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或許快要“滅絕”了

明人宋翊在《竹嶼房雜部》這樣記載:"油爆豬,取熟肉細切膾(切片),投熱油中爆香,以少醬油、酒澆,加花椒、蔥,宜和生竹筍絲、茭白絲同爆之。"

油爆豬,如今又稱回鍋肉,是川菜中最經典的一道名菜,現代回鍋肉,輔以郫縣豆瓣醬來烹炒,如同金鳳玉露之相逢,麻辣鮮香,肥而不膩,勝卻人間無數。

回鍋肉,或許快要“滅絕”了

回鍋肉,充斥在老諸的記憶中,作為一名資深食客,老諸也去探了探回鍋肉的究竟,這一探怎了得,如墜冰窟,久久不得釋懷。

回鍋肉,或許快要"滅絕"了。

這要從一頭全身黑毛、四肢短小、體型膘肥的黑毛豬說起。

回鍋肉,或許快要“滅絕”了


"一年春作首,六畜豬為先。"中國有著數千年的養豬歷史,而成都人,更是養出了不小的名堂。成都人吃豬肉,可以追溯到至少三千年前。金沙遺址時處商周時期,曾出土過家豬的骨骼。

成都人養的這種黑毛豬,體型中等偏小,頭方正平圓,額頭面皺紋少而淺,嘴筒長短適中。背膘較寬,有些稍稍凹陷,腹較圓且略微下垂。臀部豐滿,耳下、下垂。全身被黑毛。在成都,素有家家都有黑毛豬的說法。

黑毛豬在乾元元年,唐肅宗李亨當政時期,擁有了自己的"姓名"—成華豬。

而成華豬正是回鍋肉最經典的原材料,只有用成華豬肉做出來的回鍋肉,才能稱之為"川菜之最"。因為純種的成華豬,肌內脂肪含量高,可以達到3.5%,而普通的洋白豬通常只有1%。肌內脂肪含量的高低,決定了豬肉好不好吃。

新中國成立後,基於"吃飽飯"的需求,我國引入了原產丹麥的長白豬、原產於英國的大約克夏豬,以及原產於美國的杜洛克豬等品種,這些被稱為"杜長大"外三元的商品豬,迅速佔領了中國豬肉市場,對成華豬在內的地方豬種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回鍋肉,或許快要“滅絕”了

洋白豬

地方豬"打"不贏洋豬,一方面是"長得肥",另一方面是"長得慢"。成華豬的瘦肉率只有40%左右,而洋白豬能達到60%,同時成華豬要餵養一年才能出欄,而洋豬隻需要斷奶3周, 保育6周,育肥24周就可以出欄,前後只需6個月。所以很多養殖戶選擇了放棄飼養。

有人悲哀,這是市場經濟的選擇。

如今,成華豬瀕臨絕種,只有位於成華區北郊磨盤山的成都種畜站,還有7個獨立血緣的120來頭成華豬,簡直比大熊貓還稀有。

出於對美食最本質的需求,老諸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起成華豬這類地方豬的保護,擴大飼養,不要讓回鍋肉"滅絕",成為真正的"千古絕唱"。

另一方面,出於豬遺傳資源的保護。中國地方豬種,其實佔有巨大優勢,又能生,又好吃。早在古羅馬時代,西方人就曾引進了中國廣東豬種,雜交後育成了羅馬豬。18世紀初期,英國引進的廣東豬種,是後來約克夏豬和巴克夏豬的祖先。美國的波中豬和切斯特白豬也有中國土豬的血統。

重視地方豬的品種改良以及雜交育種迫在眉睫,這不僅是豬遺傳資源的基因保衛戰,同樣也是我國利用中國土豬肉質特性和抗逆特性,提高我國豬肉市場國際競爭的突破口。

老諸瞭解到,成都市種畜場正在對成華豬的品種進行改良和雜交育種。研究者想培育出一種新豬種,既有著和成華豬一樣適合做成回鍋肉的帶著厚皮的肉,又像洋豬一樣瘦肉多,長得快。這種正在培育的新品種還沒有自己的"姓名",但是讓老諸欣慰的是,這個雜交的新品種,平均每一天都可以長1斤,這意味著這種豬最多8個月就能出欄,養殖成本大大地降低了。目前,新品種的種豬已經有1000多頭,繁殖到了第四代。一般而言到第五代,基因特徵就會穩固下來。大概再過一兩年,就具備市場化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