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之甜粄

客家人過年,有不蒸甜粄不過年的一說。

客家人過年的甜粄必須保留一部分到二月初二,在初二當天將甜粄切成小塊用油煎來吃“謂之撐腰骨”(因農曆二月份是春種春播的開始),意味著將進行緊張勞動了。

客家美食之甜粄


甜粄具有厚、甜、韌的特色韻味。甜粄的吃法很多,可以切成小塊用油煎,外酥內韌,香甜可口,別有風味或切成小塊蒸軟吃,更可直接“冷吃”。


製作方法:

紅糖熬成糖漿,再加入豬油(豬油與米粉的比例1:100),豬油溶解後充分攪勻。糖漿熬製好後放涼冷卻;

糯米粉+粘米粉(4:1)放大盆中,將糖漿倒入米粉中(比例3:5),揉搓均勻,再加水揉搓,繼續揉搓至膠水狀;

甜粄裝盤時,盤底與盤壁要抹上豬油或花生油,入鍋蒸。

蒸的時間視厚度而定,一般大火蒸15至20分鐘,轉中火繼續再蒸40至70分鐘就可以了。

吃的時候,可以將甜粄切成薄片,用油煎著吃,也可以直接吃。或者裹上蛋液炸著吃,美味可口,甜而不膩。

客家美食之甜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