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今天,我们要分享一个励志的故事,但不仅限于励志。

有一个男孩,一出生就脑瘫,医生预言他将是一个植物人。长大后,他除左脚能动外,全身瘫痪,到了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了作家,一生共创作了5部小说和3部诗歌集。

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被拍成了同名电影,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诸多奖项,他也因此闻名世界。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 电影《我的左脚》海报

他的名字叫克里斯汀·布朗(Christy Brown),享誉世界的爱尔兰脑瘫作家。他用左脚在键盘上敲下一行行感人至深的文字,向世人讲述着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经历。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 克里斯汀·布朗本人

《我的左脚》这部电影向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克里斯汀·布朗的成长轨迹。小时候,由于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当兄弟姐妹在家里围在一起做作业时,他只能在楼梯下的一块毯子上静静地躺着,聆听家人的谈话。

没有人知道他在聆听,他像一个废人一样不能表达的生命状态,使家人误以为他是一个智障人士。

其实,他的智力水平一点都不比其他兄弟姐妹低,他的语言接收能力跟其他的孩子是一样的,只是受限于身体的缺陷,无法表现。

但他一直创造机会,要让大家知道他是智力正常的人。经过不断地尝试,他终于用他的左脚夹起一根粉笔,在地板上写下了一个单词:MOTHER(妈妈)。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 电影《我的左脚》剧照

家人们欣喜若狂,深爱着他的妈妈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此前一直视他为包袱的爸爸,激动地将他扛在肩上,跑到小酒馆里向大家宣布:“这是我的儿子,是我们家的一员!”

尽管会写字,但直到18岁,布朗才开始往外蹦字。19岁时,在一个脑瘫治疗专家的帮助下,他语言能力越来越好,口齿清晰度虽不及正常人,但跟人日常交流不成问题。

布朗除了会写作,还会画画,举办了几次画展,当然,这一切都是用他的左脚完成的。依靠画画和写作,他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还娶得了一位漂亮的护士作妻子。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 电影《我的左脚》剧照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但励志不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谈的,我们下面要谈的,是布朗学习语言的过程,给我们的英语学习带来的启发。

听力训练才是语言学习的核心

学语言,我们都知道要“先听说”,“后读写”,但具体落实在我们的英语教育中,很少人能真正明白听力的重要性,还没有正儿八经地进行过听力训练,就忍不住去卖弄所谓的口语,甚至听说还不会呢,阅读和写作就捷足先登了。

这样的结果造成了所谓的“哑吧英语”。其实造成哑吧的原因并不是不能发声,而是听不懂:没有足够的英语听力输入,也没有将英语声音听明白、听进去。

从布朗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入口,如果他是一个聋子,不能日复一日地听家人讲话,从而进行声音的输入,就根本不可能有日后的语言输出。

很多人见到老外说不出来,不是因为紧张,也不是因为害羞,而是因为缺乏听力训练,肚里“没货”,或者肚子里的“货”并不是真货,背了大量单词和语法,就能说得出英语吗?

答案是否定的。声音不仅是语言呈现的重要形态,而且是语言的本质形态,如果听不懂,那么可以说,我们连英语的门都没有入。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听力不行,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其中一项缺陷,而是英语水平的整体不行。

只要听懂了,说读写都不在话下,这是一个窍门,是学习语言的捷径,是撬动整个语言系统的支点。

所以,孩子的英语启蒙应该从听力开始,要集中精力攻克听力,过了听力这一关,其他就好办了。

听力输入内容必须是可理解的

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载体,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会超过他认知的边界,因为认知不到的事情,就不可能想得明白,更不可能说得出来。

而我们认识世界都是从简单、具象和可视的事物开始的,因此,我们的母语学习也必定要从简单的入手,再往复杂的去学。孩子是从“爸爸”、“妈妈”、“苹果”这些词开始学母语的,电影中,布朗也是从MOTHER(妈妈)这样简单的单词开始学起的,因为这些词孩子最常见,最熟悉。

换句话说,是孩子能理解的。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不是大量地听就能学会语言的,一个不懂阿拉伯语的人即使天天听两个阿拉伯人聊天,也照样学不会阿拉伯语,为何?因为不懂,所以不懂。

因此,孩子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内容一定是要可理解的,这样才能听得进去,取得持续的进步。

要尊重孩子的语言“沉默期”

孩子在学习母语时,有一个只听不说的阶段,这个阶段称为语言学习的“沉默期”,沉默期有长有短,一般都是一两年时间,通常孩子一两岁就能往外蹦一些词句了,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据说爱因斯坦到了3岁多才开始说话。

布朗的沉默期则是17年,他其实是有语言能力的,通过听力,他的肚子存了很多“货”,只是由于病理原因不能发挥,就像被捆绑了肢体的舞蹈家不能跳舞一样。

在沉默期中,孩子虽然没有输出,但语言能力通过听力输入是一直在增长的,经过了沉默期的积累,孩子的语言可以呈现爆发式地输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

他曾被医生预言是植物人,17岁还不会说话,却成为著名作家

同理,孩子的英语学习也会有沉默期:只听不说。这时,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沉默期,不要认为孩子每天都在听英语却不开口,就没有在进步。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解决的,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只要确保孩子持续输入可理解的听力内容,孩子就一定能不断进步。

听得多了,终有一天,会自然而然地将英语句子脱口而出,谁也阻挡不了的。

点击了解更多,可以免费试学7天大思英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