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開拓者,這裡說的可不是大洋彼岸的NBA球隊,而是上汽通用雪佛蘭即將在華上市的一款高端大7座全境SUV-雪佛蘭開拓者!可能已經有不少雪佛蘭車友對這款車型有了較為細緻的瞭解,但絕大多數還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因為據我所知,雪佛蘭開拓者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只有少量展車到店,個別省市基本無緣得見。而小弟我身在上海,有幸一睹這款車的真容。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其實這次試車也純屬偶然。出門辦事,歸途經過一家雪佛蘭4S店,餘光看見兩個人拿著單反對著一臺造型魁梧的純黑色SUV一頓猛拍,結合玻璃牆上的開拓者巨幅海報,其實很明顯了,雪佛蘭開拓者到店,有媒體老師在這兒實拍呢!正所謂走過路過,不能錯過。既然這是命運的安排,那怎麼著也得進去看看。正巧兩位媒體老師忙活完了,我也能好好看看這款車。

看到雪佛蘭開拓者的第一眼就是感覺大,通體呈現出一種美式SUV的力量感和威懾力。從種子用戶群的“小秘書”那兒瞭解到,這款車的長寬高達到了4999*1953*1736毫米,軸距2863毫米,橫向對比豐田漢蘭達(4890*1925*1720毫米,軸距2790毫米),雪佛蘭開拓者在身材上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如果你單純地以為大就是“鐵憨憨”,那就大錯特錯了!雪佛蘭開拓者在外形設計上使用最新的“生命力美學”家族化設計語言,這種“形而上”的高階詞彙咱們消費者沒必要深入研究,我們只需要知道這種設計語言代表著雪佛蘭SUV家族未來的設計趨勢。而在融入了FNR-CarryAll概念車以及傳奇跑車CAMARO的設計元素之後,我眼前的這臺雪佛蘭開拓者儼然成為了這一趨勢的起點!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今天偶遇的這臺展車是RS版車型,通體黑色的塗裝真的是帥到沒朋友,彷彿是一位身穿黑色鎧甲的戰士一樣,即便是靜靜地停在那裡,你也能感受到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感。從細節上來看,雪佛蘭開拓者走得是目前市場上比較青睞的設計路線,在保留上下雙格柵的家族化前臉的基礎上,設計師在車頭多處使用了視覺效果相當鋒利的線條,這樣就能在直觀層面上打造出一種非常強烈的雕刻感,讓整臺車看上去相當立體,運動。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包括車側也一樣,一眼望去,滿滿的肌***,車身腰線在經過C柱後還“兵分兩路”,這種設計上的“小心思”也讓車身側面顯得更加活潑。當然了,車身側面的最大亮點,無疑是四條21英寸的超大輪圈了,表面經過燻黑處理後,在氣質上與車身的契合度簡直滿分!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個輪轂配備的是米其林攬途系列輪胎,規格265/45 R21,這款輪胎注重鋪裝路面的城市工況,乾溼地面的抓地力非常優秀,但如果要去征服詩和遠方,那最好還得更換AT胎。關於這四條原廠米其林輪胎,我順手查了查,相同規格的在網上的均價是2600元左右,也就是說這四條輪胎就價值一萬多塊錢!看來這次雪佛蘭真的是帶著誠意撲面而來了。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外觀層面最後來看一下車尾,其實相比車頭和車身,雪佛蘭開拓者在車尾的設計理念上明顯保守了很多,之前的那種攻擊性非常強烈的線條在車尾基本沒有出現,整體還是以凸顯力量為主。細節上,鍍鉻包裹的雙邊雙出尾排都是貨真價實的,畢竟曾經在國內以硬派越野車的身份示人,這點小小的傳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另外,在車尾,我還發現了一個小“彩蛋”,那就是車尾燈的內部燈組樣式和輪轂一樣,都採用了“Y”字型的樣式。說實話,這種小細節你忽略也就忽略了,可一旦你注意到的話,還是會從內心升起一股小驚喜。就如同看漫威電影,通過二刷、三刷,甚至四刷解鎖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彩蛋一樣。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之前瞭解過雪佛蘭開拓者的內飾引入了同門跑車科邁羅的內飾風格,雖然我對科邁羅的印象只停留在影視作品以及屏保壁紙上,但中控屏幕下方的這兩個***的空調出風口確實是“學”到精髓了!並且,這兩個出風口還集成了調節溫度和風量的功能。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兩個空調旋鈕無論是質感還是手感上都非常出色,雖然這麼說會讓人覺得很“水”,但真的是誰用誰知道,每一格溫度之間被劃分得非常清晰,絲毫不含糊,伴隨細膩的阻尼感,講真,“科邁羅”內飾,真的不是個樣子貨,在很多目力所不及之處,這臺車也相當用心。當然了,座椅通風、座椅加熱、自動空調等基礎配置都能見到。說說用料,這一級別的車型使用真皮材質並不稀奇,雪佛蘭開拓者當然也有,雖然沒有做到媒體老師口中的“觸手可及、皆為真皮”,但整體做工還是挺出色的,真皮表面的手工縫線以及各種板材拼接處的接縫都處理得相當走心,美系車內飾粗糙早已經是老黃曆了。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空間方面,畢竟這款車主打7座市場,所以我著重體驗了一下第三排空間。我身高180公分,整個第三排空間比想象當中還要大一些,頭部能留出3根手指的距離,而腿部空間在第二排以我的坐姿為前提的情況下,能夠預留出三指左右的餘量,這個表現對我來說完全能夠接受了,不過第三排的坐墊長度並不足以完全支撐大腿,所以並不利於成年男性長時間乘坐,偶爾應個急還是完全沒問題的。後備箱的功能配置也比較齊全,12V電源和固定用的錨點也能為日常使用奠定基礎。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儲物空間我隨便摟了兩眼,除了車門以及中央扶手上的一些常規儲物空間,雪佛蘭開拓者的前後排也有非常貼心的設計,比如檔把前方擁有能夠並排放下兩個手機的儲物格,充分考慮到了副駕駛乘客的需求(媳婦兒)。另外,在中央地臺的側邊,以及後排獨立空調下方都有比較隱秘的儲物空間,整體空間利用率還是非常不錯的。至於後備箱,雖然目前還無法查到可靠的數據,但在7座模式下,放幾個登機箱還是很輕鬆的。而放倒第三排後,整個後備箱的容積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豈止於大,小試雪佛蘭開拓者!


由於時間關係,這篇就寫這麼多,雪佛蘭開拓者的一些其他功能展示,我會在下一篇文章當中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