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17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大規模開礦,將大量金銀和寶石用船運回西班牙。在海上風暴和海盜的夾擊下,近300年內,有約700艘西班牙帆船沉沒,且只有極少數沉船被打撈出來。這些在海底靜默了數個世紀的沉船,成為海洋尋寶者們大發橫財的目標。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阿託卡夫人號復原圖

阿託卡夫人號——滿載40噸財寶,堪稱“西班牙銀行”!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1622年8月,阿託卡夫人號所在的由29艘船組成的船隊,載滿財寶從南美返回西班牙。西班牙的運金船最害怕海盜和颶風,為了對付海盜,每支船隊都配備了裝有大炮、船身堅固的“護衛船”,阿託卡夫人號就是這樣一艘護衛船。由於是護衛船,大家把最貴重、最多的財寶都放在阿託卡夫人號上。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遺憾的是,阿託卡夫人號上裝載的大炮對颶風沒有什麼威懾力。當船隊航行到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的海域時,颶風席捲了船隊中落在最後的5艘船。阿託卡夫人號由於載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為最先受到衝擊的目標,船很快沉入海底。其他船隻上的水手馬上跳下水,希望搶救出一些財寶,但是就在他們找到殘骸,準備打撈金條時,又一場更具威力的颶風襲來,所有水手都在颶風中喪生。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從阿託卡夫人號中打撈出來的金幣

於是,一艘滿載金銀財寶的船就這樣沉睡海底。據傳,阿託卡夫人號上有40噸財寶,其中有黃金近8噸,寶石近500公斤,總價值高達4億美元左右。被認為是海底最大的寶藏之一,堪稱“西班牙銀行”!

梅爾·費雪——海底沉寶打撈家,專業“尋寶人”!

海底沉船對於海底尋寶人來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載有大量財寶的西班牙帆船沉入海底的消息,他們自然有所耳聞。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梅爾·費雪和妻子多洛雷斯

梅爾·費雪(Mel Fisher,1922-1998),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海底沉寶打撈家,他給自己的定義是“尋寶人”。1955年,他成立了一個名叫“拯救財寶”的公司,專門在南加州一帶的海域尋找西班牙沉船。他的妻子多洛雷斯是梅爾生意上的好助手,也是歷史上第一批學習潛水的女性,並創造了女子下潛50小時的記錄。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梅爾公司潛水員潛入水下尋找沉船遺蹟

數十年裡,梅爾的打撈公司先後打撈起6條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沉船,這使得梅爾成為了圈中名人,也賺了大把鈔票。不知不覺,梅爾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不過他不願意離開打撈船,因為他曾發誓:一定要找到傳說中有著最多財寶的阿託卡夫人號。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梅爾及其女兒

為了找到這艘沉船,梅爾放棄了公司的管理工作,和妻子、兒女一起下水尋找阿託卡夫人號,並聘請了鄧肯·馬修森(考古研究工作者)做他的首席考古學家。從1969年開始,梅爾和家人經過不斷的探索,在海底勘探了幾乎所有可能的地方,只要看到不是石頭的東西,都要用金屬探測器探測。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打撈現場的梅爾

最終,經過16年的漫長探索,他們在1985年7月20日發現了阿託卡夫人號的沉沒地點。這艘沉船的遺址在22英尺的水下,遍佈在長約11英里,寬約100英尺的沙區。

沉船寶物——繼埃及法老圖坦卡門墓之後,最豐富的財寶!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從阿託卡夫人號沉船遺址中打撈的金銀器和錢幣

在沉船中,他們發現了數千件古代器物:數不清的彷彿剛剛鑄成的銀幣和金幣;西班牙的陶器;鑲著寶石的精緻首飾、金鍊、盤子;各式各樣的武器,甚至有種子(後來居然成功發芽)。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金條與銀條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金幣與銀幣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金項鍊、祖母綠寶石以及金條、銀幣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黃金項鍊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寶石鑲嵌黃金項鍊及耳環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西班牙精美黃金聖盃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金盤及金勺子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祖母綠鑲嵌耳環、金制小飾品、黃金十字架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祖母綠鑲嵌金制十字架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祖母綠鑲嵌金制戒指

其中的綠寶石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祖母綠,來自哥倫比亞的木佐(Muzo)礦。木佐祖母綠以其呈色而聞名於世,其品質達到世界級標準。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打撈出來的綠寶石

