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终南楼观的山和水,让隐居于此的老子得享天年。在这终南山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养生秘诀?道家的养生,到底是身体的修炼,还是心灵的回归?

雨后的终南山,云海奔潮,恍若仙境。

几千年来,无数来到这里的人们都相信,这里就是神仙的居所。他们一次次来到这座大山,期望自己的生命,能与天地一样长久。

这也许是逐梦的人生。起点,也恰是回到终点。在无数次循环往复中,长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西安,一座中国西部的大城市。它虽然已不像盛唐时期那样显赫,但是依然繁华热闹。就在距离西安城西南部仅六十公里的地方,在那片叫做“终南山”的神秘山林中。直到今天,还有一群人在过着隐秘的修行生活。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李御清,是楼观说经台的一名道医。这一天的清晨,他与往常一样,早课后在终南山中游走,寻找一些野生的草药。因为李御清相信,在这座颇具灵气的大山里,一草一木都拥有着非凡的功效。

在一千五百年前,另一位道家的医生和他一样,也在这座山中寻找着治病的良药和养生的方法。这个人就是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

孙思邈,出生在隋朝末年,因为世道的昏乱,他一直隐居在终南的山林之中,直到隋朝灭亡,唐朝开始。

唐代,是一个非常推崇道家的时代。当大唐的皇帝们坐稳江山,开始享受盛世的繁华之时,对“长生不老之道”有了几乎狂热的推崇。

在封建王权的时代里,唯一的“真命天子”,拥有着整个国家的土地,财富,甚至所有臣民的生命,都是他的私人财产。可是这些皇帝们,却经常在拥有了一切之后,开始变得忧心忡忡,甚至充满了恐惧。因为有一件事情,是占有天下的财富和权力也改变不了的,那就是“死亡”。

唐代的几任皇帝,都曾在皇宫中,进行过化黄金冶丹法的活动,上行下效,很多文臣武将也都拒绝不了长生不老的诱惑,纷纷炼丹药、服硫磺。朝野上下,兴起了服食丹药的风潮。可是,这些由重金属炼成的丹药,从来没有帮助人们实现过长生不老的期盼。

葛洪的《抱朴子》为代表,他就提出了一个外丹的理论,就是“假外物,以至坚固”,我们凭借着外在的这种事物的力量,来坚固我们自身的肉体。那么,我们就可以设想:外面的东西什么是比较坚固的,能够永存的呢?

最开始,我们想到就是金银,这些东西它本身是不变化的,所谓的变化是看不出来的。那么,炼丹家们就设想:如果我们能够造出一种类似金和银这样的一种东西,能够摄取到我们人体里面,让我们肉体每个部分慢慢地就跟它同化了,那么我们肉体不就也坚固不变了嘛!

据史书记载,孙思邈曾经在唐朝宫廷中做过一段时间的御医,亲眼看见朝野人士中,不少人因为服食丹药而中毒,深知丹药不是帮助人们延年益寿的良药。

孙思邈曾对唐太宗说过:“宁食野葛,不服五石。”

丹药的毒性太大,这种炼丹的药方应当立即销毁,不能久留。但是,以从谏如流著称的唐太宗,最终还是没能听从孙思邈的劝说,五十岁的时候,因为服用丹药而去世。

失望之极的孙思邈,再一次回到了终南山中,想重新为世人寻找一条通往长寿养生的道路。显然,对孙思邈来说,长寿的秘诀与丹药没有丝毫的关系。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在今天终南山的药王庙里,有一块石碑上刻着《孙真人养生铭》。孙思邈在这部养生铭中说:

大怒损伤肝脏之气,思虑过多容易耗伤人的精神。而身心处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才是人养生的重要条件。如果修身养性,并生活在理想的自然之中,平常之人亦可达到本来应该享有的天年。

“不管是从养生的角度也好,从修炼的角度也好,人与外在的自然环境肯定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样一个关系。虽然,我们看见的是这样的一个肉体,但是肉体里面它是有更精微的成分,就是有气场,有能量场,还有更高的就是它的信息、精神活动。”

当帝王们和后世的人,在追求长生不老的时候。其实,道家的先驱们,早已经看透了生和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在还没有成为人之前只是气,在死之后化为了气。这是不可改变的天道,必须要坦然面对。

孙思邈在终南山中隐世不出,探究医理,终年一百零一岁。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尽管,“长生不老”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可两千年来,还是不断有人来到终南山,寻访传说中的仙人,或是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避开现实世界的喧闹,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丝平静与安详。

