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前一陣看到群裡有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柚子媽

距離預產期還有5天,晚上蹲下身子找東西時,突然感覺到下面一陣暖流,因為自己一直有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知道是羊水破了,也沒有很著急,收拾東西準備和老公去醫院。

然而,過了一會兒,我感覺到有軟軟滑滑固體出來,脫掉褲子發現是一條像繩子一樣的東西露出來了,嚇得我當時就慌了,老公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趕快撥打了120並在家等待,醫生檢查後說露出來的竟然是脫垂的臍帶,及時採取了剖腹產手術才保住了寶寶的命。

這事不管放在哪位媽媽身上,恐怕都會被嚇出一身冷汗。

原本以為這只是個例事件,但網上一搜還真不少......

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於是小編就決定今天好好聊聊這個臍帶脫垂的話題!


- 1 - 產檢有這些症狀,小心臍帶脫垂!

媽媽們都知道,生孩子的時候胎兒的頭先出來是最好的,也最容易分娩。

但總有那麼一些調皮的寶寶,大約佔10%-15%,會出現胎位不正的現象:有臀先露的、單足先露的、雙足先露的、臍帶先露等,“姿勢”真的是很豐富。

這其中最危險的“姿勢”就是臍帶先露啦,因為它極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臍帶脫垂!

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所謂臍帶先露就是胎兒臍帶繞在了頭先露部位的前面或旁邊,如果沒有出現胎膜早破的情況,就稱為隱性的臍帶脫垂。

但如果這時候孕媽出現了胎膜破裂,就很容易發展為真正的臍帶脫垂,也就是先露的臍帶直接跑進了陰道內,甚至露在了陰道的外面。

也就是前面那位媽媽的情況,孕媽若還出現了宮縮,還可能使得臍帶受壓讓胎兒失去血供,僅需7分鐘就可能直接導致寶寶胎死宮內,後果不堪設想。

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臍帶脫垂如此可怕,具體到底哪些孕媽出現的幾率會比較大呢?孕媽們看過來,劃重點啦!

①胎頭未入盆或入盆困難

一般來說,初產婦在孕36周左右胎兒會入盆,但也有一些孕媽是在臨產前的幾小時才入盆。

如果你在產檢的時候醫生說胎兒太大且媽媽骨盆狹窄造成胎兒難以入盆,或胎頭位置還比較高,就說明胎頭和宮頸之間的接觸不緊密,空隙比較大。

這樣的話一旦發生破水,臍帶就有可能從空隙處滑出從而造成臍帶脫垂。

所以,媽媽們在遇到胎兒遲遲不入盆、胎頭位置比較高的情況,就要多加諮詢醫生哦。

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②胎位異常

這也是發生臍帶脫垂最主要的原因,橫位、臀圍等異常胎位的寶寶對胎膜的壓力是不均勻的,引起胎膜早破的幾率也就會變大。

一旦胎膜破了卻沒有及時採取恰當的方法處理,導致羊水流失比較多的話,也非常容易發生臍帶脫垂的情況。


③胎盤低置

也就是胎盤附著於子宮的下段,距離宮頸內口會相對比較近一些,發生破水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增加臍帶脫垂的風險。

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④胎兒過小或羊水過多

胎兒過小的時候宮腔的容積相對會比較大,一旦破水有可能羊水流出的比較多,引起臍帶脫垂的幾率也就變大;

羊水過多,破水的時候宮腔的壓力比較大,也有造成臍帶脫垂的風險哦。

如果媽媽們有以上這4種情況,除了自己多加註意之外,孕晚期產檢的時候也要多多諮詢醫生哦。


- 2 - 遇到臍帶脫垂,如何正確應對?

除了瞭解造成臍帶脫垂的原因之外,媽媽們可能更關心的是一旦自己遇到該怎麼辦呢?彆著急,我們接著聊!

● 胎膜早破後如何預防臍帶脫垂?

如果媽媽在家出現破水的情況,要儘快躺在床上休息,採用側臥或仰臥的姿勢,仰臥時需給臀部下方墊枕頭,以減少羊水的流失,降低臍帶脫垂的風險。

● 已經出現臍帶脫垂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媽媽要儘量採用膝胸臥位,使得臀部高於肩膀,通過重力作用,將寶寶從子宮頸位置移開。保持這個動作直到救護車到來。

臍帶脫垂到底有多危險?7分鐘胎兒就可能有危險

無論是上面哪種情況,都必須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哦,這樣才能保證媽媽儘快得到幫助。

到達醫院後,當然就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啦:如果宮口已經已經全開,胎心尚在,醫生會在數分鐘內娩出胎兒;但如果宮口還未開大,為了胎兒的安全,醫生可能會選擇剖腹產。

這時候,媽媽也不要迷信順產了,儘可能的聽從醫生安排就好啦。


臍帶脫垂就像羊水栓塞、兇險性前置胎盤一樣,雖然發生的幾率不高,但只要發生就真的很兇險。

所以,媽媽們如果具有上述的危險因素:胎頭遲遲不入盆、臀位橫位、胎盤低置、雙胎等,就要保持很高的警惕性,隨時留意寶寶的安危。即使不幸碰上了,正確科學地應對也不會有大的問題。

最後,懷孕本身就是一場劫難,我們千萬不要太輕敵,這樣才能確保順利生產,母子平安。


免責聲明:本頭條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專業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具體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文章有任何建議,請後臺留言。文中部分圖片及截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