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肝功能有哪些異常表現

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是完全不同的指標,一般來說,乙肝患者病情進展容易出現肝功能異常;但是肝功能異常的患者不一定就是乙肝患者,很多疾病都可以造成肝功能異常的。

  乙肝難治的各種因素,乙肝患者中有部分患者,“肝功”反覆異常。“肝功”反覆異常或長期異常的患者,絕大多數後期都會形成肝硬化或肝癌。有效地治療乙肝“肝功”反覆異常,是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發生的重要手段。


乙肝患者肝功能有哪些異常表現


  一、HBV感染後發病與變化

  據有關研究資料表明感染乙肝病毒(HBV)後,經過6——24周的潛伏期發病,出現症狀(睏倦乏力、懨油膩、胸悶、脘痞、腹脹、口苦、口乾,或肌膚鞏膜黃染、尿黃……),“肝功”異常者為“急性”期;經過半年以上的潛伏期發病出現症狀;“肝功”異常者為“慢性”期:長期潛伏不發病,形成無症狀;“肝功”正常,“兩對半”、“DNA”檢測又呈陽性者為“隱性”患者。

  (一)人體感染HBV有由接觸、蚊子,醫源(肌內注射、針灸、創傷縫合……),從肌表傳入和由母體垂直傳播與輸血直接進入血分兩種傳播途徑。HBV若由肌表傳入,氣分首先受邪,氣屬陽,陽主動、主升,病變部位淺,所以經過6——24周的潛伏後發病出現症狀,“肝功”異常者的“急性”期。“急性”乙肝若得到急時正確治療,症狀消除,“肝功”恢復正常,多數患者可以轉陰。若治療不急時或得不到正確治療,則病毒內陷營分轉為“慢性”;若在治療過程中過用苦寒之品,損傷陽氣則病毒內陷血分變證為“隱性”。

  (二)HBV若由母體垂直傳播或輸血直接進入血分者,血屬陰,陰主靜、主藏,病變部位深,所以長期潛伏不發病,形成無症狀,“肝功”正常,“兩對半”、“DNA”檢測呈陽性的“隱性”患者。“隱性”乙肝外遇感冒高熱,過度疲勞,過食辛辣和暴飲酒食及藥物刺激都可能使病毒活躍,外出氣分而發病出現症狀,“肝功”異常,變為‘慢性’。

  二、肝功反覆異常的原因

  感染HBV後若病毒在半表半里之間營分受邪,營為陰中之陽,居於氣分與血分之間,外受氣分陽熱之影響不得不發病,內受血分陰寒之氣的影響又不會急時發病,所以經過半年以上的潛伏期後才會發病,出現症狀,“肝功”異常,形成了氣、營同病。

  由於現代醫學對乙肝“肝功”反覆異常所出現的膽紅素,轉氨酶升高也和“急性肝炎”一樣採取退黃、降酶的對症療法,雖然,黃退,酶降,“肝功”恢復正常。但是營分的病毒未徹底清除或內陷血分,在氣分陽熱的不斷影響下又逐漸活躍外出氣分,出現症狀,“肝功”再次異常,週而復始,形成了“肝功”反覆異常。

  三、陽毒與陰毒

  乙肝“肝功”反覆異常的患者,出現“膽紅素”、“轉氨酶”升高時,臨床上則有著寒、熱的不同臨床表現。實踐證明由於臨床表現不同,病的性質也不相同,故筆者認為,由於人的體質有強弱,陰陽有盛衰不同,人體感染乙肝病毒,若陽盛之人或溫熱內蘊之人感染HBV後,病毒則從熱化形成“陽毒”,症見:肌膚鞏膜黃染,色黃鮮明如橘子色,心煩口渴、口乾、口苦、睏倦乏力、失眠多夢、齦衄、舌苔黃膩或舌紅無苔或少苔,大便乾燥或塘垢,脈弦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