在采完药的午后,李御清要去拜访他的一位朋友,这是一位佛家弟子。

终南山,既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佛教八大宗派的创立地。在终南山中,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的修行者,所有人都和平相处。

朋友款待李御清用的,是自己栽种的蔬果,和用山泉水泡的茶。他们和当年隐居在这里的老子一样,认为回归自然、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因为懂得养生的人,不会追求物欲的享受,而付出自我本真的代价。这是终南山中最早的隐居者,老子的观点。

老子不问世事,专心于自我的修炼,他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牵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位道家创始人所说的“道法自然”是什么呢?是后世的人所追求的长生不老的方法吗?

“老子讲的‘自然’,就是‘道’本身是自然的,道法自然。‘道’本身没有一个人为的造作,没有主观的意志。虽然‘道’是万事万物之根源,所有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的作用。但‘道’本身是没有人为的分别,没有后天的造作,它是完全自然而然的。这个自然从最高境界来说,是‘道’的境界。”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这里是终南山古楼观的炼丹峰。今天峰顶的炼丹炉,是明代所建。据说,老子当年就是在这里炼丹,最后终于得道成仙的。在今天看来,老子的炼丹成仙,只是后世阴阳家们,穿凿附会的传说。因为在老子生活的时代里,炼丹之术还没有诞生。不过,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却来自于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

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三百余岁,以因修道而养寿也。

“对于老子具体活了多少岁,我们现在是很难考证的。但从老子的思想来说,从老子讲的那套修炼养生的方法来说,不要说活一百六十岁,活更长的时间都有可能。因为我们这个生命它本身能活多少岁,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局限性的。从《皇帝内经》就说了,我们人为什么会早折早夭?是因为我们有很多损坏生命的行为,违背了生命的自然规律。而生命本身应该就是长寿的,但是我们没有尽其天年,没有得到它应该享受的寿命。”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太极拳,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功夫和拳术。它看起来没有凌厉的招式,但是在它的平静中,却蕴藏着极大的力量。很多人对太极拳能够四两拨千斤,以柔弱胜过刚强而感到惊讶。可是这对于道家的学徒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因为老子曾经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可是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

太极的柔软,就来源于老子的理论。柔弱的东西具有最大的力量,也最能够自保。因为它不像坚硬的东西那样,容易折断。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李御清在终南楼观学习太极拳,已经十年了,但是他从来没有用太极拳攻击过任何人。一般的功法,大多数属于“外家拳”。功夫讲究刚猛威武,以克敌制胜为目的。而道家练习的功夫叫“内家拳”,都是非常柔和绵软的,是“向内求身心平和统一,对外求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如何去感受和运用“气”,是学习太极拳很重要的一点。

在白天和夜晚,李御清都要练习太极。那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带来不同的练习效果。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同样来源于先秦哲学家的智慧,那就是“阴阳”。

大凡光明,向阳,动态,刚健,都可归于“阳”。

凡是黑暗,背阴,静止,柔顺,都可归于“阴”。

古人看山川万物,发现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地一片温暖。此时朝阳的地方更加明亮,因此,便形象地创造出“阳”字。而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大地重归寂静,所以便创造出“阴”字,形象地说明了“阴阳”与“日月”的关系。

而老子将“阴阳”变成了一种哲学。老子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他将“气”的理论和“阴阳”的哲学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宇宙的大图景。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皇帝内经》吸收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观点,将天道运用到人事。认为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

中国古籍《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天”字的:天从一,从大。在早期的象形文字中,“天”字,是一个人张着四肢,这是一个“大”字。但是,其上加画了一横,代表人头上的天。

在道家信徒的心中,风雨寒暑是天的四种情感。三百六十五日是“天”的骨节。春夏秋冬是“天”的四肢。圆形的星空是“天”的头。方的大地是“天”的足。

当物理性的世界,完成了身体性的改造后,“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说法,似乎也变得生动而玄妙。要想懂得“养生之道”,就要先明白“阴阳共存,天人合一”的道理。

尹喜:“老师,天与人为何会合一?”

老子:“万物源之于道,生之于道。天与人各为万物之一,出于同源,其本相通,怎不会合一呢?”

尹喜:“那么天与人如何合一呢?”

老子:“人要用虚静之心,来感悟天地的规律,让自己的生命归复自然的根本。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做到身与心的和谐相通啊!”

