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群體免疫”,對我國帶來不利影響。

4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接受採訪,談當前的疫情發展態勢和疫情帶來的思考。

核心觀點如下:

1. 通過這次大疫,我們民族必須增長的智慧,就是對醫學科技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的抗疫戰,主要打的是社會組織的仗,而非科技仗。我們應該少一些說漂亮話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靜、頭腦清醒、行動穩健迅捷的科學家。

2. 我國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顯,但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對其傳播規律也缺乏想象力,所以還不是歇口氣的時候,還要對疫情是否反覆保持足夠警惕。

3. 一些西方國家施行實質性的“群體免疫”策略,以犧牲年老體弱者的生命為代價,換來人群整體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之後能夠放心打開國門。而我國將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放棄一個患者,後期可能面臨被動局面,對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國際交流和開放帶來不利影響。

4. 我們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上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就是必須把臨床和預防高度結合起來,這才是人間正道。世界上的經驗、社會發展的經驗都證實,概莫能外。重視什麼就把什麼獨立出來的管理體系,容易變成一種畫地為牢的局面,其結果就是獨木難支。

5. 中央防疫領導小組已經明確提出,各地尤其是重點疫區,要通過核酸及血清抗體檢測進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其中,通過核酸檢測可以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通過抗體檢測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兩者結合可以對病毒規律和疫情走向有一個科學的評估,對於疫情防控有著深遠意義。當我們還為這些假陽性、假陰性,尤其假陰性所困惑的時候,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的國家已經是一滴指血,十分鐘就能準確率很高地測出來結果了,已經可以分發到家庭裡,像糖尿病一樣自己測一下填報了。我們知道在檢測上做到充分、準確和動態,對防控有多大的意義。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西方國家“群體免疫”,對我國帶來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