2011年,梅爾·費雪珍寶博物館潛水員比爾·布特(Bill Burt)又在阿託卡夫人號遺址中打撈出一串約1米長的金項鍊。項鍊有55個關節,一個金十字架吊墜,一塊雙面分別刻有聖母瑪利亞和聖盃圖案的銘牌,估價25萬美元。據說它屬於阿託卡夫人號上的神父。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金制十字架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從阿託卡夫人號沉船中發現的金項鍊

梅爾和他的團隊稱,這是繼20世紀30年代發現埃及法老圖坦卡門墓之後最豐富的財寶。遺憾的是,船體中價值最大的船尾艙室還沒有被發現,這部分是船長、傳教士和貴族乘客的住所,其中大概有300根銀條、8枚青銅炮和其他財寶,估計價值2.5億美元。

尋寶的代價——16年,4800萬美元,100場官司!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除了獲得鉅額的財富,梅爾也為海底尋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打撈沉船過程中,梅爾每年的基本投入大約為300萬美元,其中包括維持兩艘90英尺的船隻,一艘較小的搜查船,還包括掃描裝置和25個工作人員的工資,16年下來就是4800萬美元;還在尋找沉船過程中失去了兒子、兒媳和親密的助手,更慘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100多場官司。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梅爾·費雪的兒子金·費雪和妻子李(Lee)、兒子瑞奇(Ricky)展示從阿託卡夫人號沉船中打撈上來的金器

為何會吃官司?根據美國法律,如果沉船在美國海域,發現者必須向美國海事局報備,獲得許可之後才能對海域進行搜索。即使在國際海域,發現了沉寶也必須上報。在所有的官司中,梅爾遇到最大的法律糾紛就是阿託卡夫人號沉船遺物的歸屬權。

從1975年後,費雪家族陸續打撈出各種金銀珠寶和錢幣等文物。這些沉船寶藏在帶來財富的同時,也讓費雪家族陷入了和美國政府漫長官司之中。美國政府和佛羅里達州政府不再滿足於之前同梅爾商議的捐贈打撈資產25%的協議,認為這些寶藏應該全部歸政府所有。與此同時,佛羅里達州政府還扣押了大量珍寶。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打撈出來的寶藏

1982年,梅爾和其團隊經過近8年的不懈努力,最終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上訴中取得勝利。法院裁定梅爾家族享有阿託卡夫人號沉船寶藏的所有權,但之前與政府達成的捐贈總價值的25%的協議依舊有效。

費雪家族的發展——建博物館,建基金會,投身水下遺址保護!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梅爾·費雪海事文物學會博物館

1992年12月,梅爾的女兒塔菲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塞巴斯蒂安建立了梅爾·費雪珍寶博物館。1998年12月,梅爾·費雪在經過了癌症的折磨和幾個月的化療之後,在家中安詳去世,他的骨灰也被撒入了他痴迷終身的阿託卡夫人號沉船遺址海域。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費雪家族第三代尋寶者,15歲的瑞奇跳入阿託卡夫人號沉船遺址海域

在暴富之後,費雪家族也積極投身於水下考古的發展和遺址保護。他們建立了梅爾·費雪海事文物學會博物館,招募聚集了出水文物保護和修復領域的專家,還致力於整合私人和公共利益的水下文化資源,特別是對佛羅里達州水下考古遺址的保護。這些活動中所提出的原則和方案,還被吸收進了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

此外,為了紀念阿託卡夫人號沉船發現30週年,費雪家族在2015年從梅爾和妻子多洛雷斯收藏的珍寶中精心挑選出一批藏品,委託紐約根西拍賣行(Guernsey"s)拍賣,並將拍賣的一部分收益,捐助給了邁克爾·阿布特心臟基金會。

斥資4800萬,花16年打撈沉睡海底300多年、裝滿40噸財寶的帆船!

戲劇性的是,梅爾的孫子邁克爾在12歲那年的一次體育課上,因為心臟驟停而突然休克。儘管教練和老師對其進行了及時的心肺復甦,但還是未能挽救回邁克爾的生命。也正因為如此,邁克爾的母親塔菲和丈夫便以邁克爾的名義成立了基金會,為全國各公立學校捐贈自動體外除顫儀,並對學校教員進行專業的訓練。

無可否認,在梅爾·費雪最開始水下尋寶的時候,經濟利益是其中的一大驅動力。然而,經過了這些艱難困苦,這個家族也將這些從水下獲得的財富積極投入到社會公益當中。時至今日,關於費雪家族的是是非非仍然在學術界和媒體中爭議不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