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為什麼差別這麼多?

想買保險的朋友們,看了這麼多家的保險,一定會有這些疑惑:為什麼不同的保險公司,價格相差那麼多?便宜的保險,買了能不能理賠?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保費的構成

首先我們來看看保費費是怎麼構成的

揭秘: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為什麼差別這麼多?

保費是由兩方面構成的:純保費和附加保費

純保費分為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

  • 風險保費:用於發生理賠時,賠付的費用,這個可以通過大數據去進行估算;
  • 儲蓄保費:這部分是保險公司專門留出來,賺取投資收益的了。

附加保費主要是運營成本和預留利潤

  • 運營費用

不同公司的運營成本差異是比較大的,這些成本包括員工工資、場地租金、客服電話、保單打印配送等等,基本就是一個保險公司要正常運營的全部費用。

運營費用在不同的公司差異很大,比如一個在全國很多分支機構的公司,每年要為這些分支機構承擔著不少的費用支出。而我們知道現在有的新興公司,廣告投放較少,分公司也比較少,所以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成本上的壓力。

而且每家公司的經營戰略不同,不是每家保險公司每年都會拿出幾十億的預算來進行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

揭秘: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為什麼差別這麼多?

  • 預留利潤,保險公司會預留一部分的利潤,具體留多少,和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有關,有的喜歡高舉高打,有的喜歡薄利多銷。

這兩種策略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不同公司之間的競爭手段差異而已,就像幾年前小米手機,憑藉性價比高的優勢,現在也獲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所以,不同公司產品價格的差異,是由經營成本、銷售策略、歷史背景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並通過複雜的計算下得到的結果,不能一概而論。

不同營運策略對於產品價格的影響

下面列舉下三家公司的的重疾險進行對比

揭秘: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為什麼差別這麼多?

相對於中國人壽,和工銀安盛,復星這款重疾產品無論是保障設計,還是價格方面,都非常有優勢;

同是“大公司”,工銀安盛這款重疾產品的保障設計,還是價格方面也是優於中國人壽的;

反而平時廣告打得比較響亮的中國人壽這款重疾險,在保障設計還是價格,都不太佔優勢。

關於買保險常誤區

”小公司“會不會理賠下來?理賠會不會很慢?

  • 《保險法》為我們保駕護航

《保險法》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複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據此,即便保險案子屬於“情形複雜”,保險公司也須在三十日內做出決定,並將結果書面通知客戶。同時《保險法》還明確,對屬於保險責任的,保險公司在賠付協議達成後10天內應支付賠款;對不屬於保險責任的,則應當自作出拒賠決定之日起3天內發出拒賠通知書並說明理由。


  • 從理賠時效數據看
揭秘: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為什麼差別這麼多?

無論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大公司,還是不常見到的幸福人壽、恆安標準等公司,在理賠的速度上整體差異不大。

符合理賠要求,沒有公司敢不賠,保險公司都是嚴格按照條款理賠,而且不同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也都在不斷優化理賠體驗。

小公司會不會倒閉

成立一家保險公司要求非常高,最低資本不低於2億、管理層嚴格選拔、必須有切實可行的籌建方案等等。

而且,保險公司成立之後,還必須接受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

揭秘:不同保險公司,保險為什麼差別這麼多?

保險公司作為社會的穩定劑,國家其實比我們更擔心它的穩定。所以銀保監會通過各種機制,對保險公司嚴格監管。大家不用擔心保險公司會輕易倒閉破產。


寫在最後

保險作為家庭保障的防火牆,購買時更加要看重條款,不是貴就好,重要的是,這份保險,究竟是不是符合你自身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