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在山西省长治市的南边,有一个风景秀美的古山村,它因为村内有十几口甘甜的泉水井而闻名,它就是位于上党区(原长治县)西火镇东边不远的十泉岭村。

十泉岭村是个丘陵山村,整个村庄的建筑基本都在一个山头周边,围成一个圆形。不少保留至今的明清老房子散布在村庄各处,带来了浓郁的古朴氛围。

在前面的文章中,胡哥带领大家欣赏了十泉岭村的井泉风采、四龙抬大院的精致。今天,继续带领大家欣赏村中最高的张家大院。

这张家大院虽然名气比不上全国知名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之类的晋商大院,但是,在上党区的范围内,甚至在整个长治市辖区范围内,也算得上一处别有特色、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了。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张家大院主家院。

在18口泉井的滋润下,十泉岭村孕育出了张家这样亦儒亦商的潞商书香世家,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一座气派的民居建筑群落,还留下了耕读传家的家风传承。

走访十泉岭村的时候,正是春阳和煦,春花烂漫时节。我们一行一路从长治市区出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村里。

一路慢坡上行,将车停到村子中心的小小井龙王庙旁,开始步行走访。从这里往北望去,坡下就是四龙抬大院,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欣赏过了。

井龙王庙向东上坡100米左右的最高处,就是全村的最高处,很明显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影壁墙,墙后就是占地面积颇广的张家大院。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杏树旁的张家窑洞。

张家大院无论是占地面积、建筑格局,还是装饰手法,都极富特色,代表了当地民居建筑的一个高峰和样板,也反映了潞商儒商世家的持家传统,对研究潞商的崛起与兴衰极具参考价值。

一、宏大的院落,低调的外表

许多人走进张家大院就急忙上坡去看那古香古色的四合楼院,却忽视了迎面雕塑背后的窑洞群。这是张家先祖最先挖掘和居住的老院,展现了张家先祖起家之时的情形。

张家大院的格局是这样的,最下面是崖下依崖向里开挖的南北并列五孔砖窑。最北边还有一空更加高大的敞口窑洞,是古代的磨坊和油坊。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普通的拱券门。

窑面整体砖砌直到洞顶,紧贴洞顶边,起一座过街影壁。

过街影壁正对的是一面宽敞的缓坡,坡上是从西向东的三进四合楼院,南北两面则是主院落的附属建筑,包括客房院、账房院、牲口院等。

这些建筑都是张家发家之后陆续修建的,它们占据了整个村庄的最高处的大片范围,院中套院,前后贯通,左右相连,各处房屋雕饰精美,处处透露出儒商世家的韵味。

然而,这些精美的雕饰你从外面却一点也看不出来。那个过街影壁和大门是最先看到的。然而,影壁虽然是一头大两头小的样式,但两面都是素心,没有任何图案,很低调。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一进院内的二门,和大门差不多。右边是跨院。

大门也是普通的墙垣式大门,就是在院墙正中高出十几砖,砌出个墙檐,下面还是个很低端的拱券门。除了房子占地面积大之外,看不出有什么惊奇之处。

这个拱券门上有门额,转雕刻字“爽气西来”,也很普通,纯属应景。因为大门朝西而开嘛,也没看出啥太多的文化味道来。

再看地面,不规则石板铺成的,特色是有了,档次没上来。还是低调得很。进院门一看,正对面的二门还是个和大门几乎一样的拱券门。唯有门额题字变成了“惟怀永固”。

欸,有点意思了。这四个字在古籍中前面还有四字“慎乃俭德”,此二句出自《商书•太甲》,其意思是告诫世人唯有奉行节俭的美德,基业才能够永远长存。

大门二门之间是不大的一个院子,右侧也就是南边是一个小院子,大概是账房院。里面还通着其他院落。

进二门,突然一片开阔的院子。仅仅这个院子占地面积就有三四百平米。二门斜对的是主房院,院门开在倒座房屋正中,是一处雕饰精美的门楼。奢华的气息由此逐渐展开。

二、双面影壁墙内外雕饰俱佳

让我们从院子开始介绍。大院的地面还是不规则的石板铺成,特色鲜明,粗犷而朴素,很像张家先祖的发家历程。先是贩卖砂锅,后来主要做麻油买卖,然后介入铁货交易,逐渐积累了巨额财富。

张家由商入仕,到清末,出了一名国子监太学生张祥生,在光绪年间,大兴土木,历时八载,依坡就势修建起了这座占地4000多平米、大小六个院落的宏大建筑群。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二进院内的豪华影壁。

在院子的西墙正中,是一处代表了院子砖雕水平最高的气派影壁。影壁旁边是一块略有残缺的巨大石碑。石碑高2.5米左右,碑帽石雕双龙盘曲,碑身正中刻“国子监太学生张祥生”几个大字,其余字迹全无,无法考证更多的信息。碑座缺失,代之以水泥座。

虽然太学生官位不高,但从雕龙的碑帽推测,这个张祥生生前地位不会太低,或者做过些什么特殊功绩,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尊贵的雕龙的碑帽待遇。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碑帽雕龙的巨碑。

再来看砖雕精华的影壁墙。它非常特殊。一是砖雕技艺精湛,书香气息浓厚;二是,它是罕见的双面影壁,朝外的那一面雕饰更为精美,如果不是因为后面新盖的房屋有所遮挡的话,绝对是进大门就能被震撼到。

先看朝内的这一面。正中凸雕一个大大的“福”字,四个岔角凸雕卷草纹。两边是砖雕阴刻的一副对联“立人品端在修己,振家声还是读书”,壁檐下大约是一组人物雕刻,不过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壁座是石质,上面有两层石雕,分别是花卉和麒麟等动物。

