式: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BVRB(Believe):信念,你相信什麼是對的?你相信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往大了說可以是世界觀,往小了說就是一個個概念。為什麼我們半本書都是圍繞概念來講的?就是在幫你構築一個更完整的世界觀,這些是你的硬件,是你所有能力能夠得以發揮的基石。

V(Value):價值觀,你認為A和B哪個更重要?人生的不同是因為一次次選擇的不同,那我們依靠什麼來做選擇呢?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內心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概念都會有一定的價值衡量。東西不同,價值就會有高低,每個人衡量的標準也不一樣,最終我們會形成自己的價值排序,這就是你的價值觀。

因此,當出現A/B選擇的時候,我們會選擇自認為更有價值的一項。比如,你遭遇搶劫,別人問你“要錢還是要命”,通常你會選擇要命,因為你的價值觀是:命>錢。

但是當你有1個小時的空閒時間,那麼你打算用來看書、刷朋友圈還是睡覺?每個人的選擇就不一樣了。因為每個人對這三者的價值衡量是不同的。

R(Rule):規條,做人做事的原則。就像是公司的規章制度,每個人也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

這些原則是怎麼來的?就是來自於信念和價值觀。

比如說,我做事有一條原則就是“只做能產生積累的事情”,這個原則是怎麼來的?它來自於我的一個信念,就是我“相信複利效應”;也就是說,如果我做的事情能產生積累,事情之間還能夠彼此增益,那麼我就不用擔心未來的發展,因為它會產生複利效應,我只需要繼續重複做正確的事,並耐心等待即可。


如果將人才分為五個等級,你是幾流人才?

第一流人才

別名:覺醒者

所處理解層次:身份

典型思考模式:因為我是×××,所以我會×××

我先問你兩個問題:“你是誰?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給你5秒鐘思考一下……怎麼樣?

有答案了嗎?

我估計,這兩個問題你可能一下子回答不上來,為什麼?

因為這兩個問題,如果用NLP的理解層次來劃分的話,它們處在一個很高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已經不在你的意識層面了,而是到了你的潛意識,你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也很少會來到這裡,所以答案可能就會比較模糊,甚至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不同的身份定位,會配套不同的BVR,而BVR決定了你當下的每次選擇;也就是說,你的身份層次決定了你的價值判斷,進而決定了你的每一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