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餃子”

今天是2019年的“冬至”,按照中國人歷來的習俗這個日子非同小可,我們老祖宗把世界分成“陰”和“陽”,冬至這天便是陰極陽生、陰陽交替的時刻,從此陰氣盛極轉衰,陽氣開始萌生,是冬盡春來的標誌。同時冬至這天也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了

冬至的“餃子”

冬至這天曆來就有吃餃子的習俗,今天出差在外一個人在酒店也情不自禁的點了一份水餃,雖然沒有自家包的那個味道那麼香那麼好吃,但也算是滿足了一份情懷吧。餃子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和生活中佔據的一種很重要的地位,別看它僅僅是用麵皮包裹著一份調好的“肉菜”,但是它被我們賦予了一種神聖的使命,在北方有重要客人或親人來家的時候可以做餃子吃,到春節過年的時候也是必須要吃,當然冬至的時候能吃上也是最好了。我只是好奇的是一份小小的水餃為何會被寄予這麼重的厚望呢?與其性質一樣的包子同樣是麵皮包裹著肉菜為何“地位”差距這麼大呢?

冬至的“餃子”

首先我查了查餃子的起源,餃子是由餛飩演變而來。在中國歷史極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變化繁多,古時便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他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為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可見餃子從古以來便隨著我們中國人一路走來,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佔據了一份特殊地位了。

其次從發音的角度講,“餃子”可以說成“交至”,中國文字中的“交”字是交替更換的意思,也就是說比如到了春節是辭舊迎新,新的一年與舊的一年交替更換,冬至便是冬天的陰與春天的陽交替更換,是中國文化中一種諧音的表現形式和寓意,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尤其每一個文字的發音不同,書寫不同都能代表不同的含義,所以說冬至或者春節吃餃子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同時餃子的諧音也可以被我們理解為舊的事物的過去,新的事物或者願望的來到,給人們一種內心代表希望的寄託情意。

第三個應該就是餃子的外形來說了吧,餃子雖小,但是“五臟俱全”,小小的餃子裡包含著各種菜和肉,包含著各種的營養,而且長的也像“圓”的,代表了人們深深期盼的團圓和美好的願望,中國人傳統文化講究家人的團圓,“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說的家人對團圓的期盼和對家人深深地思念。我想沒有什麼比在節日裡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快快樂樂的更讓人難以忘懷和開心的了吧,人類的血緣延續和親情的關懷這個時候更是賦予了餃子深深地厚望!

冬至的“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