仅从这一面雕饰作品来看,是不是一股浓郁的读书修身的家风气息扑面而来?雕饰的精美寓意着财力的雄厚,文字的刻写寓意着对家族的警醒。

朝外那一面有啥图案呢?返回前院侧身来到影壁前。头紧靠着身后的新房屋墙壁,仔细看去,尽管看过无数的精美影壁,但胡哥还是被眼前的精美图案震惊了。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双面影壁朝外的一面。

先说图案内容,四个岔角四朵花,中心外圈是莲瓣,内圈是竹节,两圈之内是一朵朵盛开的荷花,正中心是一朵凸出墙壁好多的牡丹花,牡丹花上部是一只仙鹤或是鹭鸶,右侧是一个人物,不过上半身已经缺失。

整组图案立体感十分强烈,看着像是开在墙壁上,活灵活现,花瓣、叶片、鸟的羽毛等纤毫毕现,十分传神。你不由得为古代工匠的精湛而赞叹。

再来看这组图案的寓意。牡丹花象征富贵,荷花又叫莲花,象征清廉高洁。那只鸟如果是仙鹤的话,象征长寿和品行高洁,如果是鹭鸶鸟的话,取其谐音,和牡丹组合在一起是“一路荣华富贵”,和莲花组合在一起是“一鹭联科(一路连科)”。推测那个人物是个白头老翁,这样全部的寓意连起来就是:一路荣华富贵到白头。

你看,不只是图案雕刻的精湛无比,就连蕴含的寓意也是十分吉祥。最遗憾的就是一来图案有残缺,二来这后修的房屋将影壁完全遮挡,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隙,使人无法完整地欣赏它的美。

三、书香四溢的额枋雕饰

由这座双面影壁墙开始,张家主人的内敛而奢华的享受和追求才开始慢慢显现。他们突出体现在房屋各个建筑构件的雕饰上,主要是木雕和砖雕。

前面说的那个开在倒座房正中的气派门楼就是最明显的一例。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三进院大门楼。

张家大院第三进主院的房屋都是二层棚楼,一楼住人,二楼置物。门楼也是顶到房檐下,大门开在屋脊下正中位置。最外面屋檐下就是砖雕木雕组合的装饰。

先看墀头砖雕。三层雕刻,上下不说了,最精彩的是中间的刀马人物,虽然是山西最常见的图案。但张家不同,图案左上角专门雕刻了文字,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图案,这尤其别具一格,非常罕见。

砖雕的精美就不展开说了,简单说说内容吧。一边是广武山,雕的是楚汉争霸时,刘邦兵败后在荥阳广武山招兵买马的戏剧故事。一边是平西凉,雕的是唐朝薛仁贵挂帅平定西凉国的戏剧故事。

戏曲尤其是武戏的片段,是山西地主财主官员们在雕饰住宅时常用的图案元素,但大都没有明确的文字,所以,往往在见到这些墀头雕刻时,只能感叹图案的精美和工艺的高超,却无法得知具体内容而遗憾。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门楣和墀头雕花。

而在十泉岭张家大院,这个遗憾可以稍微弥补一下了。门楼墀头雕刻告诉我们是这两段戏文。院内主房屋檐下两边的墀头雕刻则是白蛇传中的两场戏,一场是白蛇传里的断桥会,一场是白蛇传里的仕林拜塔。

欣赏这些图案,不但能感受到古人的精神文化情趣,更会为古代工匠的技艺而倾倒。

说完砖雕,再看门楼上的木雕。上下三层由额垫板以及两边的雀替上,雕满了各种和读书学习有关的图案。文房四宝、瓶几钟磬等等,数量最多的就是各种书籍,折页、书摞、卷轴等。

正中就是一个打开的卷轴,上面还雕有文字。透过相机镜头,采编人出来,那是出自宋代理学大家程颢的诗作《秋日》里的两句话:“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从这些图案和文字来看,主人的倾慕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你以为主人家真的是想着道通天地,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化中吗?其实核心的意思是在《秋日》的最后两句“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古人的真性情似露非露,有一种低调含蓄的炫耀。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大门门匾“树德务滋”。

与之相对应,大门上的匾额刻字是“树德务滋”,富而不骄,施惠于民。显示了主人的胸怀和追求。

从此进入第三进院,院落非常宽大,因为这实际上是前后两院的大三进院,中间以花墙分隔。

前院中心摆一只踹布石(元宝石),后院摆一只水缸,寓意财源滚滚来。四周的二层楼房按等级秩序依次高低参差,青砖灰瓦的房屋,斑驳零碎的原貌青砖地,塑造了一股宁静安详的氛围。

这些房屋的门窗都是精美的隔扇门窗,而且都有雕花,技艺上乘。除了这些雕饰外,压窗石的雕饰就很普通,变化也少,基本都是最简单的盘长纹。

山西潞商张家大院,低调奢华书香四溢,双面影壁墙精美绝伦

三进院正房。

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推测出主人的意趣,喜欢的地方,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力求突出,自己不在意的地方,低调处理,颇具古代文人情怀,一切唯我所愿。

在张家大院穿行,干净整洁的院落里早已不见了曾经的繁华与书香。惟有那阔大的院落,精美的雕花,传递出曾经的物质富有和精神追求。

潞商富裕之后的生活场景就藏在那一院院的四合楼院之中,潞商的文化情趣就隐现在那一处处精美的砖木雕花中。

十泉岭张家大院展现的不只是潞商的豪宅,更是亦儒亦商的潞商精神世界的体现和传统家风传承的实物资料。

请关注 ,看更多古村故事。

(本账号系网易号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