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红楼往事:《大刀记》《铁道游击队》等作者们都曾在这里生活

济南红楼往事:《大刀记》《铁道游击队》等作者们都曾在这里生活

□尚启元
  提起红楼,很多人会想起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之所以出名,跟它悠久的历史不无关系。作为北大曾经的象征,红楼是当时北大的文科楼,民国时期,在以文科见长的北大,汇集了大量的国学大师。胡适、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为北大、也为红楼带来了许多新思潮,红楼因此成为了文化碰撞的汇集地,更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而在济南,也有一座“红楼”,它位于济南市经六路117号,是山东省文联和省作协原址。从大门而入,是一座四层的砖红色办公楼,而办公楼后面,还有一座别墅式的二层小红楼,山东作家的红色符号郭澄清、刘知侠、冯德英等,都在这里工作过。可以说,这座小红楼聚集着一批现当代文学最活跃的创作者。
  长篇小说《大刀记》可以说家喻户晓,而作者郭澄清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上世纪80年代,郭澄清重病在身,住在德州老家的土房子里,省里给郭澄清安排了单位的住房,这套作家公寓,就在小红楼的旁边。因为郭澄清身体的特殊原因,为了出入方便,特意安排了一楼,还带了一个小院,却被郭澄清拒绝了。因为当时作家住房非常紧缺,很多年轻人没地方住,郭澄清就把房子让给了这些年轻人。在此之前,郭澄清曾经两次退过住房,其中,在1971年,已经是山东省创作办公室主任的郭澄清退掉省里的住房,迁了户口,回到老家宁津县时集镇郭杲村,住进土屋,在煤油灯下、蚊虫叮咬中,用5个年头的时间,完成了长篇巨著《大刀记》。这就是令人敬佩的“郭澄清三次退住房”事件。


  1956年,由刘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同名电影搬上大银幕,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新中国成立后,刘知侠在济南市文联担任领导工作。1952年刘知侠请了一年长假,准备完成创作《铁道游击队》这部小说的夙愿。刘知侠又一次到枣庄、临城、微山岛去寻访当年铁道游击队的主要战场——早已坍塌的洋行、打票车的三孔桥等;又夜宿微山岛,访问了这一带村庄的老百姓。从枣庄回来后,刘知侠就开始在济南进行创作。从1943年,刘知侠萌生写作此书的念头,3次深入枣庄等周边地区实地采访,到最后成书,历时10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1958年,冯德英创作的长篇小说《苦菜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他的处女作,是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之后,又完成了《迎春花》《山菊花》,这3部作品被称为“三花”。20世纪80年代,冯德英回到山东济南工作,在他担任山东省作协主席期间,创办了《时代文学》和《泉城文艺》。同时,冯德英着手创作长篇小说《染血的土地》和《晴朗的天空》。他始终坚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写东西,文艺创作应该提倡有骨气。他希望能真正像苏东坡一样百折不挠,到哪儿都是为百姓,创作出来的作品能真正反映时代。

  无论是《大刀记》,还是《铁道游击队》,又或者是《苦菜花》,都是鲜活的红色革命题材经典作品,生动形象地描述着当年革命志士在战场奋勇杀敌的故事,绘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抗日战争画卷。这些红色革命题材作品的作家入住小红楼,为小红楼注入了新鲜的红色血液,也让小红楼更加艳丽夺目。
  除了郭澄清、刘知侠、冯德英以外,还有一代代的文艺工作者在济南的小红楼生活或者工作过。在这座历经风雨的建筑中,蕴含着生动的时代影像和丰厚的历史记忆,承载着苍劲的现实与历史,它是山东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印记,也留存了一批先锋文化人的身影。
  红色的墙面,依然特别醒目,隐约可以投射出光芒。从踏进这座曾经历经了文化风起云涌的红楼那一刻起,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而静谧的力量。红楼无语,现在的红楼看上去显得寂静,但站在楼外,用心体会,会感受到那是一个令人澎湃的时代。这里馆藏的不只是历史,更有一种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