在李御清看来,老子所说的“致虚守静”,才是真正认识自我和世界的根本之道。在道家的世界里,清晨的钟声敲醒沉睡,是开静。黄昏的鼓声收敛杂念,是止静。一天之中,修行者合着自然的节奏,修养生息。以求人身小宇宙与天地间的对话,达到阴阳圆融的和谐境界。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宁静当中有很多生机,有很多妙用。只有在真正的宁静当中,生命才回归到它自己的根上去。所以‘道’讲‘息’、‘静’。佛家讲“空”,道家讲“无”。这些概念,都指向一个宁静的状态。在宁静当中,身心会得到有序化,一个和谐的发展。在宁静当中,精神会得到一种能量的充实。在真正的宁静当中,生命会找到它的安顿,找到它精神的家园。”

所以,“养生之道”一定是建立在“阴阳平衡、道法自然”的基础上的。那些执着的寻仙者,带着过多欲望,逆天而行。他们的每一次努力,只能让他们离天道越来越远,到最后也只剩下令人扼腕,或贻笑大方的故事了。

人身上的病好治,而心病难医。那些所谓的仙丹,治疗的都是我们的心病。千百年来,外在无穷尽的欲望,诱发着人们对生命无限的贪念,却偏执地疏忽了一些简单的根本。

因为老子早已说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才是得道的秘诀。

据说,当老子隐居终南楼观的时候,吃的是自己种植的食物,穿的是自己织的布、做的衣服,活到了一百多岁。很多人慕名而来,求问修道养生的方法。

“请问,我要怎样才能达到养生的至高境界呢?”

老子:“养护生命的规则,就是随顺应合,听其自然。我有三宝:一曰,柔慈量力而行。二曰,俭约去贪去欲。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顺时而动,这就是养护生命的方法了。”

对于老子来说,任何欲望都是摧毁人的心智,不利于养生的。更不要说追求成仙,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

任何灾祸,没有比不满足更大。任何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过分。知道满足的满足,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

“对自然的心态来讲,如果再扩展开来,你在任何一方面,比如说你的求职,你的工作,得适应你自己本身的才能,你能做什么,去找到那个自然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我们本身的一个自然条件,去奢望一个你不适合的东西,那就会造成纷扰。”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也忽略了这种简单的道理了呢?

现在的世界是浮躁的,我们正处在传统与现代接轨的时代。新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于是,我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却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支点。

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则为今天人们的困惑,给出了最为朴实的答案。过多的美景,让人眼花缭乱。过多的音乐,让人头晕耳鸣。过多的饮食,让人没有胃口。只有节制地控制欲望,才可以修养身心,不会背负太多的负累。

人的生命,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安定,或者真正的安身立命,是不能简单地从后天的,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中得到满足的。老子也明确指出,这样去追求欲望,本身是一个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人自身的纷扰不和谐、引起社会矛盾的一个根源。”

其实,越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面对纷繁杂乱的社会,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诱惑,我们越是要守住自己的心灵空间。找到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找到真实的自我。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名声与身体哪个更可贵?钱财与身体哪个更重要?获得与失去哪个更有危害?只有知道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人的身心才能长久平安啊!

“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讲‘无为’。‘无为’是干什么的?就是让你放掉那些东西,才能‘无为’嘛。放掉你思想里面那么多执着,那么多挂碍。”

今天生活中的人们,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由于情志被压抑,人体就会百病丛生。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身体和心灵的负累,让生命在晨钟暮鼓的轮回中,休养生息。

“真正的‘放下’是智慧。是要对宇宙人生的奥秘,宇宙人生的真实有洞察,有洞见,有看到了万事万物本身的虚幻,而看到‘道’的真理,才能够放下。”

又是一天的清晨,李御清开始了每日早课后的采药之行。在李御清心中,终南山的山山水水,一动一静皆浑然天成。人处于当中,应当顺应它,尊重它,静思它,体悟它。寻找生生不息,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

因为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对自然的感悟正在退化,也许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生命价值的规律。

日月光华中,深邃宁静的终南山,孕育在天地万物的护佑中,等待着一个新的轮回。

声明:本文参考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问道楼观》,由依仁师兄整理编辑文字;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作公益分享。我们尊重原创,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感恩!

往期回顾

06集《问道楼观》| 道教的发展,一言止杀的丘处机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07集《问道楼观》| 你是上天的宠儿,善用天赋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