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電驅動和輔助駕駛是汽車行業“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15分鐘前

近日,依舊在風口的新能車熱度不減,工信部進一步放寬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門檻,特斯拉宣佈國產長續航版Model3計劃本週上市。處在十字路口的新能車,未來發展方向在哪?普通投資者又如何捕捉行業優質資產?投資者在線交流社區雪球發起“觀新能源看大汽車”活動,4月8日,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做客雪球路演,與雪球創始人、董事長方三文圍繞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決定行業格局的關鍵因素、未來的投資機遇有哪些等進行了一場觀點碰撞。

方三文表示,“我覺得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的,有可能需要更便宜的車、加速度更快的汽車、使用成本更低的汽車,上牌的時候有補貼的汽車等等,本質上就是讓他的體驗更好的汽車,對於用戶來說,一點都不關心它是新能源,還是智能。”

對於大眾普遍關注的輔助駕駛問題,李想認為,“接下來幾年,很重要的是把整個輔助駕駛做得非常好,讓輔助駕駛能夠和人類配合之中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它佔用我們整個開車的時長越來越多。”

“大概2025年左右,特定場景的自動駕駛將會直接體現出來,就是在這個特定場景裡,比如說我給出了A點到B點,高速路,封閉道路,還有其他的條件,它會根據高精度地圖做出有效的判斷,在這種特定場景下、好的天氣下,實現全自動駕駛,在2025年是可以實現的。至於所有的環境實現自動駕駛,基本上到2030年才可以實現。”

李想表示:“我身邊幾乎所有的朋友,只要他買過了,當然是檔次比較高的電驅動的車,他買了電驅動的車以後,開習慣以後,只要他家裡有非常好的充電條件,基本上就不會再去開自己的燃油車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遇到有OTA功能的車,具備輔助駕駛的車,一旦開習慣了,也很難回到傳統汽車那裡去,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李想認為,從當前的汽車行業來看,目前大部分汽車廠最大的問題是本身戰略方面不合格,最基本的戰略集中都沒有做到。並舉例說,“蘋果乾掉傳統手機,不是大家看到的,靠這些技術、這些軟件就實現了,是蘋果在戰略方面跟他們完全不再一個量級上,完全碾壓的戰略。”

李想表示:“今天大家手裡拿的無論是小米10,還是華為都長得差不多了,你也不會因為身邊人跟你用相同的手機,就有什麼問題。因為真正的個性化變成了軟件,軟件才是人類接近靈魂級的個性化,雖然我們用相同的手機,但是裡邊使用的內容,我們裡邊的社交的關係,哪怕我們打同一個遊戲所用的不同的職業是各不相同的。我覺得軟件才是真正的靈魂級的個性化。而硬件的個性化,像裝修一樣,無論你家裝修得多麼豪華,一週以後什麼感覺就都沒有了,這是未來會發生的巨大的差異。如果車最終會走向超級的智能終端加智能空間,我覺得像這種奢侈品的概念就不再存在了。

車可能還跟手機一樣,有中檔的、高檔的手機之分,但是奢侈品的概念,以及靠硬件來刷存在感,來尋找個性化的需求,慢慢就會被淡化了,所以我覺得這是再往下汽車行業可能會發生的一個變化。”

在過去汽車廠商上百年的發展,汽車行業建立了非常高的壁壘,造成了廠商之間競爭,但很多時候是無腦競爭,為了拉高這個門檻兒拉高門檻兒,所謂的壁壘,是拿錢堆出來的,不是拿實力堆出來的。所以這個行業可突破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李想早在2017年就曾在雪球社區預言,特斯拉市值在2020年可以達到1000美金,今天在雪球直播間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我認為特斯拉是最接近蘋果的。我之前預測特斯拉能夠在2020年達到1000億美金市值,再往後發展,一定能看到3000億美金,我今天繼續堅持這樣的觀點。從投資的角度,選擇一個上升的,能夠高速發展的行業,行業的選擇是很關鍵,可能Elon的脾氣躁一點,女朋友多一點,但是並不妨礙特斯拉在每一個關鍵時間點是最清楚看清本質的企業。”

“特斯拉自己未來一家拿到20-30%的市場份額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單純的智能電動車這個領域。”李想認為,“拉長時間來看,特斯拉做到500萬輛到1000萬輛這樣的銷量沒有任何問題。”

同樣作為智能汽車從業者,對其掌舵的理想汽車也非常有信心,表示“理想汽車增程和純電都會介入,哪怕到2030年,串聯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基本上是5:5的市場份額,甚至串聯式混合動力更多。我們比較好的一點,是大概只需要花10億美金,就可以讓這個公司做到盈利。”

李想表示:“我覺得看到2030年的話,可能新上路的汽車都是電驅動的了,只是電驅動背後的能源供給還是分為兩種路線,一種是混動的路線,一種是純電的路線,這兩種路線會長期的共同存在。”

作為3500萬投資者的在線交流社區,雪球此次“觀新能源看大汽車”活動匯聚行業領袖、投資達人等多方深度參與,旨在幫助投資者一週讀懂一個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